分享

满人入主中原后,明朝士人甚至组织武装抗清,康熙一招巧妙解决

 浩然文史 2021-06-27

清王朝

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取代汉民族入主中原,因为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多士人坚决不出仕新朝。这个问题持续几十年都没有得到解决,最终却被康熙皇帝轻松化解。那康熙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一、清入关前的士人政策

明末天下大乱,满洲女真人趁机入主中原,并很快统一了全国,完成了对汉人的征服。满洲贵族面临着一个更大的挑战,即来自文化层面的挑战。文化上堪称沙漠的女真贵族将怎样统治具有悠久历史且文化积淀深厚的汉民族呢?

在女真刚立足的努尔哈赤时期,当时努尔哈赤还没有吞并中原的野心。努尔哈赤的父亲曾为明朝服务,但却被明朝政府误杀,所以他对明人以及汉人有着极端的仇恨,对待汉人的政策则更为残酷。当时满族人只要俘虏到汉人,就分配给满洲贵族作奴隶。如果俘虏到儒生,更是会直接杀掉。

《独步天下》努尔哈赤

到了清太宗皇太极时,有了入山海关角逐天下的野心,他深刻意识到想要统治汉地,必须任用汉人,于是采取怀柔的政策,利用汉族的优秀士人为他出谋划策。他实行的政策是“满汉分局,设官治理”。对于降清的大将、文臣更是尤为重用,如对投降的明人洪承畴、孔友德、孔仲明等人,就十分器重,甚至流传出孝庄劝降洪承畴的那段著名的野史。清朝政府更是十分器重汉族士人,皇太极对汉人文臣范文程可以说言听计从。“会试,定于辰、戌、丑、未年;各直省乡试,定于子、午、卯、酉年。”顺治二年,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南京乡试就在十月举行,次年二月,会试就在北京举行。

皇太极 影视剧形象

同样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元朝,极端歧视汉人,分四等人制度,分别为蒙古人、色目人(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汉人(原北方金统治的汉人)、南人(南宋统治的汉人),元统治者乐于用蒙古人和色目人(西北)。元朝的科举制度也是短暂恢复,汉人进入仕途的机会很少。但女真人刚入主中原,就恢复了科举制度,来拉拢汉族士人,很多普通士子觉得仕途有望,所以很快就归顺了新朝廷。

二、清入关后士人的反应

清政府重视汉族士人的同时,却推行了一个让很多汉族士人反感的政策,那就是要求所有汉人都必须断发易服。儒家观念中有夷夏之辨,而夷夏之辨的一个内容就是服饰。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将披发左衽。”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尊王攘夷,他穿的衣服就是胡人的衣服了,可见民族服饰象征的是民族身份。而汉人自古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让其断发则是与固有观念背道而驰的。

而江南地区是当时中国文化的中心,许多士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对于华夏的传统文化更是有深厚的感情,很多士人于是开始抗清,组织武装反抗清政府的统治。顺治帝去世之后,年幼的康熙即位,政权由辅政大臣索尼、鳌拜等操持,他们一改之前的怀柔政策,对汉族士人实行高压政策,构陷了一桩桩大案,打击江南士人,江南很多大族都受到了牵连,文人墨客人人自危,所以对于清政府的抵触性越来越强。

国破家亡的仇恨加上民族灭亡的危机,使很多士人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如大儒顾炎武就一直支持武装抗清的斗争。但是清朝政府的镇压力度很大,于是很多人采取了不与新王朝合作的态度。因为儒家提倡伯夷、叔齐的情怀,即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大儒顾炎武抗清斗争失败后,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的亲外甥徐乾学却侍奉于新朝,而且喜欢延揽人才,但始终没有说服他的亲舅舅。当时像顾炎武这样士人还有很多。

顾炎武 画像

三、康熙皇帝与博学鸿儒科

康熙皇帝亲政之后,大力推行汉族的制度,亲近汉族的士人。在政治制度上,他基本恢复了明朝的文官制度,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并且设置了南书房,吸纳了一大批汉人精英,在那里讨论学术和政治。而且康熙时期实行“满汉一家,中外一体”的原则,缩小了满汉官员之间的尊卑差距。四位辅政大臣时期大搞文字狱,康熙也下令进行控制,避免其过分恶性发展。

同时,为了减轻汉族士人对满人的仇恨,抚慰他们的民族情绪,证明清王朝继承治统的合法性,康熙皇帝下诏保护明朝皇帝的陵墓,并亲自到明朝皇帝的陵墓前进行祭拜,当时数万百姓感动得热泪盈眶。

康熙祭拜朱元璋

康熙的这些举动,明显有笼络汉族士人的政治意图。但是即使这样还是有一批士人,仍以明朝的遗民自居。吴三桂叛乱之后,很多士人更是奔走相告,渴望汉民族复国。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政治危机,康熙便采取了一个新的举措——开设博学鸿儒科。

这件事发生在康熙十七年正月,诏书中这样说:“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无论己仕未仕,著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脸将亲试录用。”意思就是说,只要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文人士大夫,不管是否为清朝廷服务,官员都可以向朝廷进行举荐并由皇帝选拔任官。下诏之后,开始地方官都以为皇帝只是扮扮样子,都没有太在意,康熙大怒,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员执行。在地方官员的督促下,第一批博学鸿儒科选了186人,除了一些人因为丁忧和疾病没能到京外,最终有143人到了京城。

康熙剧照

这些人到了京城后,康熙皇帝给予优厚的待遇。考虑到这些士人尤其是贫寒士人在京城食宿不便,他下令每月给银子3两、米3斗。而且应试当天,皇帝赐宴五十桌,给众人分发了400两金子。考试后,在阅卷过程中,也是百般包容。对于名士的卷子,更是直接通过。最终博学鸿儒选出50人,康熙帝将其全部录入翰林院。按照正常的科举制度,这是一甲的进士才能享受的待遇。当年秋天,又让中博学鸿儒科的众人到各地乡试当主考官,这以前是每科的状元才有资格做的事情。

同时最能给予这些士人安慰的是,康熙开明史馆,并将这50名鸿儒全部授予纂修官的职位。这一举动,正是应了这批怀念故国士人的渴望,他们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经世致用的理想都寄托在明史的纂修上。当时有很多不愿参加博学鸿儒科的士人听说之后,也极力帮助他们进行修史,大儒黄宗羲派弟子万斯同去修史,但不领官衔不受俸禄。顾炎武的弟子也继承师傅遗志,极力向史馆的同仁陈说顾炎武的史学观点。可以说,纂修一部比较客观的明史,是这些遗民的遗恨。

文史君说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怎样与汉人相处成为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那些社会上的名士,可以引导民众的舆论,所以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但在明清之际,很多士人坚决不仕清朝,甚至组织武装抗清。康熙皇帝通过对士人的优待,尤其是开设博学鸿儒科来拉拢怀柔当时的士人,极大地打破了清王朝与士人之间的坚冰,巧妙地解决了士人不仕新朝的问题,康熙皇帝的英明之处或许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