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三章:回望百年公案 不揣管窥蠡测

 时拾史事 2021-07-02

|每周五更新/廉克飞(撰文)|

左宝贵殒身平壤,英灵千古,可以说他的死并没有给平壤战役带来致命打击,他殒身之后,叶志超率众狂奔五百里跑回国内,为此,叶志超史上留名,臭名昭著。百年以来舆论批评的矛头也主要对准此人,认为叶志超个人的胆小昏聩是造成平壤大败的重要导因。
但是身为一篇历史文章,我尽量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件事,因为我写的并不是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文人多将左宝贵与叶志超进行对比评价,一白一黑,一勇一懦。舞台戏剧,小说演义,莫不如此。我也无意替叶志超翻案,只是尽我所能,以我之水平,来分析这场战役中失败之原因。
直隶提督叶志超是跟随淮军宿将刘铭传起家的高级将领,早年在太平天国、捻军战争中因作战勇猛、不顾性命,而留下了“叶大呆子”的诨号。这样一位早年以勇敢著称的军人,为什么几十年后竟然会出现如此大的转变?平壤之战相关当事人的公文报告和私人回忆中,都提到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即9月15日深夜清军撤出平壤,并不是出自叶志超一个人的决定,而是经过统将的集体会商。

叶志超与属下的合影,中间体形魁梧就是叶志超

按照史书记载,在9月15日的黄昏,叶志超曾召集诸将会议,会上叶志超的意见是“北门之咽喉(牡丹台、玄武门)既失,子药弹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设敌军连夜攻打,何以防御! 不如暂弃平壤,增彼骄心,养我精锐,再图大举,一气成功。”
按照这段描述,叶志超撤守的原因首先是牡丹台、玄武门失守,平壤城制高点被占领,城防被打开一个缺口,形势对清军不利。接下去的“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看起来更为严重,要地失守,尚可以尽力搏,但弹药对近代化战争来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相比日本军队,清军本来的组织程度、士气和战术水平就不高,如果再缺乏弹药,那这场仗能否坚持打下去,的确是个大问题。
在9月19日清早,李鸿章收到了平壤战败后叶志超发来的第一封战报。电文中,叶志超汇报了15日的平壤之败,叶志超报告当时撤退平壤的考虑主要有二点:一是“子尽粮完”,即弹药粮草用尽;另外一点是“四山大炮齐向城营施放,兵勇无地立足”,即平壤四周高地被日军占领,而且日军炮火凶猛。
在平壤城黄昏会议上,叶志超提出撤退的主意后,“各统领深以为然”,即与会将领对叶志超的判断均表示同意。这一点,在卫汝贵的书信中可以得到见证,当天曾参加过平壤黄昏会议的盛军统领卫汝贵致电淮军管家盛宣怀,提到左宝贵阵亡后,“守城乏人”,加之“子药又尽”,叶军门不得已与诸将筹商退守之策。
几位主要当事人的报告,回忆中所提到的左宝贵阵亡,牡丹台、玄武门失守,形势不利,无疑是不争的事实,而“子尽粮完”作为十分关键的原因,无疑对评价时来超撤守平壤的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说法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当时人并未就此深论,现代很多人又过于草率武断地称这是叶志超“谎报军情”,确实叶志超之前在成欢驿一战中谎报过军情,把败仗说成胜仗,还因此被朝廷奖赏。可是,作为研究者必须以“历史真相”为原则,而不能想当然地妄测“史实”。我们要以史实来看一看叶志超在这次败仗中是不是又故伎重演了呢?
要解开这个“子尽”是否属实的谜团,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人——邱凤池。
邱凤池是什么人?其实他在这场战役中算不上高级将领,也不算历史名人,但是他的职责确是解开谜团的关键,因为他是在平壤战役中负责管理盛军军械的军械委员。
在9月15日晚撤退时,邱凤池右侧小腿被子弹击中,随即成为日本人的俘虏。1895年8月(光绪二十一年七月),随着甲午战争的结束,日本将九百九十六名清军俘虏释放回国。在二十二名军官中间,有这位被俘的五品候补巡检邱凤池,就自己入朝到被俘的情况向上级写了一个简短的述职报告:《邱凤池解运炮弹子药雷电清折》,这封折子从而为我们了解该次战役的许多细节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在折中,他详细叙述了自己从天津新城港运到平壤的军械资料:
“……七生脱半炸弹一千二百颗,两磅威敦过山炮弹一千二百颗,四分五径小格林炮加特林机关炮子五万粒,哈乞开斯兵子四十五万粒,云者士得'温彻斯特卡宾枪’马枪子五万粒,旱雷壳八十个……”
这短短的几句话已经清楚明白地说出了六千名盛军的装备情况:
炮兵为75毫米炮、使用2磅重炮弹的37毫米威敦过山炮、11毫米加特林机关炮。
步兵为美制哈乞开斯六连发后膛步枪和单发步枪。
骑兵为温彻斯特十三连发后膛卡宾枪。
可以说,在机关炮、步枪、马枪等轻武器方面,盛军都有那个时代非常先进的装备。日军对手普遍装备的只是仿造德国1871毛瑟的村田式单发后膛步枪。很明显,单发枪发射时只能将子弹逐发装入枪膛,依次进行发射,射速比可以连扳连射的连发枪要低很多。
而加特林机关炮更是近战利器。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和现代意义上的机关枪还有差别,更像一种过渡产品,但其高达每分钟三百五十发的射速,如果使用得当,对密集冲锋的步兵绝对是一种巨大的威胁。这种武器的最大缺点是笨重,不便机动,因此多用来防御,而提倡进攻的日本军队基本上就没有装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双方的军事思维。
盛军作为淮系主力,装备精良毫不足奇,但当时清军中仍然有许多人使用着落后的火绳枪、大刀、长矛,因此,清军的装备情况实际上是良莠不齐,只有一部分军队对日军有近射火力上的优势。
和轻武器上的相对优势相比,清军在重武器方面的差距就比较明显了。平壤之战中,溃败的清军把所有火炮都丢弃了,全部被日军俘获。通过日本人比较细致的清单,我们可以发现,三十五门火炮中,只有不到一半“十六门,是当时欧美军队师属炮兵的制式火炮—75毫米山、野炮。而日本炮兵则基本上是装备了此类火炮,在平壤参战日军各部中,仅第九混成旅团就装备75毫米炮十六门,相当于平壤清军的全部;如果再加上朔宁支队的六门、元山支队的十八门、第五师团主力的十八门,日军共有该炮五十八门,是清军的三点六倍。清军的大部分火炮是只能对付步兵的2磅的“磅”是指的炮弹的重量,在老式的前装滑膛炮时代通常习惯用炮弹的重量命名火炮,因为早期的炮膛加工技术并不精确,前装滑膛炮主要发射球型炮弹,所以用弹重比用口径命名火炮更方便。但到了后装线膛炮时代,由于采用了圆柱型炮弹,弹重和口径之间就没有必然联系了,所以后来通常用口径表示火炮的大小,小炮和机关炮,在压制火力上完全居于下风。
盛军的武器装备是不平衡的,整体看轻武器装备胜于重型武器。那么清军的武器后勤补给是怎样 的情况呢?我们继续翻开邱凤池的述职报告往下看:
他自己本人在1894年7月21日,在天津随盛军大队登船出发开赴朝鲜,负责掌管盛军的军火,报告称,驻守平壤的盛军,所有的军械和弹药物资共曾收到两批,包括75毫米克虏伯炮弹1200发、2磅小行营炮炮弹1200 发,加特林机关炮炮弹50000发、各类步枪子弹 50 万发。
到9月15 日平壤激战为止,这些弹药经过发放。库存各类步枪子弹仅剩余10万余发、克虏伯75 毫米炮弹剩余 350 发,2磅行营炮炮弹剩余300 发,加特林机关炮炮弹没有存余。
而盛军自9月12日在平壤与日军前哨接触以来,至15 日中午,所消耗的军火就高达子弹75 万发(盛军从国内出发时,每名士兵配发了150发子弹,以平壤中盛军总数为5000人计算,也就是到15日中午,盛军已经打完全部的弹药基数75万发。邱凤池所储存的子弹总数只有50万发,不足以再补充一天所需的供应量)、炮弹2800余发(加特林机关炮属于速射武器,消耗数量不在这个统计中。平壤盛军装备各类火炮近20门,出发时每门炮随炮配发 50 发炮弹,加上邱凤池保管的75毫米、2磅炮弹共3400 发,2800 发的消耗量意味着到 9月 15 日下午除库存的 600 余发炮弹外,各炮已经没有弹药)。因为12日至14日发生的都是小规模前哨接火,最主要的消耗发生在15日,由此可见到中午时分平壤城盛军库存的弹药总数已经少得可怜,根本不足以再支撑一天类似15 日这样强度的战斗。
邱风池的统计数字仅计算到9月15 日中午,而且不包括盛军以外的其他各军。各军的总体消耗情况,可以从日军平壤之战缴获的物资清单上一窥端倪,与盛军并没有什么差异。
全场战斗,日军缴获75毫米克虏伯炮18门,所获炮弹516发,平均每门炮仪制下不到30发。2磅一类的小炮缴获13门,炮弹209 发。加特林机关炮缴获4门,炮弹 117发(加特林机关炮的射速按每分钟发射20 发计,4门火炮的弹药只够发射几分钟)。
因此对比这样的弹药情况,从这一点上叶志超称“子尽”并不为过。那么叶志超的退兵理由的“粮完”这件事是否也属实呢?

待续…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