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要感恩,才会幸福

 牛粪摄影章国英 2021-07-05

一位犹太人说,“永远要感恩,才会幸福。”

1933年,德国纳粹开始疯狂迫害和屠杀欧洲各国的犹太人。1933-1941年12月,3万多名犹太人,拖儿带女、背井离乡、辗转漂泊,来到了愿意接受他们的陌生国度里的陌生城市。这个城市的名字,对千千万万个犹太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护身符。。。她的名字叫:上海

我从 “犹太人与上海: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中了解到,当“世界拒绝犹太人时,上海是唯一例外的”

要了解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不妨去看看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原摩西会堂)。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该馆是为纪念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居住历史的主题纪念馆。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华德路(今长阳路)62号。二战期间摩西会堂成为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目前是整个上海有关“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也最为完整的地方。

虹口区长阳路62号。

从旅游巴士车上下来了一群老外,专程探访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立体的人物浮雕像。画面中无论是年少的孩童,还是年迈的老妇,脸上都都充满着对未来的困惑、迷茫、不屈和抗争。他们是千万受迫害的犹太人的缩影。

图为摩西会堂旧址,该处为一所正统的供俄罗斯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1927年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兴建,称华德路会堂,后改名为摩西会堂。是犹太人在上海历史的重要见证。希特勒疯狂排犹、灭犹时,逃亡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大多都居住在虹口,摩西会堂成为当时上海犹太人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上海犹太宗教公会长期设在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

进入摩西会堂参观要穿上鞋套,以保护展室的地板。

第一展区里犹太难民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这里可以看见“妥拉”,妥拉广义上指上帝启示给以色列人的真义,亦指上帝启示人类教导与指引。狭义上指《旧约》的首五卷(犹太人不称旧约),犹太教称为摩西律法,或《摩西五经》。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妥拉幕。经展馆志愿者介绍,这块妥拉是二战时期,犹太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之后犹太人赠与上海以表感谢的。而妥拉幕后的正文,我们只能从侧边玻璃看得一二,上面写有对上海人民的感谢。令人感慨。

上二楼是第二展厅。

陈列了许多图片和实物。

在展厅里还用较大的区域展示了《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佛兰克及其家庭,在二战期间的不幸遭遇。

犹太人名单墙上长长地记录了1930-1940期间在上海避难的人员名字,其中还记录下部分逃难者难忘的故事和感受。

来此参观的人中有不少犹太人的后裔。

从欧洲来上海的犹太人,1940年前后在虹口区提篮桥一带,开办了杂货店、药店、修鞋铺、餐馆、酒吧、咖啡馆、面包房等商店,街市出现繁荣景象,被称为“小维也纳“。

犹太人在上海的生活展馆。

当时一些犹太难民以打字员的工作谋生。

(当我看见这台美国产的Underwood 牌子的机械式打字机时,也勾起了我的回忆。几十年前我也曾使用过这种打字机,用色带和复写纸,打字时手感很好。感叹,时代发展真是太快了,但老古董仍然有保存的价值。)


善良的上海人民与犹太难民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从展出的图片和视频上可以了解到,曾经避难的犹太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存感念,也有很多犹太人专程前来寻找当时的恩人,回味过去艰难而又温馨的时光。

不少犹太难民还在上海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七烛台是犹太教的象征和徽号。7枝灯盏中中间1枝略高于两边的6枝,它代表安息日,其余6枝代表上帝创世的6天。

何凤山,一个犹太人不会忘记的名字,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外交官,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1999年,何凤山的义举被公之于世。2001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称号。2005年,联合国赞誉何凤山为'中国的辛德勒'。2007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荣誉公民'的称号。1997年9月28日,何凤山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6岁。



展馆的志愿者在向观众介绍其中的展品。


2015年8月26日,曾吸引大量犹太难民聚会的白马咖啡馆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一起重新开放。在复建的白马咖啡馆门前,一座名为《风雨同舟》的雕塑也同时揭幕,来纪念上海人民的人道主义壮举。

这家咖啡馆还兼具了餐厅、酒吧和夜间俱乐部的功能,因气氛温馨、服务周到,很快成为当时犹太难民们日常聚集场所之一。

重新修建的白马咖啡馆,恢复了当时的构建和陈列。

位于犹太难民纪念馆对面的《风雨同舟》的雕塑。雕塑定格了一个感人至极的瞬间,一位抱着熊猫的犹太女孩和一位身着旗袍、留着三四十年代流行长卷发的中国妇女,她俩共同站立在砖石路面的底座上,妇女俯下身为迷路的女孩打伞,替她遮挡风雨,女孩面怀感激却也有难以名状的苦楚神情。雕塑整体高约为2.2米。值得一提的是,雕塑中的犹太女孩有着真实的人物原型,她的面容取材自目前生活在上海的犹太后裔沙拉·伊麦斯女士年轻时的样貌。沙拉父亲1939年逃离纳粹魔爪抵达上海,沙拉女士在上海出生、成长和工作。
      

在民族灾难面前,上海人民用真诚和善良、包容和勇敢,为犹太难民撑起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上演了大爱无疆的人性关爱。

(以上图片为“牛粪拍手”章国英 的摄影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