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鲜品的供应商管理 | 参考

 采购与供应链 2021-06-29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出现,生鲜市场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与市场的巨大潜力相比,生鲜供应市场的管理却出现严重不协调,高损耗、效率慢、标准化低严重制约生鲜产品未来的发展。

本文结合结合作者自己行业的经验,全面阐述生鲜供应商的管理方法,值得生鲜类采购管理者阅读参考。

—— 柳 荣 / Jasunlau

作者简介 

邱香林,首届华南采购与供应链高级顾问弟子班学员。

一直在食品行业滚打摸爬的采购职业经理人,对生鲜类食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有切身的体会与感悟,先担任某连锁快消类食品企业采购经理。

生鲜品在消费市场中大家一直是很关注的品类,与其他品类相比,生鲜品类的回购率较高,当大家都拿生鲜来吸引流量时,生鲜不知不觉就从一块肥肉变成了为招揽顾客而亏本出售的商品,在超市领域里有一个华丽的称谓:“拳头亏损产品”。但它有着刚需、高复购率、高毛利的特性,引得无数的零售企业家们为之“妥协”。

目前国内生鲜品类的供应模式主要是以批发市场为主导,个体户的游击式,地摊式分散销售。以蔬菜为例,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需要经过一级,二级甚至更多环节经销商中,最后到用户手里的产品不仅仅价格高,也不新鲜。当下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于健康的生活要求逐渐提高,生鲜消费者不仅追求购买到安全,新鲜,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也要求场景服务体验的提升。此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市场发展的需求。

生鲜现状特性:标准化程度低,各种中间环节较长,上游供应的不稳定,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产品价格偏高,产品新鲜度也较差,效率慢,损耗严重的情况。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生鲜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足以“定生死”。而生鲜从业者想要生存,首先要转变观念,在思想上要实现从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变为追求所有渠道在内的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单赢变为双赢或多方共赢的转变。不要把供应商伙伴作为竞争对象,而通过供应链有效整合与优化合作,实现生鲜产品流通全过程高效率和低成本,从而获得低损耗,低价格,质量可靠的竞争优势。

其次,生鲜品的供应环节是建立源头直采基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保持了生鲜的鲜度。降低零售终端价格,保持有利的竟争价格。

针对源头直采供应策略的供应商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结合消费者的需求构建生鲜品的各项标准,走向标准化道路。包括分类品项标准,源头种植/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品质标准等。

二、在生鲜供应各个环节风险评估中,源头种植和养殖环节中最令人担忧。生鲜产品的质量关首先要把握住源头的质量关。安全、高品质的生鲜品不是靠检测出来,而是通过规范的管理生产出来的。要把控好源头质量关,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考察,要选择那些口碑好,信誉高的源头供应商。另一个是与农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三、完善物流配送系统,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对于具有冷链配送要求较高的生鲜品而言是至关重要。 

四、生鲜品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在选择供应商中要选择具体柔性能力比较强的供应商,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时调配供应。在技术方面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与公司一起共同开发,研发出具有创新的产品。

2、具有较完整的物流冷链配送能力的源头供应商。

3、挖掘具有潜力的源头养殖户,进行培育成战略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五、生鲜品供应商绩效管理

     生鲜品供应商绩效管理在供应商管理环节中是最难的一部份,生鲜品的特殊性,不确定性,每个环节细节处理的好与坏都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问题。生鲜品供应商绩效管理要从质量安全,服务,交货,成本这几个维度进行衡量绩效指标。当然在生鲜品里有更细化的分类,生鲜中有分为果蔬 ,肉制品,水产品等,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时需结合生鲜品各品类的差异要求来制定。

六、生鲜品供应商关系管理

现生鲜品的供应大部份都是以现金交易,帐期比较短,源头的供应商较为分散以个体批发商为主,主要以产品交易关系为主,加上市场不可预测的因素较多,依赖会给双方带巨大的风险,比较忽视供应商长期关系的维护。在未来生鲜品的竟争中,供应商关系管理是采购管理者工作中较重要的内容之一。

1、共同发展:投资、参股将成为长期建立供应商关系的重要手段。

2、技术支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共同开发新品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资料:

 《沃尔玛(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优化》

  《超市生鲜食品经营与供应链管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