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像不言自成诗

 置书斋 2021-07-04

卢浮宫,这座现如今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曾是法国最重要的皇家宫殿之一,今天我们仍旧能从它的一隅—拿破仑三世的卧室一窥当年的皇室生活。而这间卧室的主人,路易波拿巴,这位来自科西嘉得狂人,一生颠沛流离,其后戏剧性的通过民主的手段站到了共和国权利的巅峰,其后又倒行逆施,改共和国为帝国,自我加冕为皇。可惜,这位历史舞台上的跳梁小丑并不具备他的叔父—拿破仑一世那样的才干与手腕,法兰西第二帝国也再难恢复昔日帝国的荣光,不仅如此,他执政期间的一系列疯狂举措更是为法国及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中一项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便是联合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举国之痛的火烧圆明园,正是这次战争下的产物。

帝国的疯狂掠夺,也给了拿破仑三世中饱私囊的机会,看他卧室中玲琅满目的中国艺术品,不知有多少是用卑劣的手段劫掠而来。精美的青瓷被镶上了金铜色的底座,复古的巴洛克气息油然而生。精美的白玉鹌鹑盒是痕都斯坦风格中国化后的产物,陈设于西方宫廷毫无违和。最醒目的是两座精美的寿山石雕罗汉,分别是用红芙蓉石与白芙蓉雕刻而成,人物身形端庄,神情自若,富有浓郁的东方神秘主义气息,与宫殿中其它西方雕塑相映成趣,而又和谐共处。当年,卢芹斋等一批古玩商最早将中国古董工艺品带至西方,首先推出的便是造像,为其与西方雕塑不乏共通之处,利于推广,故这类寿山石雕像在欧洲的上层社会中一直有很好的收藏基础,无论英、法、德、荷等国的大小拍卖均不乏精品上拍。近年百川归海,又流入内陆。一座座小小寿山石雕像,在历史与地域的流转之间,诉说着民族的兴衰,怎叫人不由衷感叹。

今秋的匡时拍卖,便征集到了一批法国回流的寿山石雕罗汉造像,其中最为精美的,当属一座玉璇款寿山煨乌石罗汉摆件。这座造像于风格上十分贴近现存于故宫的杨玉璇刻寿山石雕人物,整体造型紧凑而干练,绝无拖沓之处,然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松弛自然的气度,这种矛盾又统一的观感,是杨玉璇作品的重要标识,亦让其作品有了“兽似人,人似仙”的超脱之感。最为精彩的是人物的开脸,雕刻间不容发,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丰富并具有深度的面目,将罗汉的智慧、威严与从容刻画的淋漓尽至。

Image

Image

Image

我们所能得见的杨玉璇作品,以故宫博物馆馆藏为多数。那些作品雕刻精湛之余,材质更是精美。在细节处不乏彩绘,镶嵌珠宝等现如今不常见于寿山石上的工艺,以力求尽善尽美。但这座雕像明显有经过火焚的痕迹,彩绘早已不辨,镶嵌也仅有零星存留。索性造像整体完整,我们仍能从它身上感受到清早期的巅峰寿山石雕刻技艺。然而它本身承载的历史,与传奇的经历,虽难以亲口述说,然于文化基因上的联系,仍能让我们借由欣赏与抚摸,切身体会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