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华县石堤河巡查,刚站过的河堤哗啦一声塌下去二十多米!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7-05

《流年光影》第三辑:潜心政务

作者 郭玉贤
为政渊源

我出身于农民家庭,只有一份1962年渭南师范毕业的中专文凭。丈夫以农为主,患病半生。双方的家族及亲属,均系农民家庭,没有任何官方的社会背景。

我1962年5月,渭南师范毕业后,曾在小学、中学任教,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1973年12月我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调入侯坊公社任副主任,从此步入了政界,特别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华县县委第一个女常委,第一个县政府女常务副县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华县人民政府

我十分感恩,从小学到师范的读书岁月,使我获得了相关知识,众多老师的教育恩德使我铭记在心。尤其是在少华中学上初中时,班主任刘文言老师的为人师表和敬业精神使我终生难忘。我因此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如何从政,我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当我无意识走上从政工作岗位后,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尚品质,奋斗精神和聪明才智,给了我充足的精神营养,使我逐渐树立了从政的信心和力量,深感人民群众是我的根基。

记得“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时,我所任教的杏林小学,揪出了以校长为首的四个“牛鬼蛇神”,反党集团-暑假期间在咸林中学的教师集训会上,我被选为领导小组的成员,分工负责调查核实整理被揪人员的“罪行”材料。这是一份难度很大,两派都很关注的事情,也对我的思想品德经历了一次严峻考验的机会。在上级组织的指导和群众的支持下,我的工作得到了上下各方面的好评。现在回忆起来,应该是我行政工作的初次尝试。

自此以后,由于许多方面原因,几经周折,我曾先后到金堆山区的东坪学校、华县高塘中学任教。形势发展到这时候,教育系统秩序稳定,我的心也安静下来。一生当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的良好愿望。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人的意料。1973年12月,接到县组织部调令,要我到侯坊公社去任副主任,我曾多次找王文建局长说情,要想留在学校教书,但都没有成功,因为当时的公社副主任是由地区组织部任命的。怀着惶恐的心情到基层领导岗位上任,分管教育、妇女、计划生育等工作。在岗位上,刚熟悉工作一年多,使我没有料到的是,组织又任命我为侯坊公社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这样,一个公社的领导重任就放在了我的肩上。

我思想压力巨大,生怕工作搞不好,辜负了群众和组织的希望,但是在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了。特别是我在公社担任一把手的几年里,从周围的干部群众身上学习,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吸取了用之不尽的精神营养,感受到基层工作的意义,增长了才干,增强了信心,促使我勤政、廉政,做合格的人民勤务员。

侯坊公社地处渭河沿岸,是南山支流石堤河的流经地域,历年来都是陕西、渭南、华县的防汛重点地带。1975年秋雨连绵,渭河和石堤河河水暴涨,防汛任务十分艰巨。县里派干部下乡督战,公社干部群众日夜值班,分段守护着防汛地段。
原侯坊公社政府驻地 刘焕民摄
那时候渭河沿线的各公社为了保护自己的农田,在大坝之内陆界交接处都修有小围堤(又称二坝),赤水、辛庄、侯坊、下庙公社交界处皆亦然。当时虽是农历9月下旬,连绵的秋雨使天气变得格外寒冷,河水更是刺骨之寒。一天早晨,我踏着泥泞的道路,沿河堤和大坝寻查汛情,走到辛庄与侯坊的小围堤时,大吃一惊,小围堤以西的辛庄农田是汪洋一片,侯坊这边庄稼还完好,我看见了公社干部张运来、刘玉贵、付甲申、王世忠、郑金水等人,站在辛庄小围提地界齐腰深的水里,有的在围堤边打木桩,有的拉草袋,有的压树梢,来来往往地在水里拼搏,封堵一段快要决口的围堤。

这段围堤如果决口,顷刻之间洪水就会冲过来,侯坊公社的农田必淹无疑。为了不使群众的农田遭淹,这些公社干部站在齐腰深的冷水里,互相呼应,固堤堵口。他们个个脸色紫青,咬牙拼搏,浑身哆嗦发抖。看到这一场景,刹那间我的眼睛湿润了,被他们感动了,这就是我们的干部,与人民的利益生死与共。我当时还想,如果县上给侯坊公社工作授奖,上台领奖的是我这个公社书记,干部们是得不到任何光彩。我的同志和兄弟,他们是在为我争光,为群众卖命,他们是多么的高尚和可敬,我的心灵深处接受了他们高尚品德的教育。我便立即派人给他们送来了暖身的白酒和充饥的馒头。由于他们及时抢险,群众的损失和灾害减轻了许多。

后来,我常常回忆当时惊险的场景,这是多么好的干部啊!多么好的工作同伴啊!正是他们在最基层的工作中舍身为公,勤奋工作,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支持我这个当时从政经验不足的基层领导完成使命,有他们在我身边工作,我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我从他们身上吸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了责任和信心。

又有一天的早晨,经过一夜的巡查我回公社吃饭,刚走到门口,有一个护堤员迎面向我跑来,他上气不接下气拦住我说:“郭书记,石堤河弥家段西岸有製缝,很可能要出问题”。那个年代里,我们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和两条腿,也不是宽广的柏油马路,下雨天土路泥泞,不能骑自行车,只能靠两条腿。通信工具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

听到护堤员的报告,我和随行人员转身就跑步赶往堤岸险段,然后沿河岸斜坡向下寻查,下行两米多时,我们三人同时感觉脚下堤岸下陷,说时急那时快,年轻的李清才、孙老虎反应特别灵敏,左右各抓我一只胳膊,大步急跑把我拉上河堤,我的双脚完全腾空。三人刚刚落脚在河堤顶,脚下的半边河堤哗啦一声塌了下去,二十多米长的半拉子河堤被滚滚急流冲走。

霎时间,这河堤险段,大有被急流冲垮之势,如果冲垮,不但石堤河水淹没农田,更有危险的是将会造成渭河水倒流,从决口冲入村庄、农田,这样造成的灾情不堪设想。紧急关头,贾家书记贾仲文、刘家书记何克俭、副书记弥得时等分别带领群众跳进险段水中,河水淹没了他们半个身子,他们人靠人、手挽手组成人墙,用身体挡住了急流冲击的残缺堤岸,同时指挥防洪群众在他们身后打桩,压草袋,挂树梢,加固险段堤岸。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险奋战,终于防止了河堤险段的坍塌。在这些干部群众的忘我献身精神的拼搏下,河堤没有决口,村庄农田没有遭淹,百姓没有撤离,人员没有伤亡。

我眼前的这些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是多么好的同志啊,为了人民群众。奋不顾身战胜了洪水,避免了灾难。还在危急时刻,果断出手,救我于危难,这使我终生难忘的历险记。深受教育,我又一次感悟了群众心灵的圣洁和力量的伟大,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我从心底里敬佩他们,感谢他们。

又是一天中午,我到王里渡堤段去巡查,刚走到侯坊桥上,一个护堤员告诉我说:石堤河岸的北齐段,堤下有冒水泡的现象,我跑步赶到冒水泡处,正好王里渡的书记齐文连带着几个人也赶到这里,他们带领群众,在冒水地方的周围扩大范围挖坑,然后一个一个地把装满土的草袋子往坑里压。文连说:冒水地方是老鼠洞,水从洞中向出蹿,说明洞周围河堤已有部分软化,如果不挖开堵死,洞就会越来越大,造成河堤坍塌而决口。经过十几个人的紧张奋战,鼠洞终于被严严实实地堵死了。如果鼠洞没有及时堵住,就会造成大灾难。群众奋战洪水的智慧,丰富了我指挥抗洪抢险的实践。

2018年的石堤河铺背后段 宋朝峰摄
这一年的防汛,我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身体没有挨过床板,不分昼夜地在现场指挥,我的嗓子急性发炎,多少天几乎发不出一点声来,和人交流只能像盲哑人一样手打哑语。吃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真是灾情危险,吃饭没点。剑在头上,不敢怠慢。抗洪保田,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当时第一要责,我不敢懈怠半步,分神毫厘。我不但要运筹四方指挥抗洪救灾,还要身先士卒,亲临一线。不知有多少次,干部群众劝我休息,说老实话,我也想休息,想美美睡一觉,但心里放不下,身体困倦睡不着觉,干部群众英勇抗洪的情景和精神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他们在一起共同战斗,他们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的智囊团,也是我的保护神!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流年光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