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被老师说“性格怪”,我的心情翻江倒海

 凡-非 2021-07-03

👧 👦 👧

如果你家孩子有点“另类”,有点“特立独行”,你会支持TA,还是会焦虑?

相信,你第一反应肯定是“当然是支持了”,诚如前段时间刷爆妈妈群的爆文“ 孩子,请你坦然地跟世界格格不入”,几乎戳中每一位家长的痛点。

但果仁妈今天的文,本着严肃的探究精神,请你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1、孩子的“另类”到底好不好?会影响别人吗?

2、孩子的“另类”会给他带来哪些压力?

3、作为父母,你能给“另类”的孩子什么支持?

你的答案还是支持吗?

不如,先来看看这位妈妈在闺女被老师评价“性格怪“之后,心情翻江倒海的历程,以及她的思考逻辑,也许对你有所启发哦!

1

老师说,闺女是个“怪”孩子……

“你们家这个小姑娘,个性真有点怪啊~”

幼儿园老师发来的这条微信,让我的心咯噔一跳。我怎么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竟然会和“奇怪”一词挂钩。

闺女今年五岁,幼儿园中班在读。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老师给我发“告状”讯息的场景。尽管说得委婉,但老师的核心意思我还是听明白了——闺女在幼儿园的表现,有点出格

具体怎么说呢?老师举了几个例子:

  • 有时脾气很倔 ,别的小朋友都去户外活动了,娃非得把手头的积木搭好再去,任何人都劝不听;
  • 有时不太合群 ,当小伙伴一窝蜂似的围观新玩具时,她却站在外围默默看着,等散场了再走上前;
  • 有时喜欢跟老师对着干 ,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打死也不吭声;而且好多次中午还拒绝午睡,情愿一个人静静地画画;
  • ……

这些事情,我其实多少知道一点,闺女每次放学回家,都会跟我分享当天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

可让我意外的是,我眼中每天都很享受幼儿园生活的小丫头,却是老师看来在很多方面与班集体格格不入的“怪”孩子

一时之间,很多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我的感觉糟糕透了。

2

当孩子被评价“奇怪”时,

我是这样应对的!

接下来该怎么办?

逐渐冷静的我,开始客观理智地看待这件事

既然整个事件的主角是闺女,关键影响因素是幼儿园和家庭,那么这三个方面,是不是的确存在着一些此前被我所忽略的问题?我仔细进行了评估。

1、先说闺女。

她真的“怪”吗?回想平日里,她确实是个挺有主见的孩子,但性格总体上温和友善,在生人面前有点内向,在熟人面前却是个话唠,完全谈不上孤僻、自闭或暴力。

人际交往方面,她尽管是慢热型,但融入集体后与小伙伴玩得很好,在幼儿园里也有不少好朋友。每一天,她都是开开心心去上幼儿园、又兴高采烈地回家。

因此客观评估,闺女是一个心智正常的孩子,并没有性格与行为方面的缺陷。

2、再说幼儿园。

闺女上的这所公立幼儿园历史悠久,口碑一向不错,教师的素养也都很过硬。与我聊天的是闺女的班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闺女不止一次告诉过我,自己喜欢幼儿园,尤其是这个老师,待她很好。

由此可见,老师的评价,不过是与我私底下交流时的个人看法,并非给孩子随意贴标签。至于在班上对娃带有偏见与歧视的情况,也可以排除。

3、最后说家庭。

家庭中,最关键的就是我们当父母的。反思自己和队友,在教育闺女时总体上还是民主的,大部分时候会尊重她的意见,家庭环境也比较欢乐和谐,并不存在特别极端的问题。所以要说是家庭教育因素导致闺女个性怪异,似乎也谈不上。

那么,解铃不如系铃人,再问问小家伙自己的想法吧!

我跟闺女细致聊了聊:

——“为什么不上台讲故事?”

——“我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有点紧张。”

——“为什么不跟小朋友一起去玩玩具?”

——“人太多了,大家围在一起谁都玩不到,我就想着等一下。”

——“为什么不睡午觉?”

——“我睡不着,怎么使劲儿睡都睡不着。”

……

娃给出的理由,我觉得都挺符合逻辑。看着她诚恳稚气的小脸,我倒也释然了。

而且,经过抽丝剥茧的层层分析,我明确了一点:这个日益长大的孩子,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在集体中轻易妥协。

如果说这样的性格特质是老师眼里的“怪”,那感觉也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3

孩子与众不同,

为什么会让大人反应强烈?

闺女的行为并非病态的异常,也不涉及任何危险性,顶多算是在集体当中有点特立独行。可偏偏就是这份“与众不同”,让老师觉得孩子奇怪,也一度影响了我的心态。

那么,到底为什么大人们对此的反应会如此强烈呢?

在我看来,这或许跟人们的从众心理有关。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其群体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体内部具有趋同性,“个性的消失”是群体中的人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之一。而早在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便已通过研究证实了这一点[1]

概括来说,从众心理作为人类本能,普遍存在于群体之中。正因如此,当一个孩子坚持或喜欢的东西恰好与主流不一致时,便很容易成为大家眼中与集体格格不入的“异类”

不禁想起我自己的经历。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颇有主见的人。记得初中时,因为自己就是不愿意竞选班干部,还被班主任喊过去几轮谈话。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变得越来越人云亦云。因为我发现,相比坚持做自己,从众是一种更加省心省力的选择。它既避免了思考时的烦恼,也减轻了人们对未来的焦虑,因此在心理上能够获得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我自己终究未能免俗。而现在,轮到了我的孩子。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 一个是 鼓励闺女保持自主性 ,“不用总照着别人学,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 一个是 引导她也向大众靠拢 ,“在班上,别的小朋友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要跟大家唱反调。”

不禁问自己:我到底该怎么做?

4

与众不同一点,

到底好不好?

一时之间,我竟难以找到答案。于是我又问了自己另外一个问题:“与众不同”对于孩子来说,真的不好吗?

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一书中提到了“自我和谐的目标”这一概念。他指出,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个人的主动选择,而不是出于责任感或因为别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因此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并且能够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

不随主流,意味着孩子的个人自主性更强,更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所追求的,不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吗?

又想起纪录片《零零后》里,小女孩一一便是一个老师眼里“与众不同”的孩子。她经常独来独往,一个人吃饭、睡觉、玩耍,却从来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当老师问她:"你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玩?"小小年纪的她回答道:“我就喜欢一个人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长大后,安静内敛的气质始终伴随着一一。她依然喜欢独处,内心富足,有着超越很多同龄人的认知水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姑娘。

可见,坚持“与众不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孩子实现自我的过程。由此他们将收获更多的喜悦与满足感。毕竟,只有自己热爱、选择并为之负责的人生,才能算是最好的人生啊。

与此同时,自主性也是“与众不同”所赋予孩子的宝贵品质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西村和雄等人的研究发现,拥有自主选择权的人生会更加幸福[2]西村指出:

想要获得幸福感的话,与学历、年收入等所谓的结果相比,在获取成果的过程中,自己做出决定是最重要的。能够自己做出决定的人,最具积极进取精神,即使失败了也会欣然接受,这也就使得他对人生的满足感变得更高。”

因为自主性,孩子将拥有更强的内驱力、强烈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以及自己去挖掘幸福快乐的能力……我想,这或许是一个坚持“与众不同”的孩子身上具备的最大闪光点吧?

当然,不走寻常路,也注定会面临更多的压力

首当其冲,便是心理方面。受文化、制度、社会文明等多方面影响,不同的群体对于“与众不同”的包容度并不一样。但无论如何,偏离主流价值观,或多或少都会承受反对、非议、质疑、甚至攻击。

除此之外,还有资源与机遇的匮乏。因为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缺乏成功的先例,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也很难得到大众的普遍支持,一切都需要自己在试错中不断摸索前行。

5

面对孩子的“与众不同”,

家长该怎么做?

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到底好不好?

我想,孰好孰坏,每个人自有判断。作为家长,我们的职责是在尽量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利弊之后,帮助孩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1. 对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进行评估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在孩子“与众不同”的背后,有没有安全与健康方面的问题,排除性格缺陷、有安全隐患、不符合教养礼貌、会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设置好这条底线,接下来的引导才有意义。

2.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如果上述情况都不存在,那么不妨就给孩子坚持个性的自由,同时通过沟通让他们明白,自己需要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困扰

拿闺女来说,她做过不少与别人“格格不入”的事。但只要不涉及危险,这些事我都会让她去试一试,不过会跟她讲清楚可能发生的后果。比如:

  • 大热天要穿尼龙裙?可以,但你将会热得受不了;
  • 出门不穿袜子?可以,但你的脚有可能磨破;
  • 在其他小伙伴屡次邀请你玩耍时反复拒绝,非要一个人待着?也可以,但别人可能会觉得你不合群;
  • ……

于是,有些事情小家伙在经历之后,有了教训。比如夏天偏要穿着厚衣服出门,逛了一圈之后便知道了着装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根据季节和温度来区分;在光脚穿皮鞋让脚后跟磨出血之后,明白了袜子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有必要穿……

而有些事情,她自己经过考虑之后,改变了主意。比如接受了同学的邀请,一起玩起来。

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孩子只有亲自去体会,才能形成自己的人生经验。家长与其阻止或控制,不如跟孩子坦然沟通,让他们了解需要承担的责任,并尊重他们最终做出的选择。

3. 无论怎样,无条件地爱孩子

看过一个TED演讲[3],Federico Pistono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家庭是穷苦的中下阶层。

初中毕业时,老师告诉他父母,他们的儿子有些愚钝,总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看起来不是读书的料,建议直接去找工作。

但父母却始终支持儿子继续求学的决定。他们把Federico送进高中,见证了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作为。

演讲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人心:如果你能找到相信你的人,这位可直视你的眼睛,告诉你你不笨,你并不疯狂,去做吧!那会改变所有的一切。完全改变。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 (Donald. Winnicott)提出过一个“抱持性环境”理念:“当一个人处于情感受挫需要帮助时,如果能得到周遭环境情感的支持、理解、包容,让他去发泄情绪,感受周围人际关系给予的宽容和关怀,那么这个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会从焦虑、抑郁以及愤怒中走出来,而且心灵会因为这种环境的额外照顾而获得成长,这个环境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抱持性环境’。”

当父母为子女创造了这样一种成长环境时,就好比为一株幼苗提供了沃土,能够及时吸收掉任何影响成长的不良代谢物,并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养料。

由此,孩子便会确信,哪怕他选择了一条与大众相悖的道路,自己也始终会被深爱,身后永远站着支持理解他的父母而这,正是孩子勇敢做自己的最大底气。

6

闺女后来怎么样了?

时至今日,几个月过去了,最后简单说说闺女的近况。

很庆幸,自己为此并没有过分焦虑,也没有责备孩子,而是一如既往地给了闺女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空间。

也很幸运,闺女有一位足够开明的老师。通过我们的沟通,她了解了孩子一系列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对此表现出十足的理解。

与此同时,在我的鼓励下,闺女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自己去向老师申请了中午不睡午觉。尽管她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建设,可没想到,最后老师居然允许了!

接下来,她将利用午休这段时间,跟老师们一起为小伙伴们准备下午上课需要用到的素材。

不禁再次深刻感受到,要想让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离不开家校共同合力。而这其中,父母的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

最后,希望所有“另类“的小孩,都能有父母无条件的爱。

本文来自果壳旗下的亲子公众号“果壳童学馆”。关注她,然后在后台回复如下关键词,获取各类育儿资源哦~

(👆先关注,再回复)

回复“内驱力”,获取儿童内驱力培养指南

回复“科普动画”,获取21部优质儿童科普动画(含中英双语资源)

回复“分龄”,获取0-12岁儿童分龄阅读指南

回复“去大自然”,获取夏日带娃探索自然攻略(家养蚕攻略、城市公园探险指南、自制水草缸/雨林缸攻略等)

- END -

作者筱恬,一个四岁半女孩的妈妈,生物学硕士,职场妈妈,亲子文自由撰稿人;喜欢用文字记录宝贝成长,用科学理念实践养育日常。

策划/编辑丨林乙乙,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不鸡不卷,只想带着娃嘻嘻哈哈浪世界。

参考资料丨

[1]Asch, S. E. (1955). "Opinions and Social Pressure". Scientific American. 193 (5): 31–35.

[2]西村和雄, 八木匡. (2018). 幸福感と自己決定―日本における実証研究(Happiness and Self-Determination-An Empirical Study in Jap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