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届【人间要好诗】二等奖作品及点评

 杏坛归客 2021-07-03

图片


第二届【人间要好诗】二等奖

听 雨

张鹏(河南)

今夜人难寐,遥遥万里程。

思如檐外雨,点滴到天明。

金水评: 远处起笔,一结到题,妥帖自然,仿佛雨声有意凑趣,助他抒情一般,此为善于用题者,推为第二。

天许评:自然流畅,意稍熟。

苏俊评:圆熟浑成。唯思字可酌,一般写情思多言悠长,此言如雨点之断续似稍隔。



一落索·听雨
冯青堂(山西)
密密疏疏相扣,直当生受。绝知环珮响叮咚,偏都似,头疼咒。
应也情怀如旧,未因谁瘦。奈何点滴到眉间,方舒展、还重皱。

杨逸明点评:语言甚是诙谐、流畅。听雨之中流露的情怀不俗,有点悲,却不低沉。可读可诵。
钟振振评:小词本色。尤见于上下片后半。
梦欣点评:此作渲染相思苦楚有过于李清照那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奈何点滴到眉间,方舒展、还重皱”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正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作者把雨声、环珮响声联系到一起形容为“头疼咒”,这“情殇”的心绪便显得格外强烈。首句用“密密疏疏相扣”描绘雨势绵延雨声不断的景象,正有让人逃脱不了的味道。之后,心绪便大坏。下片起句先缓和一下情绪,“未因谁瘦”,是说也没有太多伤及事体的情形。但接着便把“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呈现出来,刻画雨声对一个失恋者心绪触碰的奇妙感觉,极具煽情效果。
金水评: 咏物言情,浑然一体,气味把握也到位,允为第一。
楼立剑:填这首词的人,无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因为敏感,遣词造句就别出心裁。那本似环佩叮咚的雨,在极端心情下,却变成了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如此,既不是因为某件事,也不是因为某个人,仅仅是因为雨吗?雨也肯定担当不起的。那只能怪那颗总是砰砰跳着的心了。心,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刘鲁宁评:听雨心态,有些无奈,却更显得健康可爱。
苏俊评词见当行本色,头疼咒三字稍浅直。

图片

听 雨
陈伟强(福建)
十二曲廊烟水涵,闲凭春雨听江南。
渐将心底千丝碧,浣作天边一抹蓝。

钟振振评:后二句俊逸。惟“闲凭”“渐将”句法雷同,稍参差之为宜。
刘鲁宁评:此诗听得有境界,文笔佳美,心底透彻。


临江仙·听雨
潘岳中(湖南)
户外风声销永夜,寻夫邂逅他乡。忽来霹雳拆鸳鸯。相逢遭雨打,陌路各凄惶。
醒却孤身知是梦,惟余雨势张狂。重回梦境哭无方。搂儿听屋漏,点滴到天光。

梦欣点评:
这词凄婉而悲慨,词中故事情节是真实还是虚构无从查证,但似乎也不必查证,这年代,打工家庭的离散,留守亲人的寂寞,婚姻破裂带给弱势群体的苦痛,太多太多,即使不是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代人诉说心中的苦楚,也一样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感动读者心灵。此作的成功之处,在于情感的迂回曲折,笔墨细腻,令人信服。上片刻意描绘一个噩梦,已见哀怨,而下片更递进一层,想寻回梦境而不能,心里的苦痛更加无法承受。从写作手法上看,作者善于营造波澜起伏、层层递进的悲剧气氛,寻夫巧遇,先得一喜,突遭霹雳,复一惊,终被风雨冲散,陌路凄皇,大悲。醒来知是做梦,又复得宽心一慰。可静下心来之后,又想回味刚才的梦境,却怎么也记不起当时的情景了,再怎么拼命地想也没有用,悲哀至绝。结拍化入温庭筠《更漏子》之三更雨“空阶滴到明”词意,吟出“搂儿听屋漏,点滴到天光”之凄慨。这种境况,有过相同经历相同遭遇的读者,读到这里,一定形同身受,泪眼模糊了。情节波澜起伏,情感曲折变化,悲剧色彩层层推进,动人心弦。梦境已是悲哀,却还想再回到梦里,似为荒唐,但正是荒唐,始见无奈,并令人深深怜之,这也称得上是无理而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