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沙龙第四季第五期|多动与多动症之被多动症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危害

 幼儿游戏化教学 2021-07-02
专注力系列

让育儿不再成为难题

上期回顾:

上一期的父母课堂讲到了被多动症给孩子心理发展上带来的危害。

本期内容:

今天的课堂我们着重探讨被多动症给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的危害。

坏小孩定理| 经济学家贝克尔在分析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所谓坏小孩定理,意味着为人父母对于子女都具有“利他心”,都会为子女的利益和幸福着想,虽对不同的子女会有程度上的区别,但基本上都会为每个小孩的利益着想。

不过,为人子女者却往往有“利己心”。这些“利己心”表现明显的孩子就会被社会认知为“坏小孩”。

我们不评价“坏小孩”是否真的坏,我们需要分析原因。除了少数天生的利己主义者,后天形成的利己主义行为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的“利他心”很可能就是让孩子养成“利己思维”习惯的帮凶。这样的认知看上去有些不公平,但确是事实。父母对孩子的“利他心”越重,给孩子造成的心理负担也会越重。

养育者“利他心”的表现都有哪些呢?

  1. 我都是为你好。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都是建立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本心上出发的。他们不太会考虑孩子内心的需求,往往喜欢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评价孩子行为的对错,并且总是喜欢在语言上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说的这类家长给孩子的“多动症”评价。我们说,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养育者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遇到比较多的“判断式”交流。比如:“你这样做一定会……”“你是……的吗?”“你是不是……”“判断式”交流的终极者甚至会经常说“你这个……”伤害性极大的语言。当养育者在“利他心”的驱使下进行这样的交流时,养育者不容易与孩子产生同理心,他们很难从孩子已经建立的生活经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经常粗暴地让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议。可想而知,孩子经常在这样负面的环境下,比较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1. 我帮你安排好。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同样也是建立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本心上出发的。他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即把自己代入到孩子。这类家长看上去好像更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因为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孩子即将面对的环境安排好。而且,家长不喜欢孩子对这种安排作出反对。当孩子提出不同意见时,家长往往在“利他心”的驱使下对孩子进行“引导”。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认知:家长把孩子当成了“有问题”的孩子在进行教养。因为很明显,一个完全没有问题的孩子是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规划并且负责的。所以,这样的教养方式也很容易让孩子“被多动症”,因为他们可能因为要“反抗”家长的安排而被迫做出一些“叛逆”行为,从而被迫“多动症”。

  1. 我帮你做好。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仍然是建立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本心上出发的。家长的“利他心”使得他们本能地认为“这个孩子不会”、“这个孩子做不好”、“孩子还小长大就会了”等等。然而,孩子的本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迫切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他们更喜欢来源于自己或同伴的经历,因为那样更有利于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当家庭教养处于“我帮你做好”的方式中时,孩子的叛逆心理会更加明显,同样“利己心”也会更加明显。孩子很多时候会用不被别人认可的行为进行反抗,这样也就很容易成为“被多动症”。

养育者应该怎么做?

首先,观察

孩子的成长是以点滴的方式进行汇报的。这种回报的方式非常隐蔽,需要养育者用心观察,发现孩子成长的每一次惊喜。

要做到观察,就要学会“沉默”,此沉默非彼沉默。学会“沉默”不是从此不说话了,而是学会在孩子活动的过程中要多看,或者在孩子发生状况的时候多看,多听。

比如:孩子和同伴发生了争执,在判断不会发生生命危险的状况下,养育者应该采取“观察”的态度,主要观察孩子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给孩子更多的积累生活经验的机会。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身体会受到一些伤害:擦伤、撞伤等,当时这些家长眼里的伤害在孩子眼里或者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得不说是极其宝贵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很多时候生活让我们忘记了童年的快乐,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干涉孩子的活动,这是大多数教养者需要进行纠正的教养行为偏差。

其次,控制情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做出很多成人不能理解的行为,当养育者看到这些行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控制情绪,控制一切由情绪引起的冲动。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我们暂且叫主人公小明。小明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孩子,最大的兴趣就是玩各种机器人,在幼儿园里也是由于调皮非常吸引班级老师的眼球,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是:“这个多动症的”。一天,幼儿园老师安排了班级小朋友进行玩具交换活动,孩子们很开心。这时,班级的角落里传来了激烈的争执声,看上去是小明在抢小伙伴的玩具,而小伙伴也确实在大声叫:“老师,小明抢我的玩具。”老师很智慧,并没有马上进行干涉,而是默默地走过去,看着小明和小伙伴之间的行为继续,因为老师觉得“没有参与,就没有发言权。”老师希望通过观察来进行更好的判断。事实没有让老师失望,小伙伴“抢”不过小明,只能乖乖地把玩具给了小明,小明飞快地把掉下来的机器人的腿按了上去,交给小伙伴说:“你看,我就说我会修的吧。”看到这里,其实不用再多说什么,已经可以知道事件的大致发展情况了,总的来说就是小明的好心没有被小伙伴接受,强制做了好事。老师把小明叫过去,和小明说明了道理,告诉小明帮助别人也是需要得到别人同意的,小明很开心。但是,如果老师没有进行后面的观察,武断地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去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判断,那么小明就很容易被误解,从而得到一个消极评价,增加了小明的“被多动症”的可能性。

最后,客观评价

在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在不断地成长,不断积累当家长的经验。所以,对孩子进行客观评价是家长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客观评价可以让孩子从主观意识上的认识到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纠正孩子的行为偏差。这里,我们再次用一个小案例来说明客观评价对孩子行为纠正的重要性。

这个案例中的主人公有三位:凯凯、聪聪和胜胜。事情是这样的:凯凯带了一张漂亮的卡牌来幼儿园,聪聪和胜胜都是卡牌的爱好者,他们经常一起玩卡牌。这天聪聪缺少凯凯手上的这张卡牌,于是凯凯就把卡牌送给了聪聪。而聪聪把卡牌转手送给了胜胜。放学的时候,凯凯很生气的对聪聪说:“我再也不是你的好朋友了。”老师看见了这个情况,就问了凯凯发生了什么事,凯凯说:“聪聪把我送给他的卡牌送给胜胜了。”聪聪着急地说:“你送给我了不就是我的吗?”这个时候,老师并没有对孩子的行为本身做出评价,老师采取的策略是让孩子自己对这个行为进行评价,于是找来了胜胜,让他也来说说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在三个小伙伴的一番讨论中,胜胜把卡牌还给了聪聪,凯凯还是非常愿意把卡牌送给聪聪,并且说:“我不想你把我送给你的东西送给别人,胜胜如果想要我下次再给你。”聪聪也说:“胜胜对不起,下次我有的时候再送给你。”胜胜也很大方地说:“没关系。”三个小伙伴主动和老师总结了这次事件的收获:“好朋友送给自己的东西要珍惜。”并且还商量出了如果再次遇到同类事情时应该怎么办,他们觉得要问一下当事人,征求当事人的同意才可以转送。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并且总结了经验,这是我们成人无法给予的。如果当时老师用自己的固有思维去对事件进行评价,那么三个小伙伴必定有一个是受伤害的,甚至可能三个小伙伴都会受到伤害。没有做到客观评价造成的“被多动症”情况还是非常多的。

今天的家长课堂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家长们在如何克服“被多动症”这个问题上会有一个大概了解,接下去就是如何在教养过程中表现的问题。

下一讲,我们还是继续探讨被多动症给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上带来的危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