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常道290: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3

 人在江湖看风云 2021-07-03

290.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3

本书第六部分谈的是常规管理,作者认为取代惩罚的方法是加强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的实质,是寻求一种能替代责罚的有效办法。处罚孩子只会使孩子发怒并且不听教诲,令孩子心怀怨恨,甚至产生报复的念头。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心情和时间去读书的。在常规管理的实践中,我们需要避免造成孩子的怨恨,努力激发孩子的自尊。

我们有时候是极其荒谬的,包括我在内:时常使用一些根本不让学生自律的方法来维持纪律。常常提高嗓门去制止喧哗,使用武力去终止打架,怒斥不礼貌的学生,责罚说粗话的学生。

我看到某个班学生早自习打闹,先会制止。如果再次看到,就会厉声斥责。导致后来,我基本上不用大声提醒,他们发现我来了,马上就收声了。一些搞小动作的学生没发现我,旁边的同学就会及时制止。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让一些孩子马上调整自己。

久了,我就会习惯让自己脸绷着,不苟言笑,失去了微笑的人,就会失去孩子的心。我觉得这两个,我和学生的关系不像以前那么融洽了,学生对我更多的畏惧。

以致于一个学生悄悄给我提意见:师兄,这两年的你变了,你能不能多笑一下?

有点严肃,有几分暴躁,这样的我让学生敬而远之。我一直坚持的“亲其师,信其道”的观点,似乎这两年没有很好的落实。现在想想,也许觉得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要管理一群孩子,就要拿出威严家长的作风来。的确,我们的学生大多在家风家教方面做得不好,所以学校才充当起家庭教育的角色。

那么常规管理如何代替责罚呢?

治本的办法其实也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办法:培养学生的自律。本书强调制定纪律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需要精确。老师要作为表率,永远怀着同情心做事情。但是我们的学生可能不了解自己的惹事生非的能力,批评他,他还觉得委屈。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是对照纪律要求处理问题,让他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

但是在我处理问题当中,遇到一个问题:有一个学生经常逃课,问他为什么逃课,因为学校不允许耍手机,需要在家玩手机,过游戏瘾。玩舒服了,又想到学校来和同学摆摆龙门阵。每次逃课就给他讲道理,明确这是违反校规行为,会影响很多人:门卫、班主任、班上老师、父母、自己等,做人不要太自私,人是社会的人。让他写保证,错别字连篇,但从来都做不到,想耍了,就逃。家长需要外出打工,无法正常监管,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学期。

没有处理好这个学生的问题,然后就有人效仿,学校的纪律就受到了严重挑战。如何改变这种不良局面,需要杀鸡儆猴?还是继续宽以待人?还是严格执行校规校纪?

其实,处理学生问题就如中医看病,进行“望、闻、问、切”,了解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有的药可猛,有的药需要温和,有些不需要吃药,都是因人而异。但我的水平如庸医,看不来病,看病也都是凭感觉开的药方,如果能治疗好人,那纯属瞎猫碰到死耗子。

碌碌无为,诚惶诚恐的过着教育生活,担心自己无法应对一些复杂的局面。事实上,我现在进入的瓶颈期也是这样,突然发现自己对于00后的小朋友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是00后见多识广,我那三板斧已经在他们身上吃不了香,还惹来一身骚?还是我自己出发太久,忘记了怎么走路?很多时候,都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早上催促学生起床,催促学生读书,催促学生锻炼,催促学生完成作业。就连周末都要督促早点起来学习,别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浪费在和床的纠缠中。

看起来,我的常规管理不错,但是,学生是表面的应承,从内心来说,应该有一部人是抗拒的。他们会觉得我的要求太高,要求太多,他不想做到。所以表面上在看书,实际是在走神。他和书,在平行的世界中,能够看见,却没有很深的交集。

今天有一个2011届的学生,他在微信上请教如何做电子表格。

我说很简单,跟着我,半个小时不到,基本操作就没问题了,要成为高手,就得自己钻研了。

他现在是厨师长,待遇不错。我问他为什么要学电子表格,他说他为未来打算,以后升行政总厨,自己就是管理人员了,要提前谋划。

不错,知道事先布局,而不是等机会来了才来学习。

他说:“当年要是把化学学好 ,都可以去食品工厂直接去做人家的技术顾问了,比现在还好。”

他说:“觉得初中那时学点没啥用,不好好去学,到现在才发现特别有用,后悔,已经晚了。”

读的书,是慢慢浸润在血液里,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有时候,就是缺了那么一点,所以人生才留下后悔的时刻。

当年,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很想问他,当年,我的管理有效吗?但从他现在后悔了来看,说明我当年对他的改变不多,至少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他没有沿着我指的方向前进。

另一个学生,突然在QQ上问我电话。我想,问我电话一定是有急事找我,我就立即给了我的号码。果然,立刻给我打了过来。

他问我在不在金堂。虽然是周末,但是我们在进行期末考试,接下来会是期末阅卷,所以,还在农村学校上班。

我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说2017年遇到我一次,忘记问我电话了,所以一直没有联系。他那个时候在金堂当学徒,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店。想到周末,请我去看看他的店,吃吃饭,聊聊天。

我对我的记忆力是不自信的,在脑海里搜索半天,才想起是在某装修公司门口遇到一个学生,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匆匆的离开了。

他是我在云合教的学生,还是又新教的学生,怎么没什么印象?

他说他不是我教的学生,但是受过我的管教。他说就在毕业前几天,还被我修理过。

由此看来,他是我管理成功的案例,所以,他不是我教的学生也会感激我。

想想,7月10日,有一个班开班级聚会,我没教过,但他们第一时间请了我。是当年的我,很让他们佩服吧。可惜,现在的我,我自己都觉得讨厌!

所以,处理好了问题学生,其他们会一生感激。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师生之间两生厌,看来,我得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还是当年那年师兄才行。

(2021年7月3日晚于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