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试着探讨孟子性善论的起源

 国学新知堂 2021-06-30
孔子将复兴周礼视为自己的使命,但是礼却是形式的外在的东西。所以,孔子主张人先要有真性情然后才能行礼。孔子以仁来概括人的道德品质。所谓仁,是指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它是社会联结的基础。

父子、兄弟之间的亲爱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所以,孝悌是最根本的道德。《论语》中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将父子、兄弟之亲爱之情,推已及人,将孝悌的道德推广到父子、兄弟之外的所有人,就形成了忠信的道德法则。《论语》中讲:“其为人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道德修养是主观能动的事情,而周礼是外在的法则或规定。复兴周礼需要人们在主观上认识到周礼规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所以,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即主动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它合乎礼的规定。《论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描述了“克己复礼”的主动过程。
依靠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言行思想符合周礼的规定,就是仁实现的过程。这是孔子教导给我们。所以,孔子讲“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但是孔子却没有讲,仁的实现是由人类心灵中固有善端发展而来。孟子却进一步指出,仁是人心固有的性质,培养善端实现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这就是他的性善论。
性善论的实质是说,人的道德品质,仁义礼智等,都是天生的,是人心与生俱来的本性。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事父母。”
仁义礼智四德,是由人心固有的四善端扩而充之而来的。将这四德推己及人,就成为仁政。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这说明,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都是天赋的,是人心固有的属性。
孟子认为人心,除了固有善端,还有天赋的良知良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它,达之天下也。
人心不仅具有不忍之心,不仅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且还具有判断与选择善端的良知良能。他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踰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爱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选择善端,扩而充之,实现四德,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在孟子时代,关于人性的问题存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性无善无不善。一种说法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一种说法,有性善有性不善。最后一种就是孟子的性善说。比如,告子就主张善不是人心与生俱来的属性,而是经过社会教育而后天形成的。他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也。”
杞柳可以编成桮棬,犹道德经过后天加工乃成。人心通过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可以形成善恶不同的道德。告子还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人性是后天养成的,而不是先天固有的。
孟子坚持性善说,批判告子等人的人性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孟子的性善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它的基本观念难以成立,人心在自然本性上无所谓善与恶。善恶是人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引导,由不同环境和教育养成的。人心不可能存在先天的善端和良知良能。
参考资料:
《中国哲学史》第一册 任继愈主编
《任继愈谈孔子、孟子、韩非》任继愈 著
《中国思想简史》 武内义雄 著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