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模型,助你做好精力管理

 锋言冷语 2021-06-30

本文3500字,预计阅读4分钟。 

我从2015年开始跑步,每年参加1-2个马拉松,平时也坚持锻炼,在大多数人看来,我的精神状态一直不错。

但这其实是个错觉,前两年,我的精力管理其实很糟糕。因为工作原因睡不好觉是常态,这导致了我的情绪不稳定,一年有一半时间口腔溃疡;随着年龄的增长,焦虑感日益增加,于是我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看书、写文章、跑步、新学编程、学英语、投入考研又放弃、学做视频号……,做太多事情的结果就是累且没有效果。

今年年初,我凑巧看到一本书《精力管理》,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姆·洛尔和精力管理机构CEO托尼·施瓦茨合著。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我所有的问题:不停地忙着和时间赛跑,但精力却是有限的。作者在与职业运动员合作中总结了一套经验,把精力分为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情投入精力管理训练系统」。

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逐渐了解到,我需要用一种不同的方式真诚地面对自己,改变思维、简化生活、立目标制定计划、健康饮食、坚持锻炼。通过管理好工作、休息、锻炼的节奏,通过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获得精力再生,从而全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以及小半年的实践,我总结了两个模型,分享给你。

模型一


精力管理的金字塔

在《精力管理》这本书中,作者提出精力的四个维度是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我将其总结为「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

体能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精力来源于氧气和血糖的化学反应。从实际生活来看,精力储备取决于我们的呼吸模式、进食的内容和时间、睡眠的长短和质量、白天间歇恢复的程度以及身体的健康程度。

我将体能管理又分为四个部分:运动、饮食、睡眠、节奏。

运动方面,作者和大量的运动员合作,总结出的经验是:间歇训练优于持续的训练。间歇运动的核心理论是:如果加入休息时间,身体可以完成更高强度的工作。

这种训练方法,我之前在锻炼跑马拉松的过程中也偶尔试过。那些马拉松跑得比较好的选手经常采用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一系列短时间、高强度的有氧练习(维持60秒左右),再加上完整的有氧恢复过程。

间歇训练可以增大精力的容量,使身体可以承担更多压力,并且更加高效地恢复。

而在饮食方面,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不要过度进食,不要吃高糖高脂的食物,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比如全麦食物、高蛋白和低糖水果等),此外保持进食的频率,一天内吃五至六餐低热量而高营养的食物。

睡眠是人类最重要的精力恢复来源,睡眠不足除了影响力量、心血管能力、情绪和整体精力水平外,还会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全情投入。可能很多人对此深有体会,日益增多的外界信息源导致我们晚上睡觉越来越晚,白天被闹钟叫醒,然后匆匆忙忙地买点路边早餐带到公司,睡眠和饮食两个方面都受到影响。

我们的身体和生理信号一般以90~120分钟为周期,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无视自然的节奏。一旦缺少主观干预,精力储备会在一天内数次降低。所以作者建议,我们需要及时调整每天的工作节奏。我一般采用的是番茄工作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然后休息一会,再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加入片刻的休息时间,就类似于运动中的间歇训练,让精神快速恢复。

情感

有了体能基础,金字塔的第二层是「情感」。

你可能深有体会,当你激情满满地到公司准备一天的工作时,一个坏消息或者和同事不合时宜地争吵,可能一天工作的劲头都没了;如果工作出错了,也可能会承担额外的精神压力,继而影响后续的工作表现。

为了达到最佳表现,我们必须汲取正面、积极的情感,通过练习自信、耐心、自控、人际关系与共情来维持情感精力。

关于如何找到正面情感,可以参考我上周的读书笔记《情绪》,如何掌控情绪,成为一个情绪专家?

思维

思维精力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专注和乐观。

我们的大脑非常善于适应环境:如果你一直做琐事,你的大脑就会变得只适合做琐事。而要想让有限的精力产生最大的产出,最关键的是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能够心无杂念地把精力用在能产生最大产出的事情上。

很多人说,保持专注的秘诀是「自控」,但自控也会消耗我们的意志力。我个人的建议是养成习惯,习惯是自然的。比如:采用番茄工作法,手机设置为不推送消息,隔离干扰源,专注阶段把手机调成静音,晚上不看电视,把手机充电器放公司,尽量不在床上看手机等。

至于乐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最有益于全情投入的思维精力是现实乐观主义——看清事物真相,却仍朝目标积极努力。

意志

意志精力说的是,我们需要按照最深层的价值观去生活,找到我们所认为最有激情和意义的价值。

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普普通通地过完一生,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可以坚守一些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努力照顾和陪伴家人,认真工作不敷衍,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当然,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情,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会更精彩。

模型二


精力管理的三驾马车

精力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仪式习惯。而这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我将其称为「精力管理的三驾马车」。

从体能到情感到思维再到意志,这是自下而上的金字塔。而精力管理的三驾马车-明确目标、正视现实、付诸行动则是自上而下的行动指南。


明确目标

在我遇到的马拉松选手中,有两个很特别的。每次大家一说起他们的故事都是“哇,不可思议”。他们俩都曾经是超级肥胖者,但通过设定阶段性的目标,不但减肥成功,而且马拉松成绩跻身业余选手中的佼佼者。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三个石匠”的故事,来自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有人在一个工地看到三个石匠,就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人生目标是一种独特的精力源,不能积极投入阻碍了我们探寻意义。而当目标感从消极流向积极、从外部流向内部、从自己流向他人,它就成为生活中最强大也最持久的精力源。

正视现实

回避现实会消耗大量精力。

但我们每个人对于自我欺骗都拥有无限潜能,比如某一件事确实没做好,我们会将其归类到环境、他人不配合、资源不够,很少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当我们害怕真相时,就会变得防备心重,思维固化,思维局限。

我在团队中经常会遇到这类情况,当我们在讨论一个事实时,也许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是批评他做得不够好,在没有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已经脱口而出若干条理由。

在精力管理过程中,收集事实、正视自己的问题。你可以问自己:

  • 从1到10,你如何为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程度打分?是什么阻碍了你的表现?

  • 你的日常行为有多少符合你的价值观?脱节的地方在哪里?

  • 你的工作表现符合自我构想中的哪个人设吗?在家的表现呢?哪里做得不好?

  • 日常习惯——饮食、锻炼、睡眠、平衡压力——如何有助于你的核心价值观?

  • 你对任务清晰的轻重缓急区分和持续的专注力表现如何?优先级的事情多大程度上符合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正视现实,是让我们活在真实世界里,面对真相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当成全部的事实,承认自己有可能是错的。当我们不再需要遮遮掩掩,就不再畏惧暴露自己,大量的精力得以释放,才能更加全情地投入生活。


付诸行动

付诸行动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构建“积极的仪式习惯”。

习惯是由大脑底部的基底核驱动的只有高尔夫球大小的一块组织基底核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本能地运行好习惯你实现“较高层次的自我的愿望,而坏习惯是由“较低层次的自我”控制的阻碍前者的实现。

查尔斯·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提出,我们可以分三步构建习惯回路。第一步是信号,用信号来告诉大脑进入自动运行模式,以及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是形成常规,可以是肢体性、心理性或情感性的常规;第三步是奖励,这能帮助大脑发现这个特定的回路是不是值得记下来以备后用。

很多人在问我如何开始跑步,我一般会告诉他,先别定太大的目标每周2-3次以比步行稍微快一点的速度进行20-30分钟,然后逐周增加时间和节奏习惯养成了,很多时候就变成了下意识,而无需耗费额外的力。

很多时候,其他事情也是如此。比如: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并检查和记录完成情况,和同事定期沟通,按时起床和睡觉,陪伴家人的时间等,仪式习惯能帮助我们将价值观和优先级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03


写在最后

瑞·达里奥在《原则》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公式:梦想+现实+决心=成功的生活。

这个公式和精力管理的三驾马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我们首先需要一个梦想或者目标,然后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正视自己的各种问题,然后通过决心和行动去达成积极的仪式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管理“意志、思维、情感、体能”这四个方面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习惯,管理我们的精力,找到特定的节奏,从而全情投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