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方药治疗癌症的现代研究 李配富 重庆肿瘤医院中医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6-27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认为肿瘤的病因病机,乃属正邪相互斗争、相互消长所致的正虚邪实变化。具体地说,就是恶性肿瘤秉承邪根(包含西医遗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衡等部分因素)、正气不足(包含西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下降等部分因素),阴阳失衡、藏府失调(包含西医脏器功能失调等部分因素)、精血亏损,导致气滞血瘀、湿滞痰阻(包含西医血液循环、淋巴微循环、细胞水液代谢、器官分泌物和关节滑膜液异常等部分因素)、恶气毒邪滞留(包含西医致癌因子等部分因素);正邪相搏、正虚邪实、痰瘀互结,胶结聚生而突变癌肿。 

 病情进一步发展,癌肿毒邪,走经窜络(包含西医癌肿生长、繁殖、代谢毒物及其转移等部分因素),伤藏损府、水湿内停(包含西医胸腹水等部分因素)、痰瘀更甚、寒热错杂(包含西医感染等部分因素)、虚实并存;渐致正气更虚、邪气更盛、癌毒肆虐、藏府衰竭(包含西医脏器结构与功能损害等部分因素)、精气枯竭(包含西医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部分因素)、阴阳离决(包含西医呼吸、心跳停止等部分因素)而死亡。 

 2.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辨识 

 中医在临床上,常以八纲辨证、藏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阴阳五行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方法,对恶性肿瘤进行辨识。 

 首先,明辨正损病因在何藏、何府、何经、何络等部位,阴阳、气血、津液等正气亏损轻重;邪气病因如气滞、痰凝、血瘀、火毒、阴寒、癌毒等邪实蓄积的程度;以及正邪在病位、病因、病性等方面的病因病机变化。 

 其二,在分析病位、病因、病性、正邪等方面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恶性肿瘤的不同之证,如单纯性、兼杂性、夹杂性、复合性、复杂性等不同证型。 

 其三,在明辨恶性肿瘤不同证型的基础上,还应分析归纳出不同病人的同病同证、异病异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及同病同证同中异、异病异证异中同、同病异证异中同、异病同证同中异,以及各病、证之中所包含不同症的主次及多少等具体情况,进行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辨症论治。 

 二、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论治 

 传统中医防治恶性肿瘤的独特理论,其卓著疗效是肯定的。如《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记载:“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提示了积与聚同为包块,但因病机不同,其预后和治疗亦不同。《伤寒杂病论》记载的桃仁承气汤、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等著名方剂,至今还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一般来讲,中医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只要辨识得当,用药合理,袪邪而不伤正或少伤正,其疗效是肯定的。恶性肿瘤的全病程均可以应用中医药治疗,与西医综合治疗,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不仅合理且优势是肯定的,也是势在必行;当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时,更应重视中医药的治疗。 

 (一)中医对恶性肿瘤的治则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治则,与治疗其他疾病一样。一般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标本缓急、虚实补泻、正治反治、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扶正抗癌,同病同治、异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同病同治同中异治、异病异治异中同治、异病同治同中异治、同病异治异中同治,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贯穿于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辨症论治的始终。 

 针对要求单纯运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通常情况下对恶性肿瘤早期正盛邪实,当以“攻削癌邪”为主,或祛邪兼以扶正;中期恶性肿瘤多采用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的方法,注意祛邪而不伤正;晚期恶性肿瘤邪实正虚,应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使扶正不致助邪,采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 

 恶性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往往是既相互有别,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转化的。有的患者在病初时,体质已虚弱,仍要以补虚为主;或虽已是中晚期但邪盛者,仍应祛邪为主。总之,应当始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明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结合西医检查结果,坚持中医辨治肿瘤的特色,遵循“有是证便是方”与“有是症用是药”的治疗原则。由此可见,中医针对单纯恶性肿瘤虽然也总结出了许多不同证型,但每个病人因病情不同,许多患者还兼有其他疾病,因而在临床上常常会出现单纯性、兼杂性、复合性、夹杂性、复杂性等多种不同证型。所以说,扶正祛邪虽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大法,但中医的分型论治,不能替代辨证论治。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者温之。”《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云:“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治,此其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攻不易及,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则不死于积而死于攻矣。” 

 (二)中医对恶性肿瘤的治法 

 中医的治法,即指治疗的具体方法而言。一般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中医根据恶性肿瘤不同的病情变化,而总结治疗的具体方法很多,如扶正固本、益气补血,滋阴补阳、清热解毒、理气行气、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这些不同的具体治法,都是在中医八法论治理论指导下,相互间演绎出不同的众多复合治法。 

 尽管如此,在临床上必须立足于抗癌这个中心环节,遵循有是证便是方、有是症用是药的治疗原则而灵活运用,决不可一旦确诊为癌症,就不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而单以现代研究证明具有抗癌作用“客观信息”的理论,将中药堆砌运用而治之,这是不正确的;即使是抗癌防癌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也仍然离不开中医诊辨论治的理论。 

 三、中医方药治疗癌症的现代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对癌症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均有了不断的提高,但仍应看到,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癌症,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类完全征服。为进一步提高治癌效果,临床上采用外科手术、抗癌化学药物、放射线照射、生物免疫等治疗的同时,均应当与中医药综合治疗。 

 (一)具有抑杀癌细胞作用的方药研究 

 中医方药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无论是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或是提高病体对手术的耐受力、促进手术后的病体康复、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敏的作用,或是减轻癌症患者痛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等方面,都不断地在现代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例如,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系沟口靖纩博士等,把欧利希腹水癌和肉瘤两种癌细胞,对360只小鼠腹部分别进行移植。其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的空白对照组180只小鼠,欧利希癌者27天、肉瘤者22天,全部死亡;使用小柴胡汤的治疗组180只小鼠,随其投入量增加而生存时间也得以延长,经过50天,欧利希癌者50%、肉瘤30%均活着。日本大阪社会医疗中心本佑夫博士的试验组,以29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服小柴胡汤组和空白对照组,经过约两年的初步观察,服用小柴胡汤组有2例肝癌发生,对照组有8例肝癌发生,可见小柴胡汤确实具有抑制癌症发生的功效。 

 再如,我国河南省林县是食管癌多发地区,约两千年前的文献就有该地区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记载。据调查分析,土地缺乏微量元素钼,植物合成的维生素C减少,食品又易发霉等,是致癌的主要原因。普查时发现,该地区人的食管中弥漫着真菌。基于这种情况,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姜延良博士,对用六味地黄丸能否控制食管癌进行了研究。 

 姜博士首先对老鼠喂饲致癌剂,诱发胃癌、肺癌模型,同时喂饲六味地黄丸,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对胃癌、肺癌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后,姜博士对检查有食管细胞异常的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行研究。经过5年以上的长期观察,未服六味地黄丸的47人中有12人发生癌变(占25.5%),10人保持细胞变形,25人转为正常;而服用六味地黄丸的87人中发生食管癌者仅6人(占6.9%),71人转为正常细胞(占80.5%)。其结论是:六味地黄丸的确有抑制食管癌发生的作用。 

 姜博士还研究了食管中的有关真菌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在检查的29例中全部发现食管有真菌,服用六味地黄丸后,食管的真菌减少,有13例则完全消失。实验证明,六味地黄丸可排除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使食管得以净化,阻止异常细胞进入癌变阶段,造成“不适宜癌细胞增殖的环境”,从而达到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作用。 

 (二)中医方药抑杀癌细胞作用的机制 

 中医方药对抗癌防癌的疗效是不可否认的,那么它在机体内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挥其功效和作用的呢?兹从五个方面予以探讨:

1.提高巨噬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巨噬细胞,是机体内对癌细胞有阻碍作用的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可把侵入机体的细菌、异物吸入细胞内进行消化,能直接有效地阻止癌细胞侵害其他细胞,可促进专司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成熟。有研究表明:自小鼠腹腔取出巨噬细胞,置入试管内与癌细胞接触,可观察到癌细胞被杀伤的状况。当以小柴胡汤对巨噬细胞进行培养后,其杀伤癌细胞之能力可提高两倍;而取出巨噬细胞以后的原小柴胡汤培养液,也具有对癌细胞的杀伤力。这说明:小柴胡汤增强了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地抗御癌细胞的增殖。 

 机体的巨噬细胞对癌细胞有杀伤功能,而其他杀伤(Ki11er)细胞、天然杀伤(Natura1 ki11er)细胞、诱生淋巴因子启动的杀伤(LAK)细胞等,也均具有杀伤癌细胞的功能。根据沟口博士等人的研究,小柴胡汤可以增强这些细胞的杀伤功效。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药理学伊藤均博士,把肺癌细胞移植到小鼠皮下观察其变化,未采用任何措施的小鼠,26天后全部死亡;而喂以小柴胡汤的小鼠,存活了31天,使其生命延长了20%。日本东邦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的竹内节夫博士,给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采取抗癌药和小柴胡汤并用的方法,使其免疫功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这一切都可以证明中医方药在促进机体抗癌功能方面,有着良好的研究前景。 

 2.促使机体产生干扰素致癌细胞分化 

 干扰素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是人类细胞制造出的活性极强的或有杀癌细胞功能的物质。起初,干扰素仅作为抗病毒用药,现在也作为抗癌药物使用了。经临床证明,干扰素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肾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有效。 

 干扰素抑杀癌细胞的可能程序是:首先是直接杀伤癌细胞;其二增强免疫功能,阻止癌细胞的增长;其三改变机体内的环境不利于癌细胞生存。从临床角度看,其一、其二两项较切合实际,容易理解。其三项中所包括的内容较多,干扰素可能具有促使癌细胞分化的作用,是因为生存条件的改变,迫使癌细胞选择“分化”的生存道路转为良性细胞。若能促使体内产生出干扰素,将是副作用少、具有生理性的最佳治疗方法。 

 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的各务伸一博士对小柴胡汤、沟口博士等人对十全大补汤进行研究,都证明具有促进体内细胞产生干扰素的作用。若能继续广泛地进行研究,将会发现更多的中药材具备这种作用。 

 3.促使机体产生白介素增强抗癌能力 

 白介素(IL)是能产生与巨噬细胞、免疫因子有关的淋巴细胞物质,目前已发现有六种。其中白介素1(IL—1)具有促进免疫基本部分——淋巴细胞的活性化,又能促进白介素2(IL—2)的产生。白介素2则能使自然杀伤细胞、诱生淋巴因子细胞的抗癌能力增强。若能对机体施以影响,促使其免疫细胞产生IL—1、IL—2,则可以认为是更具有生理性、副作用更少的治疗方法。 

 沟口博士等人从血液中提取巨噬细胞加入中医方药的药液进行培养,结果证明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十全大补汤,均具有促进白介素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十全大补汤等,具有从根本上促进免疫功能活性化的作用。东京劳(労)灾病院外科的加藤一彦博士,给手术后的胃癌患者服十全大补汤以观察IL—2变化,发现该患者在三个月内IL—2的产生能力明显提高,以后虽然产生能力逐渐下降,但对IL—2的反应能力却丝毫不减。 

 4.促使机体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而抗癌 

 在患有癌肿的动物体内注射一种物质,使癌肿出现出血、散落的“出血坏死”现象,这种物质被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TNF)。这种物质是1975年美国的奥尔德(Oid)博士用BCG(卡介苗)免疫刺激剂,对动物进行双重刺激,在其血液中发现的。此后利用遗传因子重新组合技术,取得了大量的人体TNF。这种物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什么影响?作为抗癌药物有什么效果?均还在研究之中。目前认为这种物质的特征是:可以利用人或动物的巨噬细胞产生,对恶性肿瘤细胞可引起“出血坏死”,但对正常细胞却毫无影响。 

 TNF是用免疫刺激剂而发现的,是人体因受感应而产生的活性物质,因而设想把中药作为免疫刺激剂使用,以求激发TNF活性的产生。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的原中胜征博士、日本大学医学部的原中瑠子夫妇,在动物和人体中使用中药后,证明可以引起TNF感应。原中夫妇用许多中医方药代替BCG,分别在小鼠体内进行实验,虽然所得TNF活性比注射BCG时为低,但中医方药可在体内取得TNF效应是肯定的。做实验的中药材所取得的TNF活性与BCG相比为:当归76%、柴胡62.5%、川芎50%、桂枝44.4%、半夏8.3%;十全大补汤所取得TNF的活性为25%,小柴胡汤为12.5%。 

 如果单独用中药就能产生TNF活性,则岂不是减少副作用的理想治疗方法吗?原中博士又进行了给小鼠服用中药,两周后移植欧利希癌细胞的实验,结果发现癌细胞的生长减少,生存时间相应延长。其对癌的有效率,中药材中当归为88.9%、柴胡为66.7%、桂枝为66.7%、半夏为50%、川芎为28.6%。中医方剂对癌的有效率分别是:小柴胡汤为58.3%、十全大补汤为57.1%、补中益气汤为57.1%。有趣的是TNF活性不到十全大补汤一半的小柴胡汤,其有效率竟稍高于十全大补汤,这更反映出中医方药还包藏着更深的奥秘。 

 5.改变癌细胞的结构而产生脱癌现象 

 癌细胞的增殖完全依赖蛋白质和脂肪的营养,其中脂肪的结构直接关系细胞膜的硬度。脂肪之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时,其细胞膜就比较软;若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大则细胞膜就比较硬。癌细胞摄取蛋白质之后为了增殖,必然需要细胞变软便于其细胞变形和活动,这与癌细胞的转移有着密切关系。为了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活动,必须设法增加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使癌细胞膜变硬而难以活动,使其无法穿过毛细血管壁,就自然无法转移了。 

 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药理学副教授伊藤均博士,把欧利希癌细胞移植到鼷鼠腹中,24小时后注射人参汤(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于鼠中,连续10天,取出癌细胞进行观察。可见每100亿个癌细胞的脂肪总量由461.2mg降到288mg,约下降38%;有关细胞膜性质的磷脂质总量,则从363.5mg降到234.3mg,约下降36%。由此可以确认,人参汤能使细胞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得以减少。实验结果也证实,患癌小鼠未采取任何措施者,平均15.2日全部死亡,而使用人参汤的小鼠平均21日,约延长38%。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人参汤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促使寿命延长的效果。 

 为了更有效地证明这一点,日本金泽医科大学第一病理学教研室小田岛博士,从人参中提取人参皂苷Rh2作用于黑色素瘤细胞,发现其细胞的流动性受到极强的抑制,其细胞形态和活动功能都已接近于正常细胞。因此可以断言,人参含有改变癌细胞结构性质的成分,可以产生“脱癌现象”。 

 (三)中医常用方药防治癌症现代研究简表 

 大量的临床案例事实和众多的动物实验均已证明,传统中医不少的方药均具有直接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生长、防止癌细胞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近年来,对于寻找防治癌症的中医方药的现代研究,是十分深入和广泛的,并不断地取得了新的进展,兹据相关文献举例简要整理列表如下。 

[插图]

 (四)单药与方剂防治癌症的不同内涵 

 近年来对单味中药与方剂防治癌症机制的相关研究,发现方剂生物效应调节作用,并不完全等于单药抗癌生物效应作用的叠加,兹举例简要分析单味中药与方剂之间防治癌症的内在联系。 

 1.单药生物效应越多其抗癌作用越强 

 有学者研究发现:人参具有5种生物效应调节作用,柴胡、半夏、川芎、当归等各具有4种生物效应调节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认为每单味中药所包含的生物效应调节作用越多,则抗癌的疗效也就会更明显。兹据相关文献举例整理,将单味中药生物效应调节作用列简表如下: 

[插图]

 2.方剂抗癌生物效应不等于单药叠加 

 以上述人参、柴胡、半夏、川芎、当归等单味中药,具有多种生物效应调节作用的药材为依据,以中医常用5个方剂单味中药的生物效应调节作用为例,分析在方剂中的内在联系。兹据相关文献举例简要整理列表如下: 

 常用方药与生物效应调节作用简表 

[插图]

 ※ %指所含各药材占全体药材的比例 

 表中所列常用的5个方剂内,含有前面已述具有多种生物效应调节作用的5种药材,达50%以上的有小柴胡汤(62.5%)、柴胡桂枝汤(50%)两方,而用于改善癌症患者身体状况较为有效的十全大补汤,所含前述五种药材的比例只占到31.6%,仅及小柴胡汤的一半。不难看出,中医方剂能促使免疫应答活性化,表现在大范围改善全身状况。这一结果,不仅说明了中医方药抗癌防癌的药效离不开生物效应调节作用,但决不只限于已知的生物效应调节作用;每单味中药所包含已知的生物效应调节作用越多,组成方剂的生物效应调节作用并非越强,但并不等于用单药的叠加,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奥秘。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对中药抗癌的现代研究较为深入而广泛,但根据物质具有无限层次性原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不可穷尽,只能是不断地将其研究引向更为深广的领域。以上讨论中医方药治疗癌症现代研究的理论内容,虽然说明了其抗癌作用具有现代研究的“窥息”,但因已知的单味中药生物效应调节的抗癌作用,并不等于方剂生物效应调节的抗癌作用。故论述现代研究的“窥息”,不仅远没有说明这些单味抗癌中药的全部机制,更不能单以已知的“窥息”来解释多味中药组成方剂后对人体所产生的全部“整体象揣方药性能”。由此说明,现代研究的“窥息”,只能是中药有机整体性能的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