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基础

 国画兰竹 2021-06-29

原创2021-06-28 17:58

敝帚字珍

有学者认为,天干是古人对生命从初始到凋亡这一过程的朴素认知,可知与古人生活之息息相关,这也是现在较多人赞同的观点。

十天干在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演变为序数的代称,甲等乙等就是一等二等,三年戊班就是三年五班……

上期给您说了十天干中的“甲乙丙丁”,今天咱们接着往下说说“戊己庚辛”,一起去探探其中的秘密。

首先是“戊”,它是个象形字。

戊的甲骨文、金文字形象斧头、钺之类的武器之形,也有说是斧与戈的结合,刃部的弧形向内凹成弯月状,或向外凸出。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石斧复原,木柄是后加的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青铜戈

仔细看看,确实与以上的兵器有几分类似。

因而学者认为,戊的确与兵器的关系密切:现代文化学者郭沫若、张舜徽都认为戊像斧钺,代表了兵器。

但在《说文解字》:“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许慎认为,“戊”象六甲五龙相纠缠,有人解释,六甲五龙即蛇与鳄,即象鳄与蛇交配、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形态。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找了一张双龙交缠的石刻照片,大概是这种样子,自行想象一下

上古或许是真的有龙之类的奇怪的动物,即便没有,人们把不常见的动物神话化,这也是常见的做法。十天干中,也理应有龙、神的位置。

前面咱说了,天干可能象征着生命从初始至凋零,于人而言,就是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风烛残年的老人

如果说“甲”是生命的萌动,那么居中的“戊”就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黄金时期——青年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身体等各方面机能都是最好的状态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古代战争频繁,打仗最需要的是那些正值壮年的青年人,分量不轻的武器需要身强体壮的人才能大杀四方。

而按许慎所说戊代表龙蛇纠缠的话,龙与蛇二者,无论是交配还是纠缠战斗,也都是上古生活经常面对的事情,其主体同样是青年人。

故而古人选择用代表武器的“戊”作为天干第五。

其次是“己”,也是象形字,来源说法颇多,目前也无定论。

一般的象形字,我们只要看到它的甲骨文字形,很快便能知道这个字所象之形,但看了“己”字的甲骨文,您会觉得它很难一下便能想到像什么。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己”甲骨文字形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诸多的说法,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定相同。

《说文解字》:“象万物辟藏诎(,弯曲)形也。”说它像万物因回避而收藏在上中的弯弯曲曲的形状。

张舜微依章炳麟己、跽同音同义释为长跪之说,就查阅的资料来看,该观点是较多人赞同的。可由“㠱”旁证。

《说文解字》:“㠱,长踞也”,《玉篇》引作“长跪”。徐灏笺:“箕踞,即今之人盘足而坐耳……从己者,盘屈之义”。这样看来,“己”的甲骨文字形就像是跪坐的人形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商代鸡骨白玉跪人

跪坐的人形,怎么看都带着“服从”的意思。己与“戊”一样,二者皆为天干居中位。联系前文,我们同样可以这样联想一下,手持武器大杀四方的士兵,身体素质好是一方面要求,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也非常重要啊。

即便不服从,有征战,自然就有征服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再次是“庚”,关于它的字义,也有几种说法。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庚”的甲骨文

第一种说法,根据甲骨文字形,有学者认为它像乐器钲。上部是挂着的状态,中间有长柄,左右有两耳可摇发声。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观其形制,当是有耳可摇之乐器;以声类求之,当即是钲。”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铜钲

第二种说法,从人的一生的角度来看,此时已差不多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了。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我们询问长辈的年龄时,不会直接问“多少岁,多大了”。而是会说:“您今年贵庚?”可见这“庚”是上了年纪的。

各位可能在相声《武训徒》里面听到过,“老人能问'贵庚’吗?应该问'高寿’才对。”

《现代汉语辞典》和一些网络辞典对“贵庚”的解释就是“敬辞,问年龄”,如此说来,是可以问老人“贵庚”的。然而在实际中我们都能感觉到,“贵庚”多用于问同龄人或是年轻人。可能这就是语言习惯问题,在此我们还是更建议,问老人“高寿”而不是“贵庚”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从人的角度看是渐渐年老了,那从植物的角度,“庚”就是到了成熟、硕果累累的阶段。

第三种说法:《说文解字》说它是会意字:“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

许慎根据篆文字形分析,两手举干,合起来表示用双手摘取草木上的果实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果子熟了要采摘,谷子熟了也别忘收割。若十天干也代表了一年的轮回,那么排在第六位的庚,符合秋初到来,收获之际。

第四种说法:现代研究者周凤玲指出,甲骨文庚像一个架状物,中间有一把上端开叉的打谷器,且这可从与之类似的“康”字得到旁证。

亦有说,上端开叉的是倒谷米的漏斗。总之,也是古代生活的必需品,才有“资格”在十天干中占有一席之位。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现在农村中还能见到的脱谷机,放谷子的漏斗和甲骨文的两个尖角挺像。

最后是“辛”,位列天干第八。

“辛”的甲骨文字形象古代的刑刀,一种平头刀,一横是饰笔,刀头平直,下有刀柄。据说这种刑刀用在犯人的脸上刻字。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辛”的甲骨文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可能是这样的刑刀

也有说,“辛”象押解犯人的刑具,类似枷。把头锁起来,两只手架着。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说文解字》说:“从一从䇂。䇂,辠也。”,“辠”同“罪”。辛痛泣出,就像罪人痛哭流涕的样子。

从以上字义来看,可见“辛”都与罪罚相关。

犯了罪行,都到了带上枷锁的地步,生活自然变得艰辛,这些都是衰败的迹象

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二)

有趣的天干知识还有很多,下次继续为您介绍。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