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建中‖“常道”是“变道”的基础 ——简评谢有顺《文学的常道》

 陕南野山菌文集 2021-06-28

(文学批评家谢有顺)

《文学的常道》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中影响力比较大的一本。著者谢有顺,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观照中国文坛,以批评家的胆识和勇气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文学现象、文学名家名著以及文学流变,以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作了“真诚和负责任地表达”[1]

我读谢有顺《文学的常道》,是2009年春夏之交的事。我因脚伤在家休养,正好有谢有顺赠我的这本书在手边。我边读边思索边想象,实现了一次阅读的突破。

第一,阅读:富有理论意义却不艰涩枯燥。《文学的常道》是一本文学理论书。它有极强的理论性,但读来并不枯燥。著者从文学有无常道论起,一直到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三十五位作家的精到点评,读来很畅通,没有时下评论的故作艰深,没有新词汇新概念的堆积,没有卖弄才华的矫揉造作。由是,我就想到评论的风格。文如其人,评论的风格也是人的风格。谢有顺的风格是平和而亲切、朴素而理智的,反映在他的评论中,也是娓娓道来,评作家褒赏有度,谈作品意从已出,说流变不离时代演进,谈艺术如僻边里。犹如贾平凹所说:“前卫而不浮华,尖锐又不偏狭。如果说北方的评论家沉厚,注重于写什么,南方的评论家新颖,注重于怎么写,谢有顺却汇合了他们的长处,酝酿和发展着自己的气象。”[2]我为我读到了这么一本难得的文学评论著作而高兴。

第二,思索:文学不能背离常道,常道是变道之基。文学创作、文学发展、文学繁荣和世上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其自身的规律。道者,规律也。文学的常道是什么?谢有顺总结了,文学的常道就是为天地立心[3]。心者,性情也、理想也,志愿也、欲望也。文学的道,就在于“正视生命、培育灵魂”[4],就在于围绕生命之本去尽自己的责任,为人心做证,为人心除尘,为人心造血,为人心张力。天不变道亦不变,文学的责任和使命不变。谢有顺以哲理分析加形象阐释,通过作家作品和其他现象的分析告诉我们,文学的常道是不能背弃的。

违背文学常道的文学是可悲的。著者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当代文坛有一种背离文学常道的现象:“现代中国人,普遍感到生命黯淡,灵魂无所归依,但今日的文学无视这些惨淡的价值事实,只一味地去迎合那些事功层面的趣味,没有气魄张扬一种超越精神,更无法坚持有方向感的灵魂叙事,为心灵内在的力量作证”“很多的写作,日益流于耍小花样,自恋于一个小世界,或者讥讽道德,或者刻薄人事”“写作一味地求外放,而不求往里收,不从生理和身体的生命里超拔出来,不讲道德勇气和超越精神”5]等等。著者指出一种普遍的现象:“作家们多在写事实,但不立心;多在写黑暗,但少有温暖;多表达绝望,很难看见希望;多在屈从,拒绝警觉和抗争;多是否定,引乏肯定。”[6]即使文学批评吧,也是“刻薄之风盛行”:“一是缺乏专业精神,无从判断一部作品的好与不好;二是缺真情,心胸不坦荡、饱满;三是缺基本的肯定,没有生命理想” [7]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应该怎么办呢?谢有顺在书中明确地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文学要发展必须突破这种积习。要从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中走出来,从自己狭小的天地里走出来,从名利的禁锢中走出来,从功利势利的圈子中走出来,让文学担当自已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回归到文学的自身。这是变道或叫变革。著者呼吁:“文学要想走出一条宽阔的路,需要一次整体性的变革”。[8]

我认为,天有道,文亦有道。文学是不能没有自己的规律的。遵循文学的规律,文学才能健康发展,违背其规律,只能将文学引入歧途。我们讲文学变革、文学创新,是在遵循规律基础上的变革和创新,而不是舍本逐末。所以,我很欣赏谢有顺的观点。

(作家谢有顺)

第三,想象:谢有顺是一个真正的文学批评家。我久闻谢有顺大名,他的文采和文学批评的造诣早就默记在心,但真正接触是他陪贾平凹来东莞讲学。贾平凹获茅盾文学奖后第一次外出讲学,能到东莞来,据知与谢有顺有极大关系。谢有顺提前一周到西安等候贾平凹,以诚心换诚心,给东莞的名家讲坛增添了一道亮色。也就是这一次,我近距离地观察了这位年轻的评论大家。他个头不高,长短适中;他人不是非常帅,但英气勃发;他不大侃侃而谈,但亲和力很强;他没有大教授大理论家的架子,待人非常友好和谐。贾平凹说,他怕评论家,因为“中国人历来有文者相轻的习气,在我认识的文友中,常常有这种现象:只对外国人说好,只对古人说好。而作家与评论家的关系,在很长的时间里有着不正常,要么谁都可以得罪,评论家不可得罪,似乎作品就是为评论家而写的,要么断然拒绝评论,宣布我从来不读那些评论文章。”[9]但对谢有顺是个例外,他不仅接受过谢有顺的多次访谈,而且很喜欢和谢有顺这个“南方小伙子”, 为谢有顺的出现而激动。他说,“他或许还没有飞到一种高度,但他是鹰,一定会飞得很高。前卫而不浮华,尖锐又不偏狭。”“他的文章对创作者有一种实在的启发”。读了谢有顺的评论文章,我从心里说:怪不得贾平凹敬重他,他的实力和才力使然啊!

这种认可与敬重随着阅读的深入而深入。读他对作家作品的具体论述,我感到他所述的文学常道在字里行间不断放大:“守住生命的立场,肯定这个世界的常道,使文学写作接续上灵魂的血管,这是文学的根本出路,古今不变。”[10]为此,作家要“尊灵魂,养心力”[11]

他欣赏一切符合常道的文学,对文学常道的文学家及其作品褒扬有加,对不符合或背弃文学常道的作家及其作品也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对一些有影响大家的虚假之处,他也敢于揭之于众,以引起读者的警惕。

  他又是一个主张变革的人,对泥古不变的现象也给以批评。批评的目的在于促进文学的变革与创新,但变革和创新必须以常道为基础。这就是:  

 突破自己才能发展自己,突破是超越自己、赶超别人的武器。

 注释:

[1] 何建明语,见谢有顺著《文学的常道》出版说明,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2] 贾平凹:该痛快时真痛快——评谢有顺《活在真实中 》,见《新民晚报》 2001年8月6日

  [3]谢有顺:《文学的常道 自序》,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4] 谢有顺:《文学的常道 自序》,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5]谢有顺: 《文学的常道 自序》,第2页,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6] [7] [8]同上,第4页,第3页,第1页。

[9] 贾平凹:该痛快时真痛快——评谢有顺《活在真实中 》,见《新民晚报》 2001年8月6日

[10]谢有顺,《文学的常道》,第5页。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11]谢有顺,《文学的常道》,第一章,第2页。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刘建中,号丹竹居士,丹竹书院创始人。业余作家。有散文随笔《兰斋小语》《兰斋香语》《兰斋新语》等30多部专著、编著出版。系中国十大香文化突出贡献者之一,其《莞香文化导论》在全国各大书网热销,好评指数98.46,被列为高等院校专业教材之一。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 南    东 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

大 乾 州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新新文学        松风阁语

投稿:(附个人简介及图片一张)原创,首发3071085012@qq.com   或者15591980848(微信)

稿费:即赞赏(10元以下不予发放)

平台往期作品阅读:

刘建中||亲爱的核桃

刘建中‖为英灵歌唱——写在雷电波长篇小说《东江魂》问世之际

刘建中‖一个猎人的故事

刘建中‖我陪红军哥哥找妹妹

刘建中‖惜缘的春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