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课堂|《项链》课堂教学实录(一)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1-06-30

吊带背心连衣裙,阳光沙滩大蓝海,西瓜空调冰淇淋,黄昏落

执教名师:王   岱

王岱:你呢。

学生:我想地上有没有什么东西。

王岱:地上有什么东西,外面有什么,为什么要看地上有没有什么东西。

学生:就是没有摔倒在什么东西上。

王岱:好,请坐,来,你呢。

学生:我也会赶紧站起来,然后再看看刚才是什么东西使我摔倒了。

王岱:嗯,刚才有什么东西让你摔倒了,还有你呢。

学生:我觉得应该是先想怎么能让自己保持平衡,然后不要摔得太疼。

王岱:嗯,不要摔得太疼,你呢?注意啊,是你一个人的时候。

学生:我会想,就是先站起来,然后就是看看自己有没有受伤,然后就没事儿了。

王岱:然后就没事儿了,嗯,你潜意识中还会有什么呢,谁还有别的想法?当你在校园里,可能同学们就要来了,你自己在那里,你摔倒了,会想什么呢?

学生:我觉得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比较关注衣着,就是不要出什么差错。

王岱:衣着会出什么差错呢。

学生:就是不要丢一些东西,或者是有什么破损。

王岱:好,还有没有别的想法?可能同学们摔倒的机会很少是吧,有没有别的想法,来,你呢。

学生:其实我也跟他想的一样,就是想着先用手着地,保护自己。

王岱:很好,先让手着地,要保护好自己,那位同学。

学生:我会先迅速的观察周围的环境,就是看看周围有没有车的,如果有车的话就是选择一种让自己更安全的一种方式,或者起来或者滚到一边儿去。

王岱:嗯,很好,有安全意识,我可能和大家的生活阅历不一样,我比大家年长一些,我要摔倒我会有这么一种意识,就是首先先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没人,我会感到很庆幸,你们有这种心理体验吗?有没有。

学生:我是反正摔倒的第一反应就是看周围有没有人。

王岱:为什么。

学生:就是害怕他们看见了来笑话我。

王岱:我和这位同学心里有戚戚焉,好上课。

学生:起立。

王岱: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王岱:请坐,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莫泊桑的《项链》,莫泊桑呢大家过去学过他的一篇小说,叫什么,《我的叔叔于勒》学过吗。

学生:学过。

王岱:他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了300多部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和契诃夫、欧·亨利并列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主要的代表作就是《羊脂球》、《项链》,长篇呢《一生》、《漂亮朋友》,《漂亮朋友》呢也被译为《俊友》,英俊的俊,俊友,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吗。

学生:预习了。

王岱:预习了,我想请一个同学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谁来试一试?用简洁的语言,有同学想来试一试吗?来,最后那位男同学,用话筒,来,你来试一试,可以吗。

学生:就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就是我们的女主角,她的名字叫玛蒂尔德。

王岱:嗯。

学生:她是一个天生丽质的非常有魅力的女子,但她就是嫁给了一个工薪阶层的小部员,但她非常渴望获得上层人士的认可,所以她……,就是她有一次得到一个机会,参加一个上层社会的一次舞会,于是她就向他丈夫要了钱,然后去买了一套礼服跟她朋友借了一串项链,然后但是在参加完舞会回家的途中,她把这条项链弄丢了,于是她就想办法,于是她就和她丈夫借了很多钱,去买了一条跟那条项链很相似的项链还给她的朋友。然后她为了偿还这些债务,过了10年非常艰辛的生活,她的美貌和那些魅力也不复存在了。但是最后就是10年后有一天,她在街上散步的时候,看到她的当初借项链那个朋友,这时候她才知道那条项链其实是一串假的项链,跟她买的那串项链价值根本是就是差很多,她买那条是三万多,但是那条只值500。

王岱:对,很好,她买的是三万五千法郎,而那个同学复述的非常的清晰,我们就能够看出来,这篇文章有一个道具,这个道具是什么呀。

学生:就是项链。

王岱:对,围绕着项链我们可以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来概述一下,首先是什么。

学生:首先是有一位夫人要参加晚会。

王岱:围绕项链她做了第一件事是什么。

学生:去借项链。

王岱:非常好,借项链,第二件。

学生:第二件戴项链。

王岱:戴项链,第三件。

学生:丢项链。

王岱:丢项链,第四。

学生:赔项链。

王岱:赔项链,第五。

学生:第五件是……

王岱:第五件是什么呀,好,请坐,第五件是什么?赔了项链最后和项链有关的是什么。

学生:发现项链是假的。

王岱:非常好,发现是项链是假的,大家看一下,借项链、戴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是不是把整篇文章给穿起来了,你看一下,在这个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在这五个环节中,哪个环节你觉得作者写的最高妙,最令人拍案称奇,这五个环节,来请。

学生:我认为是丢项链。

王岱:丢项链。

学生:因为这段情节跌宕起伏,给读者有一种紧迫感,然后非常着急,引人入胜。

王岱:好,请坐,这位同学觉得是丢项链,使整个剧情,使整个故事情节非常的紧张,还有没有?对,我提问的是妙,妙,让人称奇。

学生:我认为是赔项链这一个环节,因为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描绘出这夫妇在丢到项链以后,他们的着急以及无奈,以及在赔项链的不舍。

王岱: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是赔项链,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写出了两位人物,一个人玛蒂尔德,一个是她的丈夫路瓦栽先生,他们的心情,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来。

学生:我觉得是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她发现项链是假的这一处最妙,因为他与前面作者所铺垫的那些文章的事实是大相径庭的,让我们……,他前面大篇的叙述让我们认为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然后偿还了债务,并且她这么做是正确的,因为她当初丢失了一串钻石项链,可是最后这个环节却告诉我们她当初丢失的那个是假的,所以这一块儿我觉得他设计的是最妙的。

王岱:她丢失的项链还上了,花了10年的心血还上了,结果发现是什么呀。

学生:她还的项链是,就是她白白付出了很多的辛劳。

王岱:非常好,她白白的付出了很多的辛劳,这10年值不值,对这个项链来说是不值的,是吗?要注意,这个地方到最后了,他怎么样,一下子给截止了。当主人公主要这个项链是假的之后,文章就收束了。大家想一想,如果再给他补充上一个结尾,这个主人公发现项链是假的之后她肯定有好多的故事要发生了,给她补充上一个结尾好不好?和我们的原著相比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学生:因为这样的结尾才能够引人联想,然后发人深思。

王岱:嗯。

学生:如果他真正的补上了一个结尾,我觉得他对人们的启发和意义就不是那么大了。

王岱:非常好,请坐,这个伟大的艺术啊,不是创作最多的艺术,而且启发最多的艺术,这个地方呢,就是作者运用了一种空筐结构,空筐结构,就是他就像个筐一样,我们可以往里放好多东西,他引发了我们的很多联想,我们可以想好多事情,路瓦栽夫人她以后的命运是什么呢,她会怎样做,我们可以想很多,这种结尾呢就叫空筐结构。

像在小说中很多结尾会运用到这样子,你比如说大家如果读过《边城》,读过《边城》吗?沈从文的,他后面是那个结尾是怎么讲的,有印象吗?还记得吗?那个二兄弟给走了,大兄弟死了,二兄弟走了,翠翠在那里一直等着他,作者的结尾是什么,这个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就是说他没有给你一个明确的故事的终结,让你无限的想象,揪人的心是不是,这就叫空筐结构,给我们留有很多的想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