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木香草堂 2021-06-28


周建国

当下中小学教育教学为什么越来越难?笔者以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引起教育焦虑不乏为重要因素。为此,教师要以家长学校、家访、教学开放日等平台,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探讨以及个别交谈、电话联系、微信私聊等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一是引导家长坦然接受孩子的学习现状。教师要清醒地告诉他们,当下你们的孩子就是普通学生。因为成绩极好和极差的孩子只是极少数,而成绩较好或一般的总占多数,这样的正态分布是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又因为孩子间智能不同且接受能力有快慢,所以,多数孩子属于普通学生很正常。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教师要反复劝告家长,不必为孩子只是普通学生而苦逼他们每天做题到半夜,更不要把他们逼入非考第一名或非成尖子生不可的窄道;如果家长把自己的主观意志一厢情愿地强加给孩子,他们容易叛逆而走向反面。

同时,还要善意提醒家长,当下你们的孩子要考上重点学校的难度虽然较大,但是,大多数孩子都能考上普、职高或一般的大专院校,不少人还能成为行业翘楚,况且名校毕业生不一定能成为精英,教师要把这方面的典型事例编成资料供家长学习,用事实引导他们遵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规律。

二是引导家长多发现孩子的另一种潜能。无数事实证明,很多孩子都能“后来者居上”,这说明孩子在成长中充满着变数。

为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全方位地开掘孩子的潜能,经常邀请家长参加教学开放日、亲子运动会、野餐、短途游玩、主题班会等活动,或把视频发给他们,让他们看见孩子的自信心态比及团结互助和力争上游等精神;这样,家长的育人理念和行为就会慢慢改变。

三是引导家长重视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和内容。家庭教育是孩子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长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虽然不用“领证”,但为了称职和优秀,必须不断“考证”,教师要引导他们自觉修炼爱心、耐心、怜悯心和宽容之心,尤其要以平等的姿态走进孩子;要管理好情绪,不要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怒吼甚至打骂;要挤出时间陪伴孩子,蹲下身来和他们说话,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当下,尤其不要盲目地补这补那,鼓励孩子为做更好的自己而选择合适的学习;要宽容孩子犯错,细心观察和呵护孩子的身心与思想变化;和孩子一起多读书且交流读书心得,不强迫他们做额外的作业;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不打游戏,少看电视、电脑,按时睡觉......

然而,只靠一、两次的家校活动,根本不可能提高家长认识,教师要坚持不懈推进家校合作教育;其实教师犹如“挑山工”,“扁担”的一头挑着孩子的希望和家长的期望,而另一头则挑着教育的责任,为架起家校合作教育“连心桥”,教师应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