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着父母走天下/天边飘过/2006年全家第二次出游南方行系列八

 丁姐在旅途 2021-07-04

陪着父母走天下

天边飘过(八)

  厦门-福州-江西抚州-庐山-鄂城-武汉

   (全家第二次出游结束篇)

200622-23  

庐山是我们全家第二次出游的最后一站,如果不是因为自驾旅行,我们是不会在二月的冬天来到庐山的!

长途旅行之后母亲有点疲惫,姐姐也要赶回部队,而我早在出发前就已经约好4号的约会(一个通过我们的网络平台去美国的女人探亲回国想见见我),这样大家临时决定,转道江西回家。

即使是家人旅行,也难免会因为有些事会争上几句的。如方说,为了路有没有走对,担任导航员的姐姐会跟父亲争上几句,或者到了什么路过的旅游景点,因为拐离主方向太多,哥哥姐姐并没有告之大家等等,一家子都是做领导的人,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比如直性子的姐姐遇上直性子的父亲,有时也真有点针尖对麦芒。而这样的时候,缝儿姐(家人对我的美称,溜缝的意思)和缝儿妹(对陆陆的美称)就会开始在车上或车下溜缝儿,还别说,我的溜缝儿水平着实一流,总是能通过几句小玩笑,或者几句很幽默机智的话语,让大家逗得开心大笑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重新恢复心境,转入新的愉快旅行。

受我的影响,陆陆这次南方之行溜缝儿的水平也见长,于是,大家给我们俩起了这缝儿姐缝儿妹的美称。这张照片,就是对缝儿姐缝儿妹由衷赞美后的作品。

科技宾馆环境和卫生条件都不错,价格也便宜88元一个标准间,对面的米粉真香,我们一人吃了一大碗!

从福州到江西南昌的高速是新修的路,GPS上没有,但大致的方向还可以指引,我们就按照路牌一路开来,沿路车辆很少,路也特别好,哥哥是夜猫子,一到晚上精神就特别好,我们做了半天工作他才不得不同意,半路在江西抚州住下来。

路过庐山,母亲竟然说没有去过想去看看(这让我着实有点诧异,因为我去庐山的次数甚至可以用自己也记不清多少次来形容),倡议的时候正好的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看样子,真的是一家人进一家门,很多人在网络上找自己志同道合的驴友,咱家所有人,一听说去哪个地方,每个人都瞬间变得精神抖擞。

能和父母哥哥姐姐一起,而且是在我从来没有来过的冬季再去庐山,收获不同时节不同的庐山风景,想想也会有不少乐趣,家人说不用请导游,我这个庐山通可以胜任了。主要我有个私心,庐山的雾凇是一绝,说不定山顶上会有雪景,(从前去过峨眉山,就是山脚下穿衬衣,山顶上下雪,很美的。)

因为知道旅行即将结束,在庐山我特地在芦林湖边拍下我们这外表朴实内心充实的小马(妈妈早已经把宝马改成小马,大约因为宝马有攀雍附贵的嫌疑),看看它,它一路风尘,要知道它又走了5101公里,等于是继2005年的那次6581公里的东北之行之后的又一次万里之行,但它依然在庐山冬日的阳光下显得那么晶莹剔透。

堵车的时候特地给试着开车的姐姐留个影,母亲的评价还真幽默:我女儿开车好哇,比蜗牛行路还是快多了

庐山的名字来自于传说,好像是殷周时期匡姓的兄弟7人在此成仙,他们住过的房子变成了山,庐-房子的意思,所以叫庐山。在庐山所有的房子几乎都称为庐,比如宋美龄住过的房子就叫美庐。

GPS告诉我们在山脚下海拔是30米不到,但到了含鄱口海拔已经到了1100米以上,

残雪消融的山路上偶尔还有一些冰块,给我们上山弄了点危险刺激的紧张因素。

哥哥已经连续两天开车了,我真为他捏把汗,看来这一路最艰苦的旅行就在我们结束的这两天了,平常我们可以信马由缰开到哪里休息到哪里,但这两天不同,姐姐的火车票已经定好,妈妈还有点拉肚子,我们必须赶回,哥哥还一直在说自己状态很好,劳苦功高的哥哥,一路走来,除了老公海南友情赞助开车外,其他的路程全是他一个人开了下来,每天他总是很晚才能入睡,但第二天仍然早早起来,我坐在哥哥身后,每每看着哥哥开车的背影,总有一份说不出的感动在心头涌动!

今天天气阳光明媚,冬天的太阳晒得人有些发晕,庐山这个季节一般是大雪封山的时候,我们运气不错,看山人办好了我们的车辆通行证后,我们就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像鱼一样游动起来。

冬天庐山的门票还是135元,车45元,我们一行6人,只有我和陆陆不享受免费,陆陆的学生证掉了,好不沮丧,但不一会庐山的风景就让她快乐的不停的按动着快门了!

小陆陆这次旅行当秘书长当的好辛苦,她是全家的财务,全家手机的短信发放者,全家的小差使,吃饭时候她要看着或着提醒我们的行李,妈妈睡觉前她要打蚊子,免得妈妈晚上又被咬个大包,偶尔上下网还要接受下姨妈和姥姥的再教育,美丽的年轻的小陆陆,你是我们全家的快乐天使!相信这次旅行,将会给你带来一生受用不尽的影响。

可惜的是天气太好,世界闻名的庐山雾凇在阳光下早已经没有了踪影。庐山的山,秀美中不乏伟岸,整个天空和树木以及山的色彩都是突出而生动的,峭崖旁、山峦峡谷中时而闪现出一簇簇的红梅和腊梅,让人眼睛是亮的,鼻子是香的,心情是舞动的。满山的叶子大都黄了,红了,而松还是绿的。

天好高好蓝,阳光下的庐山给人一种好透明的感觉。可惜时间不够,要不去看看那飞流三千尺的瀑布,三叠泉,仙人洞的怪石,还有庐山天天只放一部庐山恋的电影院,突然记起曾经在夜晚的庐山镇上和恋人看过闪闪熠熠的星星,在含鄱口清晨的山风中迎来了过这一生中看到过的最美丽的日出,时间如此之快,那因为庐山的旅行而后有的结晶---我的儿子,都已经18岁了!

庐山的美在于她有隐约飘忽的雾,我第一次来庐山的时候才20岁,在迷雾的山中走了6个多小时,真正感受过身在雾里的庐山的美,我告诉陆陆,下次一定约着同学到这里住上十天半月,那才能真正领会庐山的内涵。


 

 庐山的美还在于她的历史,很多人从这条路上走进庐山。包括毛泽东,彭德怀,黄克诚等人。包括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也包括古今中外不少艺术家。他们中,有的人上山下山时境况依旧,有的人上山下山时却人生境遇从此不同,也有的人来之前无人知晓,走之后名传世界。

庐山的美还在于她的松弛和宁静,尤其是夏天,凉爽宜人的花径上,你可以随意去浮想联翩,记得以前喜欢过晏老先生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那香径的感觉我就是在庐山真正感受到的,处处腊梅的香气从微风里沁过来,在花径中漫步,何等优哉!

随手拍下姐姐牵着母亲的手下山,和在庐山博物馆里和父亲的合影,看似简单,其实有着许多我对姐姐的感触。

我们兄妹三人,小时候跟着父母生活的就只有哥哥,不知道父母亲是不是重男轻女,反正我是六岁因为不认识母亲被母亲带来武汉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而姐姐是九岁才从东北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她14岁就去当兵了,算起来和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短,年轻的我一直觉得她的亲情观念是有些淡漠的,东北人的家庭风俗和南方人有所不同,似乎父母教育的更多的是孩子要孝顺父母,父母没有用过的,孩子们先用了就似乎有一种罪恶感,哥哥工作后,只要有点积蓄,就会帮家里买电器,而我工作以后,也会和哥哥一起凑份子帮家里解决电器用品的更新换代。

哥哥和我,似乎一直成了我们原生家庭锦上添花的奉献者,似乎我们的家庭,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教育氛围,让我们自觉也自愿的去遵守着。

姐姐一直是那个似乎不识人间烟火的军队作家,在家里就好像永远是一个客人,似乎军队对于她更像自己的家,而我们的武汉的父母的家,似乎表现得很淡然。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我们家庭旅游计划从小规模到正式执行,我开始用新的眼光去理解和看待我的姐姐,去发现姐姐的美。

姐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全程都不敢合上眼睛睡一会,光是GPS定位就定过90多次方向,沿路上摄相中那些美丽的镜头几乎全是我们的,只有她的声音在画外音里盘旋,每天到了目的地,她就开始清理4台相机里的相片,我们一行,2台电脑,一台摄像机,4台相机,4个硬盘,一个数码伴侣,刻录机,全部她管理归纳清理,车到目的地武汉,我们每人人人手一份光盘,每人硬盘里一份分得清清楚楚的地点,人物的文件,整个一个军人的做派!

搀扶着母亲的姐姐,刚强的外表下有着怎样的一颗关心母亲的心?和老爷子在庐山博物馆里谈论庐山作为一座政治山的时候,有着怎么的一种对父亲的心灵的理解?所到地方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给父亲拍照的姐姐有着怎么样的一种对亲人的牵挂?

年龄与岁月,是姐姐本身发生了改变,还是我本身就没有读懂过姐姐?

我是跟着哥哥长大的,在我的少年时代,因为和父亲很少见面,所以,背着我上幼儿园的哥哥,一天三餐带着我到食堂打饭的哥哥,把掉在井里失魂落魄的我捞出来的哥哥,紧紧拉着幼小的因为奔跑撞得头破血流的我,把我送到部队救护站缝了6针的哥哥,成了我最亲的亲人,因为哥哥的孝顺做了表率,似乎,对家庭的责任和维护,就成了一种习惯和自然。

在庐山,父亲竟玩起了儿时的游戏,吓得陆陆赶紧上前去扶住他。

因为担心母亲,父亲下楼的时候小心的扶着母亲,这样的情景,也是随处可见。

父亲对这次家庭长途旅行最大的体验就是要带好绳子好捆行李,每天上下车行李全是父亲一手清理,我们只张口要东西,父亲会一点不错马上递到我们的手里,在我眼里一直是不苟言笑的父亲,这回随和许多,也亲切许多,尤其对母亲的关心与体贴,是我这么多年中不曾看见过的。

父亲对于我们的南方行的几个结果的总结也很有意思:“一是爱的结果。亲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和真诚,更加相爱;二是海阔天空的开心果,通过对风景的感悟,达到了更远更高看待社会和家庭的境界的结果;三是智果,一路上通过整个家庭的磨和,交谈,亲身体验,长了很多知识,比如学会给照片在电脑上自动排序,比如摄像机的夜光下怎么拍摄等等;四是相果,所照的一万多张照片和十盘摄像,是我们这次20天外出旅游观光的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记录,成果除记忆在脑中外,都记录在照片和摄像中,可以留着作家族的历史记录”。

告别庐山!其实也在告别这次南方的旅行。

父母有生之年,我们还会继续这样飘过!看得出,下一次的旅程已经在哥哥的计划中。

我们徜徉在亲情的旅行里,我们从天边飘过,在雪花中出发于武汉,飘过深圳,飘到温暖的天涯海角,飘过海浪声声的东郊耶林,飘过细雨无声拍打着椰子叶子的椰林公园,飘过礁石林立的南澳岛,飘过鼓浪屿,飘过庐山,飘回寒冬的武汉,哥哥要飘回湖南的军营,姐姐和陆陆还要飘回已经是漫天大雪的北京!而我,要飘回到温暖的深圳!

沿着海,我们从天边飘过!

丁姐天边飘过系列

天边飘过--2006年全家第二次出游南方行系列

天边飘过-2006年全家第二次出游南方行系列二

天边飘过-2006年全家第二次出游南方行系列三

天边飘过-2006年全家第二次出游南方行系列四

天边飘过-2006年全家第二次出游南方行系列

天边飘过-2006年全家第二次出游南方行系列六

天边飘过-2006年全家第二次出游南方行系列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