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族谱中的名词解释

 弯弯的河东湾 2021-07-04

家庭形式——长辈高寿,子孙满堂是中国古代理想的家庭形式。但是越人丁兴旺的大门大户,家庭关系越是复杂。所以。古人立下了种种规矩,控制家庭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了男尊女卑,长幼有序的家庭次序,并逐渐与儒家的[忠、孝、仁、义]互相交融,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理论观念。

家训——一个家庭为了维护必要的宗法制度,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族训中最早起源,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仰慕的治家良策。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次序的力量。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的家训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注重家法、国法;( 2)和睦家族乡里。( 3)孝顺父母,敬长辈。(4)合乎礼教,正名份。(5)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家谱——家谱或族谱,系对诸如家乘、家牒、宗谱、世谱、房谱、支谱等的泛称。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任务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物传记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加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图腾——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做本氏族的标志。图腾是古代氏族的族徽。

字辈——字辈是为区分一族众人之间的在长幼、尊卑,记录族里世系、血缘顺序,专门选用全族共行的辈分文字,它是一个家庭传代的字凭,是族的核心。字辈,起源于宋朝,是人们按伦理道德取名的一个规则往往能为家族立派、续派起依据作用,也有皇帝赐封的。

行传——行是排列,按照辈分,以出生时间先后编排同代人的长幼次序,辈分用[字]代表,代表辈分的字母就是排行字母,长幼次序用序数固定。这种代字与数序就是排行号码,人的名讳往往有雷同情况,排行号码绝不会与他人重复:因此排行号码就为人的专用名,往后则是子孙对祖先的代称。

传是记载个人生平的文体。

行是按照人的排行号码的次序,介绍族人的基本情况。因此,行传是按照同代人的出生时间先后,编排长幼次序,固定序数并写上基本情况。

郡望——郡望是某一姓氏发迹、兴旺的地方。[] 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时,划出的行政管理单位,郡望原指郡境内的名门望族,后来在宗族文化中代表形成旺族的地方,是家族的标志之一。

堂号——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是为纪念家庭始祖或名人而自创,一般大家族日久人众或遇到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此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总堂号]之下再加人[分堂号]名称方法。[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发祥地,[分堂号] 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分堂号]统称为[郡望]。因为很多族姓都是以郡名作为家族的郡号。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此为堂号名称一来为区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试,凡本省秀才与监生都可以参加,称[乡试]。一般在秋季举行,又称[秋闱]。考中者为举人。

会试——科举制定规定,乡试的第二年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考试,称[会试],考中者称[贡士]。也称会元。

登科——科举时代考中进士叫[登科],也称[登第]

科甲——汉唐两代考选官吏后备人员分甲、乙等科,后来因称科举为科甲,清代称考上进士、举人的人为科甲出身。

科举——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定。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乡贤——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

童生——明清科举制度中,凡应考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皆称童生。一般二年举行两次童生试。先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合格者称为秀才。由于没有年龄限制,有的学生已经是很老,所以有[老童生]之称。《辞海》中[明清科举,凡中学以前,无论年龄老幼皆称童生]

举人、解元——考中秀才的生员,可参加省台三年一次的会考,考中者称举人,可称为举人老爷。举人第一名称元老。旧人可候补做官,当县令、训导等。

进士——举人到京城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贡士称会元。贡士经过殿试赐出身为进士,称进士及第。进士由皇帝御批为第一名者称状元(魁甲)御批第二名者称榜眼,御批第三名进士为探花。

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汉朝叫太学名称虽异,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学经典的最高学府。于一九零五年废国子监设学部。

摩生——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之别称。取人县学生员称邑库生,也称儒学生员被州、府儒学录取称库生。

察生——相当于当今的高小毕业生,可是那时的凛脱呢感作文能力强,学识广,社会地位高,也是不可比拟的。

增广生——由于生员的人数多,得不超计划招生超过计划的叫增广生。在县府儒学的增广生也叫邑增广生。不能享受国家的粮食补贴。

贡生——清朝有岁贡、恩贡、友贡、副贡等。每一年或两年或三年由地方选举送年资较高的察生人国子监(相当于现代中央大学或教育部)肆业的称为岁贡。贡者向皇帝贡献人才之意。每逢国家庆典皇帝登基,除岁贡外加选一次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第三年年各省学政(省教育厅)在本省生员中挑选比较优秀的,保送到国子监的称为友贡。第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送本省生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省级乡试取人副榜(备取生)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此外还有通过捐纳(花钱买的)叫做例贡。此所谓《五贡》凛/贡生是国家发给粮食的贡生。

翰林——唐代以来皇帝的文学侍从的名称。明清时代凡进士进人翰林院供职者,通称翰林,担任编修国史,起草文件等工作,是一种名望较高的文职官衔。

武生——练武的学童,可参加武艺考试合格者称武秀才,既武生员,武生员也可参加省级考试,考中者称武举人。有时武举人也可参加京城比武获第一名才殿点为武状元。

介宾——是达官显宦的宾客接待人员,这种人职位不高,但有特殊的地位和势力。如皇太子的介宾权利极大。

饮宾——是官界待客人陪酒主辨管酒席的人员。乡一级的称秀饮宾,县级的称邑饮宾、州府级的称为郡饮宾。

祭酒——官名,汉平帝时置六经祭酒次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晋初改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主管官。至清末,废国子监祭酒,称为学部尚书。

太学生——中国古代大学生。太学生即为国子监或太学里毕业的学生。

恭人——古代妇女之封号,宋代用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明清则为七品官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妇女的尊称。

安人——宋徽宗时所定命妇封号,在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称号。

年号——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始创于汉武帝。

元年——按帝王或国君即位的年份,也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主簿——汉代设置,职务典领文书,办理事物。魏晋以后,渐为统兵府的大臣幕府中的重要属员,参与机要,总领府事,唐宋以后,职位渐轻。县主簿是县令的助理。

六部——隋唐以后于中央设置吏、户、礼、兵、刑、工部称六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为侍郎,各部下设司,长官称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太师——西周开始设置,原为军队的最高统帅,渐成为辅助君主的官,成为[三公的最尊者]。后用作大官的加衔表示恩宠,然无实权。

太守——古官名,秦设郡守,管理一郡政事,汉后更名为[太守],宋以后改郡为府或州,辖境相当于一个州县,一般仍习称[知府][知州]为太守。

六卿——《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称为六官或六卿。隋唐以后,吏、户、礼、兵、刑、工部尚书,大致与《周礼》的六官相当。因亦称为六官或六卿。

太傅——古官名,为辅弼国君之官。后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三公——负责全国军政事务的是三位最高大臣,官名历代不同,周代司马、司徒、司空三公,一说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分。西汉一承相(大司徒)大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以大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宋以后虽仍有此称,但已无实际职权。

太尉一一古官名,秦至西汉时掌全国军政,与垂相齐位,后世渐成为武官的尊称。

司马——西周开始设置,掌管军队和军赋,汉武帝改大司马。后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徒——西周开始设置,掌管全国的土地和百姓,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名司土,又中军,大司徒。

司空——西周开始设置,长官工程,负责全国政务的最高大臣之一。汉时改御史大夫为司空,后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司寇——西周开始设置长官刑狱、纠察等事。以后大司寇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布政使——明代京师以外地区设十三布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清代正式定为总督、巡抚的属官,分掌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按察使并称两司。

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都以侍郎为副职,官位渐高。

按察使——唐初署,巡察、考核吏治,权仅次于节度使。是为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司法,后成巡抚属官。清隶属总督、巡抚,与布政使合称两司。

登仕郎、佐仕郎、文林郎——登仕意为做官,郎是对一般男子的尊称。登仕郎即做官的人。明清时,只要捐钱就可以弄个官衔。佐即辅之意,佐仕郎即辅助的官,主职的官员称文林郎。

八品顶戴——八品在清代官皆中地位很低的官,相当于现代科局长一级的。顶戴是表示官职高的标志。清朝官帽上的顶珠。有红宝石的、珊瑚、蓝宝石、水晶石等。

恩骑尉——是一种虚有其名的官职。是可以花钱买的,有属于世袭的,也就是代代相传,实际上是有限制的,过了几代就不存在了。

冠带——官吏或士大夫的代称。《辞海》中[冠带*酋绪绅*谓吏人也]

吏目——官名。明代于知州下设吏目,张出纳文书或分领州事。清代则以州吏目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

州同——官名。清代知州的佐官,与州判分掌粮务、水利、海防管河诸职。老选州同指历时长久:富有经验的州同。

观察使——官名。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唐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使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任其重,宋观察使为虚衔,无定员。

处士——原来指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人。

孝廉——孝,指有孝第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是求仕者的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推被选的人士。

侍御侍——官名。秦代始置,汉沿置。位在御史大夫下,行监察等职,或给事殿中,或举勃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使出外执行指定任务:晋以后,除侍御使、治书侍御使外,又有殿中侍御使。唐改治书侍御使为御使中垂,而以侍御使、殿中侍御使、监察御使总为御使台之成员,侍御使属台院。历代多因之。至明清则仅存监察史一种。侍御使,一般亦称为[侍御]

太医——官名。《周礼》有医师上士、下士,专管医药的政令。秦、汉有太医令,主医药。汉初属太常,后属少府。魏晋南北朝沿置。隋代置太医署,唐代同。宋改称太医局。元、明、清皆称太医院。职掌除医药政令外,主要为皇室的治疗保健服务。后泛称皇帝的医生为太医或御医。也作为对一般医生的尊称。

包人——官名。掌皇宫中膳食之事。

宗伯——官名。在《周礼》为春官之属,六卿之一,掌邦礼。春秋时期鲁国沿用,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以大宗伯为礼部尚书的别称,小宗伯为礼部侍郎的别称。

太保——官名。一、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次于太傅: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御,无实职。

少师——官名。一、周代设置。自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一般用作大官加衔,并无实职。二、指太子少师。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亦用作虚衔:

少傅——官名。一、周代设置二自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少。一般用作大官加衔,并无实职。二、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其制甚早,西汉起称太子少傅:后亦作虚衔:

少保——官名。一、周代调协。自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少。一般用作大官加衔,并无实职。二、指太子少保。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亦用作虚衔。

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人内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

令伊——官名。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职,执掌军政大事。

柱国——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的最高武官,称为上柱国,地位仅次于令伊。同时赵国也有此职。至北朝时,北魏、西魏均设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设上柱国及柱国,以酬勋劳。唐以后用作勋官的职号,清废不用。

垂相——官名。战国秦悼武王时始置左右垂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其任为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西汉初,称相国,后改垂相,与掌军的太尉、掌监察的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改为大司徒,东汉未复称承相。三国、晋、南北朝时,或称垂相,或称大垂相、相国,多由权臣担任,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承相,未久废。古代文章中往往用宰相的通称。

宰相——指对君主负责,统领百官而总揽政务的大官。历代所用名称及职权广狭。各有不同。如秦、汉时的垂相、相国、三公、尚书令,魏晋以后的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隋唐以后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宋代的同平章事,参加政事、左右仆射、左右垂相,元代的屡要、平章政事,明、清时的内阁大学士,清代的军机大臣等。在整个封建时代,军权与相权存在矛盾,随着君主专制程度的加深,相权也逐渐受到削弱。

御史大夫——官名。秦始皇时始设。为仅次于承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制诏的传达和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相缺位,常以御史大夫递补,并与垂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后改称大司空、司空,徒有虚位。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隋唐脚置御里大天,与仪制小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代御史台改为督察院,御史大夫之名废。

御史——官名。周代始设置,称[柱下史],掌法令,地位不高,战国时在国君身边掌记事与文书。汉以后多称侍郎史,一般即御史。职权专主纠察。唐代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三种,宋沿之。至明清仅存监察御史,行使纠察,明代并有分任出过者,如过按御史、巡嘈御史等。

御史台——官署名。西汉时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其长官为御史大夫。东汉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以御史中垂为事实上的台长,成为封建国家的监察机关。武则天时,一度改称肃政台,旋复旧称。历代多相沿不改。明初曾设置,后改为垂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又东汉时史学家班固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世亦用以借指班固。又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

大司马——官名。西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与大将军联称为大司马大将军,西汉一朝,常用为家官,授与掌权的外戚,也有不兼将军号者。南朝曾沿置,事实上为兼握政务与军事重权的高官。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九卿——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大鸿肺)、宗正、治栗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魏晋任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分。明大九卿为六部尚书、督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称,九卿为部院以外独立机机构主管官的统称,不包括六部尚书,然究指哪几种官,未见明文规定,记载亦多不一;小九卿则指示人府府承、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伊、左右春坊庶子。

光禄勋——官名。秦代称郎中令,汉初沿置。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末复称郎中令。为宫廷宿卫及侍从诸官之长。魏晋复设,以后废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禄卿,北齐置光禄寺,设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为专职,与汉代执掌完全不同。

廷尉——官名。秦始置,掌刑狱,为最高司法官。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一百四十四年)改名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为九卿之一。其属官有正、监及平,皆为司法官。东汉以后,或称在理与廷尉。从北齐至明、清,皆称大理寺卿。廷尉,又是官署名。其下设有监狱。

大理寺——官署名。汉景帝时改廷尉为大理,北齐时始设大理寺,为管理刑狱的设少卿、寺承、评事等职,掌审平反刑狱及其政令。又,古代司法之官于[棘寺]。

校尉——官名。秦时已有。汉武帝初,置八校尉,随其职冠以名号,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赏,为西汉时掌管特种军队的我武官将领,东汉略同。位次于将军。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之长官,亦有称校尉者。隋唐以后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卫士亦称校尉,地位越低。

——官名。商代、西周时的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官多称伊。汉代开始,以都城的行政长官称伊,如京兆伊、河南伊,明清的顺天府(北京)府伊、应天府(南京)府伊等。元代,州县长官称伊,后因亦用以称州县官。

太史——官名。或称[太名令]。传说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赏管起草文书,策命诸候卿答复,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职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司天蓝、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量太史院,司天蓝仅余空名。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左史——周代史官有人(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五种,又有左史、右史之分工。一说,左史负责记君主行事,右史负责记君主言论,称为左史记动,右史记言。

洗马——官名。秦以前置,本作[先马]。后为太子官各,职掌如渴者,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晋以后改掌图书文籍。南朝梁、陈经典局洗马。历代因之,清代虽不设太子官属,仍存此官属,以备翰林之升转,清末废。

谏议大夫一官名。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百八十年)置谏大夫,掌议论,属光禄勋。无定员。东汉世祖是改称谏议大夫。唐左、右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各四人,掌侍从规谏。宋初沿其制,后置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辽金沿置。明初置,不久废。

光禄寺卿——官名。南朝梁置光禄卿,北齐称光禄寺卿,后代沿之。主要掌宫廷饮膳及祭献食品。清末始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