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匆匆:55岁才出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却是台湾流行音乐的开山人物。

 AlanZhu1978 2021-07-02
还是匆匆。另一首《匆匆》,应该也不是那么流传广,但于我而言也是非常喜欢,而且更加隽永恒远。唱这首歌的歌者,更是台湾流行音乐史的关键人物之一,胡德夫。


胡德夫这个名字,显然不是为太多人熟知的名字。毕竟他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的时候,已经是55岁了,那一年是2005年。然而,他的音乐历程,可以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说起。

出生于高山之中的他,是原住民头领家族成员,也因此能够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在原住民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夹缝里,他也开始寻找自己的音乐。那时候台湾的流行音乐要么是舞厅的旧上海风格甚至还夹杂着日据时期的余音,要么更多的是欧美音乐的渗透。胡德夫算是最早一批把大山深处的原住民音乐带出来,并做了很多推广。标志性的一件事,就是在1973年举办了第一场个人演唱会,据说这也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

这首《牛背上的小孩》就是当时早期的创作

而这个过程中,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就是李双泽和杨弦。是李双泽把读书时还沉浸于唱诗班音乐的胡德夫一语惊醒,让他把自己民族的音乐发扬光大。而杨弦制作了台湾第一张民歌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掀开了台湾现代流行音乐史的序幕。这张专辑也一直被认为是台湾流行音乐的起点。

这首歌改编自余光中的诗,也是当年民歌的一种典型方式。

胡德夫、李双泽、杨弦,也被称为台湾民歌运动三君子。后来三人虽然并没有成为民歌运动的主力,而是让更多更璀璨的歌手们接棒,但这坚实有力的第一棒也是非常关键的开端。

他们三个人过早的退出,还是和时势有关。先是李双泽在淡江大学的一次即兴而为,也是台湾民歌运动的第一吼。就是在淡江大学的一场音乐会上,之前的表演基本都是唱着美国过来的歌。到了李双泽上台,他拎着一罐可口可乐,大吼道:“在菲律宾,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美国,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现在,在台湾,我们还是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然后李双泽把可口可乐猛地砸在地上,怒吼了一问,“我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歌?”

唱自己的歌!”成了当晚的口号,也成了后来台湾音乐人的实际行动。这件事发生在1976年,本来那天晚上胡德夫也会去的,但前两天年轻气盛的他却因为和人打架受伤,错过了这个历史时刻。

接下来的一年间,李双泽写了很多歌。正当胡德夫、杨弦他们准备为李制作专辑的时候,李双泽却为了救一个溺水的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胡德夫他们掩埋好挚友,拾起挚友的遗作,但另一场灾祸又来临。就是因为上面这首《美丽岛》而引发的一系列审查风波,即所谓的“美丽岛事件”。执拗的胡德夫不愿意对朋友的作品做一个字的改动,也就被禁止了唱歌。民歌运动也就只能把主题更多转向情情爱爱了。

还有这首《少年中国》,也是李双泽的曲,词则是作家蒋勋写的,另一个女声也是台湾民歌时期的早期人物杨祖珺,也在“美丽岛事件”后被封杀。这时候胡德夫的声音还有不少青年的气息。

被禁言的胡德夫也没有离开音乐,也会帮别人写歌,只是没有办法自己公开发表作品。他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原住民权益保护上,后来的当局也想用一些闲职来安抚他也被他拒绝了。



到了90年代末,限制逐渐松下来。他也开始在一些合辑里出现,也参与推广本土音乐的推广,再就是举办个人演唱会。

这首改编泰戈尔诗作的《最最遥远的路》,出自1997年的一张合辑《生于七月一日》。看到年份和标题这个日子自然知道主题是什么。

到了2005年,胡德夫终于推出了第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也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最佳专辑之一。当然,动听与否,确实有个人喜好,但专辑里蕴含的历史厚重和时代价值,使得这样一个评价就不是随口一说了。

专辑里的歌是从他30多年来的创作中精选而来。而胡德夫也特地没有在专业的录音室里录制,而是在一个大教室里。配乐主要是一架钢琴,也是他自己演奏。

《太平洋的风》应该是专辑的第一主打,也成为了当年金曲奖的年度金曲。轻缓的钢琴,苍老的歌声,听到的却是太平洋的千钧澎湃。

专辑名叫《匆匆》。这正是已然白发苍苍的胡德夫的心声。当然那时候55岁的他,几十年奔波劳碌,也是外形有些老过了年纪。但回望过去的蹉跎,也难免感慨华发易生。

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匆匆,匆匆,
一年容易又到头,韶光逝去无影踪。
人生本有尽,宇宙永无穷,匆匆,匆匆,
种树为后人乘凉,要学我们老祖宗。

整张专辑基本都是胡德夫自己的词曲,只有前面提到的《最最遥远的路》和这首《匆匆》,歌词是别人的。《匆匆》的作词叫陈君天,他拍过一个纪录片,没看过可能也都听说过,叫《一寸山河一寸血》。歌词就是一首小诗,曲调其实和诗意一样,听上去欢快,实则是无奈。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光阴莫放松,
匆匆,匆匆,
莫等到了尽头,枉叹此行成空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匆匆,匆匆。”​这句显然是全歌的题眼了,也是过了大半生后的幡然醒悟。胡德夫的歌声低沉浑厚,钢琴带着的简单伴奏,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和几千年前孔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样的感叹。

这首《匆匆》曾经被冯小刚用在《非诚勿扰2》里,就是在那场孙红雷追思会上响起的歌声。这首《匆匆》还被用在央视的《朗读者》里,后来专门唱了一首《一幅画》作为节目片尾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