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思考

 锋言冷语 2021-06-30

0、限制步骤

手头上的两个项目因为种种原因都有些延期了,分析发现是结构加工时间影响比较大,这就是一个限制步骤。那在结构加工前后,我们的工作安排就必须更精确一些。此外,如果有某个物料采购周期有不可预料性,则也需要提前做出应对。

还有一件事,到了项目后期,资源可能越来越紧张,有一款物料的数量加工商手头上暂时不够,组内工程师可能就被动地等着,但其实可以让供应商有多少先发过来验证;此外,如果样机一次性采购成本比较高而货期可控,则可以分多个批次采购,减少成本积压。

提醒自己项目管理要做细,去分析最关键的限制因素并围绕限制因素去想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1、一个悖论

有一个悖论,原计划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但是因为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然后人们就会指着你说:你看,你承诺的没完成。最后的结果就是,早知道干嘛那么积极,保守一点不行吗?

这种指责很影响情绪,同时也影响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如果领导者都是这种做事风格,那员工的应对可能是计划很完美,考虑到各种限制因素,但时间周期会拉得很长。

提醒自己管理过程中,除了看结果,更要分析过程,注重事情背后不同的人。

2、坦诚地认识自我

前几天有个同事来问我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可能也没想太明白,在和他解释的过程中,可能碍于面子他也没再详细追问下去。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团队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有些人没想明白但自以为想明白了,有些人没想明白但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深入地去找问题的答案。

提醒自己,要能够识别出员工到底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要强迫把自己负责的部分想得足够明白,要能够坦诚地认识自我。

3、实事求是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经常把「实事求是」挂在嘴上,但这个「实事求是」经常是对他人,而对自己则可以不实事求是。

4、看见完成时的状态

翻看这几年的工作日志,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是每日工作记录都有,但为什么在产品开发上的收获不大?我认为是目标不够具象化,因此看不到完成时的状态;二是虽然做了不少事,但产品完全没有延续性,两三年间做了好几个版本,但版本之间几乎没有共用性,说明在产品开发初期并没有规划好产品技术路线图;三是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可能离目标越远,用后面的错误去填前面犯的错。

提醒自己,下一次的产品开发,无论自己是负责规划还是开发,搞清楚状况,以终为始,别为了供货妥协了目标。

5、逼出来的结果

虽然写下了上面的话,但要真正做到「看见完成时的状态」挺难的,我们大部分人都习惯在后来开启上帝视角去点评以前的工作。

腾讯在发展初期差点被卖掉,因为当时不仅仅是市场、包括所有人其实都没看到QQ的盈利空间在哪。QQ后来被业界评价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产品」,其系统架构在用户发展至亿级时仍然能够支撑。

但实际上,QQ迭代了多少个版本,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之前看过腾讯张志东的一篇访谈,他谈到:QQ是无数工程师不断「重写」和优化的结果。「用户快速增长,性能瓶颈不断出现,为了不让用户失望,逼得团队不断优化性能,不断克服瓶颈。说到底,都是逼出来的结果。」

6、180人才测评

最近公司在做180人才测评,有自评、互评、上级评等几个环节。

想起在上一家公司,我当时最讨厌这个环节,公司中层有一个互相评环节,每次我都是倒数第几。现在想想互评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识别方法,可能很多人自评会比较好,但互评也许更能发现自身的问题点,这也是典型的认知不协调。

但我想,在不同的小组织中,管理人员其实也应该让员工进行评价。管理得好与不好,其实下面的人最有发言权。

7、自制力

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个打断,可能会中断很久。比如看一眼手机推送的新闻信息,下意识就多看一会。有一个办法是关闭所有App的即时推送,另外就是卸载软件,眼不见为净,比如抖音、头条这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工作的投入度,如果工作足够饱满,对自己的技能要求足够高,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了。

以此类推,对不够自律的员工,如果任务没有详细的目标和分解,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结果。

8、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稻盛和夫《干法》中提到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将意识高度集中的做法。

这其实是锻炼我们的判断力,如果平时对每件事情认真思考,思维才会敏锐;而如果是散漫的处事方式,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可能是膝跳反应、僵固性思维,无法抓住问题的本质。

9、公司内部的「客户导向」思维

客户导向是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词汇,有时候公司内部上下游部门也常提。「我现在代表客户,客户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用我们的产品,会如何看待公司的产品?」

我发现在公司内部想心平气和地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部分人在面对攻击型语言时,会油然而生一种对抗机制。很多时候,说着说着就把「客户」抛到一边,声音越来越大,说起对抗性语言来了。

我现在慢慢接受了这种思维,稻盛和夫在《干法》中提到一个故事:当时松下对京瓷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一度京瓷认为松下是故意刁难,但稻盛和夫将此反而视为改进的契机,一举从众多供应商中脱颖而出。

10、反思

最近常常感觉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想说服自己,有时候又难以妥协。就像一个朋友说,很多人说一套做一套,慢慢地自己也就入戏了。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而让·德·拉布吕耶尔宣称「大多数人用让自己晚年不幸福的方式,度过自己最好的年华。」

伟大的小说家很残忍,总是能看透生活的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