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调校,重新让这双Nimbus服役

 老威小屋 2021-07-02

 老威说:所有跑鞋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校。

这个道理其实我自己很明白的,但是也有灯下黑,自己没有注意到的时候。

一、轻体重穿强性能鞋可能会难受

在大体重的时候,不得不穿重甲型的跑鞋,在它们的保护下来跑步,以策安全。所谓重甲型,就是强性能,如顶级缓震的鞋,顶级支撑鞋。

而本案例这双鞋顶级缓震鞋Nimbus,恰好是在体重下降到目的地之后启用的,一直觉得不舒服。去年跑了118公里后,不想穿了。

今年初,因为腿伤逐渐恢复,在路跑时,考虑到增加缓震以策安全,所以又翻出来穿上(2-3月份的时候,我甚至穿NIKE AIRMAX这样本来不适合跑步的鞋来跑,就是图的缓震大,心理踏实些)。

今年以来,又跑了173公里,总共加起来才跑了290公里。

我相信从去年正常装填下开始穿它跑,就有的不舒服感觉,不全是心理作祟,是实际的脚会感到疼。当然我对大体重对应强性能鞋的说法,还是很认同的。

所以,我一般对体重大的朋友,都推荐他们买顶级支撑或者顶级缓震鞋——运动方面的钱,省不得,也不必省,因为如果你在健康方面舍不得投入,那么省下来的这钱,就是要给医生的。有做医生的朋友可别打我哈。

一般顶级支撑和缓震的鞋,从脚感上来说,起码都是硬弹——总在追求鞋软的朋友,不是跑步者,他们这么说了,听听就可以了。没看到卡车(重)的避震,都比轿车(轻)的避震,要来得硬弹吗?

回过头来就好理解,上文说的“不舒服”的表现了:

脚感硬,跑久了足底会疼,无论穿厚袜子、薄袜子,鞋带松还是紧,都是如此。

而在大体重期间,穿Kayano却没有这个感觉。我相信这里面的区别,不是Nimbus和Kayano之间的区别,因为我是正常足,不应该在支撑型或者缓震型方面,有这样的敏感,这点在穿Saucony两种类型鞋时,得到了验证。而Brooks干脆都不分缓震和支撑的类型。

因此,肯定还是脚和鞋之间的适应问题。

二、换鞋垫、换袜子

我一直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鞋进行调校的。

调校的内容有三个:袜子、鞋带、鞋垫。

其中,鞋垫最重要。

可以这样理解,强性能的鞋,为了应对来自身体的大压力,无论鞋底还是鞋垫,都是偏硬弹的,否则,就会让穿着者有“双脚踩在地上”的弊端。基于这个思路,我在自己的鞋垫库(家里有很多鞋垫,软弹和硬弹都有)选一双偏软弹的鞋垫给它装上,以前惯穿的袜子,换成了薄袜子,原来的扁形带子,换成了从已经退役离家的Saucony上留存下来的圆形带子。

经过这样一折腾,果然,脚感完全改变了,再也没有脚底发疼的感觉(以前10公里就疼,今天早上用这配置跑了半马,也没有不良感觉。

从上图可以看出,鞋垫和鞋带,都不是原来的了。

我想,等到服役完两付鞋垫的时候,鞋也差不多该退役了。

相关文章: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2)穿戴篇

如何选一双合适的跑步鞋

买跑鞋,相信脚的感觉

调校,是使用跑鞋不可忽略的一步

运动与运动鞋

陪伴我经历各种“第一”的跑步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