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用生病来得到爱,暗示是把双刃剑可以救自己也可以害自己

 三清心理感悟 2021-06-30

我们的思维定式都是从小形成的,慢慢就变成了我们自动化思维。我们看不到背后的驱动力,我们想要身体健康,我们想要积极地快乐的人生,可是,一个人总是遭受很多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的折磨。如果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找的,我们一定不高兴。因为谁愿意有病呢?每个人想的都是健康,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每个人小的时候,当他病了的时候,无论父母多么忙,即使是平时再忽略孩子的父母,他们也会放下工作来陪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病了,需要照顾。孩子平时需要学习,需要考试,甚至需要干一些家务活。这时候全免了,而且平时不允许吃的,父母也会允许孩子吃。平时不允许玩手机或者游戏,孩子病了,父母也会不再约束孩子。

孩子病了的时候,父母是特别紧张的,这一刻得到了父母100%的关注,一个孩子自然形成这样的模式,我有病了我就不用对某些事情负责了,我就可以享受了,我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别人的爱。当自己病了的时候,自己变成了主场。父母会主动给孩子买玩具,这个即使孩子平时要父母也不会给他买。

所以对有些敏感的父母来说,他们正在为孩子创造疾病,因为他们有病了,父母就能完全关注他们,有病变成了一个福利。反复有病的孩子,这样的父母是需要检讨的,我们是不是给孩子创造出有病的福利。当然这种福利也会带到成年人身上,毕竟你有病了,爱人就不会再唠叨你了。工作你也可以暂时放下了,有病给了你一个理由,你能够完全为了自己去快乐生活,这个在平时是不允许的。

从下面几点,来发现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是怎样能帮助到自己和伤害自己的。

一、一个人通过反复有病,反复住院,来吸引别人的关注。

咨询中遇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她的孩子朋友在我这做心理咨询受益很大。于是她鼓励自己的妈妈来这里做心理咨询,这个妈妈五十多岁的人很憔悴。据她说自己的爱人前几年去世了,她唯一的女儿在外地工作。以前自己特别依赖丈夫,家里大事小事都是男人说的算,她什么都不操心。现在虽然不愁吃穿,可是总觉得自己内心很空虚。每年不是有病就是自己摔倒了,骨折住院,然后女儿就得回来陪她两三个月。

她说自己也怕女儿来陪,知道女儿单位很忙,女儿自己还有家庭。可是自己的身体就是这样总出问题,自己真是不争气,总是当孩子的累赘,可是能有什么办法?表面上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实际上是患者自己发现问题,心理咨询师只是一个引导作用。经过几次咨询之后,她发现自己的依赖和不独立,发现自己特别缺爱,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是通过索取爱来和别人建立关系。即使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她发现自己特别脆弱。

表面上总是劝自己要坚强,背地里总是流泪,自己没有爱好,结婚了自己依赖男人,男人不在了,自己又开始依赖孩子。一个人接受自己的脆弱,这个脆弱才会转化成坚强。依赖就是控制,这样不但自己和自己冲突,也会和自己亲近的人冲突。因为她自己内心还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儿,那个小孩儿就是一直在要,没有学会放手,更没有学会去爱。独立意味着自己可以放手,自己有爱的能力去爱别人。否则自己永远会创造疾病,创造麻烦,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来控制孩子,当然最终遭罪的还是自己。

二、有病的人总是讨厌自己有病,却没看到有病的帽子底下,藏着一个不想好的自己。

我遇到很多抑郁症患者,她们不想做任何事情。因为做什么事情都是麻烦,自己只想快乐地玩儿。我有病了,我就什么也不用管了,自己一点儿没有愧疚感了,自己做什么都可以了。过去自己玩自己就会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因为自己从小到大学的都是一个人应该利用每一刻时间去学习,去工作,去创造。当然我们明白,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就是原来过度学习过度工作,然后内心深处才想逃避。

有的人原来什么都管,家里外头大事儿小事儿,最后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因为他们心里没有界限,不知道哪个应该管,哪个不应该管。管多了还费力不讨好,最后自己还委屈。所以当他有病的时候,对于他来说是完全可以解脱了。他没有病之前,亲戚朋友的事儿都是他的事儿。家里的事儿刚是逃不开,当他有病之后,自己轻松了,家里外面的人也学会独立成长了。很多人总会觉得没了自己不行,那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所以每一个病人都是不一样的,像上一个女人就需要学会承担责任,不要无度地去索取爱,宁可让自己发病,甚至出现意外的伤害。当她明白了自己用生病来得到爱,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慢慢她就不再生病了。像这一个男人,自己就要学会放下过多的责任,学会划清界限,这样自己也轻松,别人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所以一个人要明白,我们累了,我们不用非得通过有病这个借口,我们要学会自己放下来,学会拒绝。这样一个人,就不会用有病的挡箭牌,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一个人看清才会被疗愈,看到是疗愈的开始。

三、暗示的积极作用,或者超过你的想象,只要你用心去做。

有很多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当这样的孩子还拒绝心理咨询的时候,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他们的母亲能够来咨询。我咨询中有几个母亲能够相信我说的方式,就是我相信我的孩子会好的,我相信我的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当然这个信心一定是妈妈们自己先建立起来的,这个需要一阶段的咨询才能够做到。

否则自己都不相信,那就没有效果。有一个孩子都临近高考了,孩子又是哭又是闹,不想上学,甚至要拒绝考试。妈妈每天和我做咨询,一方面儿释放自己的压抑情绪,另一方面儿给自己积极暗示。最后孩子高考成绩出来比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高出100分。尽管妈妈想到暗示疗法会有奇迹,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奇迹。所以妈妈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我,所以信的人,才有机会去见证奇迹。

很多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那就没有作用了。刚做好一个抑郁症患者,她每天按照我教的方式做情绪释放,然后自己的觉察能力一直在提高。自己在家按照我给推荐的书籍看,每天也看我的文章,每一次咨询都在进步,大约十多次咨询一个人就完全好了。有些咨询者会说老师总讲情绪释

放,又打枕头,又哭又笑,这样能有用吗?我原来对我闺蜜唠叨出来都没有用,和心理咨询师说出来就有用了吗,每一个方法都会有用,只要咨询者不乱篡改,就像我讲释放情绪,我们对着枕头,把生气的人打出来骂出来。可是有的咨询者非得去当自己生气的人对面儿去打去骂,那不出问题才怪呢。

人们习惯性负面暗示,而且把正面暗示变成了白日做梦,所以人生多灾多难,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因为我们没有正面暗示自己,我们的不配得意识,我们的自卑,我们的没价值感是横亘在它前面的一个山峰,所以学会正面暗示,才是真的难。因为我们从父母那里,从社会上学到的都是生活很难,人生苦难重重,人们从来没有说人生可以轻松自在快乐。

所以你想要什么,可以尝试自己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耐心下来,反复确认,看看结果能不能实现。否则奇迹都是别人的,痛苦都是自己的。顺利都是别人的,坎坷都是自己的。我们自怨自艾不如转变方式方法,你可以只要去尝试,只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