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高质量公诉意见书撰写五大秘籍

 治墨之剑 2021-07-01
作者:柏利民,云南省玉溪市检察院专委。
来源:正义网,原题为《从案件到文书:高质量公诉意见书的撰写技巧》,此处略有删节;一级标题序号为法官隔壁所加。

图片


公诉意见书堪称检察法律文书的经典和代表,不仅反映公诉人的法律智慧、理论造诣、实践经验、文字水平,而且体现检察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也是公众观察、了解、认识检察机关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载体。所以,公诉意见书制作的优劣,关系公诉案件质量的高低,关系出庭公诉的成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被告人最终的定罪量刑。笔者认为,一篇高质量的公诉意见书的总体要求是:客观真实,释法说理;全面完整,有理有据;观点正确,针对性强;感化被告,打动听众。
 
一、基础:掌握案情  熟悉法律
        (法官隔壁转载时对此部分内容有删减)
一是进一步熟悉案情,包括案发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动机、目的、手段、过程、后果等,认真核对定案的所有证据材料,做到案情烂熟于心。
二是根据需要作必要的补充调查取证,丰富公诉意见书的内容。制作每一篇公诉意见书前,应注意作必要的补充调查取证,以进一步丰富公诉意见书的内容。因为,公诉意见书不仅是揭露犯罪的“檄文”,也是法治宣传的解说词和教育群众的演说词。
三是学习与案件相关的法律和理论知识。根据案件特点,学习有关法律和知识,重点研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一罪与数罪的区别和有关案例,为在公诉意见书中分析阐明案件性质提供翔实的依据,并为应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驳打下理论基础,改变公诉人“除了刑法和刑诉法,知之甚少”的情况。
四是多方面了解有关情况。主要了解被告人家庭情况及其成长过程、被害人的家庭情况、被告人犯罪后对其本人以及家庭、单位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等。掌握这些情况后,对在公诉意见书中剖析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揭露其犯罪的危害,阐述案件带给人们的启示或者警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前提:抓住重点  讲究用词
 
精心选择主攻方向,努力探究语言艺术,是制作好公诉意见书的前提。
仅靠积累素材、了解情况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根据个案情况,精心选择主攻方向,努力探究语言艺术,才能收到应有的公诉效果。
一是精心选择主攻方向,做到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公诉意见书虽有格式要求,但无固定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案而宜。笔者在办理曹某故意杀人案时,曹的行为到底是交通肇事还是故意杀人争议较大,公安机关开始也将此案作为交通肇事立案侦查,而曹也一直辩称自己属交通肇事过失犯罪。因此,在制作公诉意见书时,笔者将主攻方向放在定性上。为达到让被告人心服口服的目的,笔者将定性问题作为此案出庭的难点、法庭辩论的焦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公诉意见书中“大书特书”,从比较两罪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侵害客体的法律区别入手,通过详细分析证据、深刻阐明法理,最后得出被告人的行为属故意犯罪——故意杀人罪,而非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的结论,而且造成了一死三伤的严重后果,同时指出被告人犯下如此严重罪行绝非偶然,从而促使被告人知罪认罪。
二是努力探究语言艺术,做到既严肃准确,又生动感人。一篇公诉意见书质量如何,与语言的组织和运用关系极大。首先,要讲究文字的准确、通顺、精当。要学会用平实而又准确、规范而又稳健的语言写作公诉意见书。其次,要用当事人最容易明白的语言、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要从当事人的角度而不是司法工作者的角度来考虑让人听得懂、听得清。再次,要挑选具有个性又符合案件实际的语言。有时需要选择一语中的、干脆利索、让人叹服的词语;有时需要组织声情并茂、循序渐进、让人不可抗拒、不得不服的语言。
笔者制作的每一篇公诉意见书,一般都要几易其稿,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严肃、准确、生动、感人是语言组织和运用的标准。例如,周某贪污案中,引用了“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的古训;普某贪污、受贿案中,引用了“廉则民爱,碑自立;贪则民弃,墓自掘”的箴言;宋某抢劫、故意杀人案中,发出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警示等等。这些用语都起到了一语中的、画龙点睛的效果,提升了公诉意见书的品味和档次,使人听后回味悠久。需要提醒的是,语言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锦上添花、妙笔生花;用得不好则会有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之嫌,甚至授人口实、留下把柄,让被告人和辩护人不依不饶,影响出庭效果。
 
三、关键:精心布局  严密论证
 
一篇高质量的公诉意见书,最终还得靠精心制作,在谋篇、立论、选材、论证上下功夫。
一是在谋篇、立论上下功夫,做到结构合理、观点鲜明。不仅在逻辑结构上要有一个好的布局,而且每个层次都要有鲜明的观点,否则,只满足于材料的堆砌,必定杂乱无章、松散无力。笔者在办理晏某行贿案时,被告人自己辨称其犯罪危害性不大。对此我在叙写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时,一开始没有分层次写,结果根本看不出行贿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后来通过深入分析,分了四个层次、提炼了四个要点叙写,而且对这四个层次和要点,按照由行贿次数到行贿数额再到行贿手段最后到社会影响这样的逻辑顺序布局,效果大不一样:其一,作案次数多达12次;其二,行贿数额巨大,已是立案标准的42倍;其三,行贿手段大胆,行贿方式多样;其四,社会影响恶劣。
二是在选材、论证上下功夫,做到言必有据、言之有理。公诉意见书作为一种政论性文体,不仅要注意谋篇、立论,还要精心选材,并运用精选的材料进行深入论证,使材料服从观点,观点统领材料,从而保证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使公诉意见书所立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证明。只有这样,公诉意见书才能充满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
笔者在制作曹某故意杀人案公诉意见书时,为论证此案的性质是故意杀人而不是交通肇事,在精心筛选案件证据材料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从犯罪的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和侵犯客体三方面进行阐述的布局,同时考虑到对此案定性的分歧主要在被告人是否具有杀人的故意上,又确定了以分析犯罪的主观方面为重点,然后从被告人实施犯罪前后的一系列客观行为出发,对法庭调查所认定的证据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被告人具有放任他人死亡的间接故意,而这一故意是在其唯我是从、逞强斗狠心理恶性膨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观见之于客观”,在作了这样有理有据的论证分析后,最后得出被告人具有侵害他人生命的杀人故意,就显得充分有力、游刃有余了。
 
四、保证:提炼观点  巧用素材
 
提炼观点和要领,善用和巧用素材,是制作好公诉意见书的保证。
一是提炼观点和要领。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公诉意见书需要阐明的问题后,还应在分析被告人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提炼出正确、鲜明的观点。鲜明的观点来源于对犯罪事实的分析,从分析事实到产生观点,其间的分析说理要充分、透彻,否则观点本身既站不住脚,也令人难以信服。
笔者制作的师某等56人特大拐卖儿童案公诉意见书中,就提炼了很多观点。其中针对此案的犯罪对象,明确指出被告人拐卖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儿童”,而是儿童中的“婴儿”,属于刑法特殊重点保护对象的“重中之重”,并引用刑法规定进行了阐释说明,以证明被告人罪行恶劣:我国刑法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具体划分为三种对象,不满1周岁的为婴儿,1周岁以上不满6周岁的为幼儿,6周岁以上不满14周岁的为儿童。这三种对象都是刑法的特殊保护对象,而不满1周岁的婴儿则更是保护的重中之重。因为他们的生命力还极其脆弱,稍有不慎便可能夭折。而本案56名被告人拐卖的全部是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其中绝大多数是尚未满月的新生儿。
二是善用和巧用素材。其实素材大量存在于案件材料中,关键就看承办人审查案件时是否细致、用心,能不能将它们找出来,并巧妙运用到公诉意见书中。有的承办人只围绕证实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对反映全案诉讼过程、案件全貌的一些证据材料,如侦查机关(部门)制作的《破案报告》、犯罪嫌疑人自书的《悔过书(或者认罪书)》、相关单位和组织出具的《情况说明》等等,要么粗枝大叶、囫囵吞枣,要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要么根本就不审查。而这些极易被忽视的材料中,往往就有一些内容可以用于公诉意见书,有的甚至不用加工就能原汁原味地引用,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制作职务犯罪案件的公诉意见书时,特别重视收集和审查犯罪嫌疑人自书的《悔过书(或者认罪书)》,然后运用在剖析被告人犯罪原因部分。
在制作普某贪污、受贿一案公诉意见书时,就引用了其《悔过书》原文中的一段话:“我参加工作20多年来,曾经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思想上积极上进,也有过报效党国之心,知道对父母要有孝心,对妻子儿女要有爱心,对朋友要有诚心,对自己要有信心。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党组织的关心培养,加上人民的信任,我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当上了县长、局长,而今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呢?主要是我主观上、思想上的原因。在担任镇书记、副县长、县长、局长这一段时间,随着地位的变迁,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各种物质利益诱惑越来越多,而自己又不加强学习,不加强党性锻炼,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共产党员、人民公仆,造成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放纵自己,变得越来越不检点。从吃喝公款报销、接受土特产、小礼金到巨额礼金,发展到贪污、受贿十几万元的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是党纪国法所不允许的,对党对人民是有罪的,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害了同志,害了亲人,也害了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本人,真正认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思想根源的也莫过于本人,被告人的这番悔过既道出了其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又表明了其蜕变演化的轨迹。这比公诉人煞费苦心、挖空心思去分析、去挖掘的效果要好十倍。
此外,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也要认真、细致审查,其供述的一些细节、描述属于只有亲历过犯罪过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才知晓的,材料极其特殊和“珍贵”,将这些细节、描述运用到公诉意见书中,效果也非同凡响。
 
五、重要环节:绝妙开头  绝佳收尾
     (法官隔壁转载时将此部分内容略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