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上瘾的事儿都没意思,谈积极上瘾和消极上瘾|心理实验室

 安慰记心理小店 2021-07-02

无瘾可上的人生

亦无趣

听到「瘾」,我们往往会想到毒瘾、酒瘾、赌瘾、性瘾和网瘾,等等。如果我们对它们的常规定义达成一致,那么这些瘾无疑都是消极的,摧毁生活的。

心理学和医学上习惯用成瘾这个概念,也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消极上瘾——指一种重复性的强迫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已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下,仍然被持续重复。这种行为可能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造成,重复这些行为也可以反过来造成神经功能受损。

这么一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消极上瘾或者沾边的行为,比如漫无目的地刷微博或者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成宿地刷剧无法停止而影响白天的上学和工作等。

可有一些看似成瘾的行为,实际上却是积极上瘾

比如——

《纸牌屋》新季一出,便一口气从头看到尾;

《权力的游戏》美剧版没看够,又把所有的书买来一口气读完;

一首不熟练的曲子,即使不吃不喝也要练成期待中的状态;

到了篮球足球等重要的体育赛季,即便冒着上班被老板抓包的危险,也要偷摸用流量看比赛......

同样是停不下来,同样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为什么这些行为就是积极上瘾呢?

因为我们上瘾的对象 

在消极上瘾中,我们会认为已经花掉的时间是浪费,所以是对空虚上瘾;而在积极上瘾中,即使牺牲了睡眠、饮食和工作效率,我们都觉得所投入的时间有价值,所以是对意义上瘾。

前段时间不是在看《犯罪心理》么,初期经历了一段积极上瘾的状态,但是随着对剧情套路的熟悉,慢慢对我失去了吸引力。我仍旧会时不时地往前看一两集,但完全没有了「刷剧」的状态。开始我还觉得是我的自控力提升了,已经可以做到如此游刃有余地控制我看剧的频率,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而是我并不觉得这个剧很有意思了。

然后我好好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曾经以为熬夜看剧是一种特别废柴的生活状态,现在反而觉得,能有一部剧值得我熬夜去看,还是个挺幸福的事儿。太多没有营养的影视剧让我味同嚼蜡,甚至都失去了上瘾的资格。

最近我倒是对什么都不上瘾

可是这样的日子也真是够无聊的

虽然我体验了积极上瘾的过程,但这个概念不是我提出的,竟然早有人做了研究。美国心理学家Wiiliam Glasser,曾在1976年出版了名为《积极成瘾》的著作,提出了积极成瘾的6项标准——

1 某个行为是自愿选择

2 不需要付出大量的心理准备

3 完全可以独立进行

4 你认为这件事情有某种价值(身体上的、心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

5 你认为如果你坚持这件事情,你会实现某种进步

6 做这个行为的时候你并不自责

1976 《积极成瘾》Wiiliam Glasser著

越来越觉得,人生应该有些烟火气,而不是过得像标准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大家都一个样儿。对我们喜欢的事物上瘾,实属幸运,毕竟我们平时苛责自己的时候就够多了。只要记得分清楚自己到底是积极上瘾还是消极上瘾就好啦。

如果是积极上瘾,just enjoy 👻

如果是消极成瘾,推荐看「心理图书馆」的这期书籍👇

最近大家都有啥积极上瘾呢

快来分享下 

欢迎在公号、B站和微博关注安慰记👇

实验室关门喽  下期见

Every Week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