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后街拐角 2021-01-12

虹口区 长阳 路62号。(摩西会堂)


 前日,去了上海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就是那个摩西会堂。看了展览。查了资料。想说说这犹太人的故事。这一查觉得有点故事。这段经历,这段历史,还真不好说。真实的情况有争议,有些经历则比较敏感。犹太人逃难到上海,当时上海是什么情况?为何那么多的犹太人逃到上海?是谁保护了犹太人?在犹太人来上海时是谁提供了更多的帮助。。。这些问题挺复杂,且阴差阳错涉及到几个国家。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拍摄了公益宣传片(谢谢上海),表达以色列人民对中国人民最真挚的感谢。
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柏安伦先生表示,二战在欧洲爆发的时候,犹太人受到了纳粹的迫害,被迫逃亡。“那时,欧洲许多国家都对逃亡中的犹太人关上了大门,而上海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愿意接纳犹太难民的避风港湾之一。”

他说,来到上海的犹太人当时主要居住在虹口地区;而当时的中国也正遭受侵略,上海的居民能够与犹太人荣 辱与共,共同经历战争磨难,也共享快乐时刻。“犹太人和上海居民住在同一屋檐下,一起度过了这段难忘的时光。患难见真情,犹太人和上海居民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战争结束后,大多数犹太人离开中国,移民至以色列等国家。
为何上海成了外国侨民的聚集地? 

 上海是个很特殊的城市。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相继设立了租界。尽管在名义上中国对上海拥有主权,实际上租界当局并不受上海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的管辖,仿佛一个“国中之国”,其状况很有点象回归前的香港。正因此,这个“冒险家的乐园”才吸引来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大量外国侨民。
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将所有拯救犹太人的国家和人数列出来,只有一处例外——上海,而不是“中国”。


为何在当时只有上海接纳了犹太难民?

在纳粹大举迫害犹太人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上海对犹太难民敞开大门。。。正是因为1937年“8-13事变”后,日寇占领了上海大部分地区及其周围地带,使得中国政府无法行使职权,因此上海才在1937年秋到1939年秋的近两年时间里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签证、不需要经济担保、不需要工作证明等即可进入的大城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德国还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慷慨援助中国抗日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苏联),抗战前期蒋介石手上能够和日寇对敌的只有那三十个德械师,蒋的两个儿子也被分别送往苏联和德国军校学习,上海又怎么可能会“浑然不知希特勒”~为何又要接纳犹太人呢?


从1937年8月日寇侵入上海到1939年8月限制犹太人进入上海,这段时间里来上海的犹太难民最为集中,大约为2.1万到2.2万人。特别是在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后,纳粹掀起反犹狂潮,犹太人被迫大批外逃。此时世界各国纷纷限制犹太难民入境,而上海却由于沦陷后的特殊情况敞开大门,因此才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还要说明的是,后来限制犹太人进入上海也不是日本占领当局的本意,而是由于大批难民的涌入使得上海租界当局和犹太社团不堪重负,并由上海犹太救济组织主动向日本占领当局提出申请后才做出的决定。

祈祷的地方。


从1939年8月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大约仍有6—7千名犹太难民进入上海。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100名波兰犹太人在“日本辛德勒”——日本驻立陶宛领事杉原千亩(此人曾在伪满洲国外交部任职)的帮助下辗转来到上海,其中包括著名的密尔犹太经学院的全体师生约400人,他们在避难时期的上海犹太社团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日本占领当局为何对上海犹太人手下留情?
二战期间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一是抗战前期纳粹德国曾慷慨援助中国抗日,只是因为中国实在扶不起才转而和日本结盟;二是日本人对犹太人很有好感,甚至顶住纳粹要求屠杀上海犹太难民的压力,庇护了这些犹太人。
1937年日寇侵占上海之后,对犹太难民来上海避难不加限制,后来又设了三处难民营,给犹太难民以多方援助。



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后,纳粹掀起反犹狂潮,如继续收留犹太难民则有可能引起德国不满,让日本政府颇感为难。12月5日,日本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大藏相特别召开“五相会议”,专门讨论对犹政策。会上虽有分歧,但最后还是认可继续采取对犹亲善政策。由于不便在日本本土容留犹太难民,因此计划在日本占领的中国土地上建立“犹太人居留地”,并鼓励犹太资本“开发满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才成为犹太难民的避难所。
1942年6月,纳粹德国盖世太保驻日本首席代表约瑟夫-梅寻格上校专程来到上海,要求日本占领当局仿照纳粹作为“最后解决”上海犹太人,而日本当局却拒绝纳粹要求,只在虹口地区搞了个“无国籍难民区”,将无国籍的犹太难民约1.4万人迁入其中。虽然难民区的状况十分艰难,但并不可与纳粹当局在欧洲所建的集中营相提并论,日本当局对犹太难民并未施加残害,难民区内宗教、文化活动均可开展,并由于上海犹太社区和海外犹太社团的大力支援等因素,并未出现大的灾难。
日本人究竟为何对犹太人手下留情?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东亚地区不象欧美长期存在反犹主义,日本人对犹太人素无仇怨可言,且在日俄战争期间,美国犹太巨商希甫积极为日本筹集2000万美元贷款,明治天皇破例在皇宫内邀请希甫共进午餐,希甫也成为获得天皇授勋的第一位外国人,日本人也由此对犹太人颇有好感;其二是上海犹太难民中有不少是俄国犹太人,一旦实施“最后解决”的话,力图保持和苏联不战状态的日本担心会以此触怒苏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日本政府内主张和美英保持媾和后路的部分官员与“犹太问题专家”们对欧美反犹势力宣传的“犹太威胁论”信以为真,误以为犹太势力的确垄断国际经济命脉、控制了美英等国的政治与外交,因此想通过对犹太难民的亲善来讨好美国犹太“力量”,以影响美国的对日政策。
 
说到犹太难民不得不说到何凤山。
何凤山
  何凤山是中国驻维也纳原总领事、资深外交官,二战期间,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被犹太人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何凤山在犹太人的地位
  2005年,何凤山被联合国正式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2001年1月23日,何凤山以色列政府授予“国际正义人士”称号。何凤山的名字被刻入犹太人纪念馆的“国际义人园里”。欧洲历史学家指出,何是解救犹太人最多的“义人”。
  犹太人评价何凤山
  何凤山,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以色列前总理沙龙)
  何凤山是一位为犹太人的黑夜点燃光亮的人。(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公使莫义澜)
  在何凤山的面前,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从而感到了我们自身的渺小。(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在犹太人的传统里,人的生命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我们有一句名言说,救人一命就像拯救了一个世界。而何先生救了成百上千人,我们估计这个数字在两千左右。(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
  2000年4月中旬,江泽民主席访问以色列时,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恳切地向江主席表达了他对何凤山的感激之情。以色列前驻华大使海逸达感慨道:“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接纳了犹太人。”深入人心的中国儒家、道家文化使仁爱、互助超越了民族和宗教的界限。

有不少外国友人留言。

摩西会堂后面外墙。

犹太人在 上海 开店的营业执照。

驾驶证

犹太人在犹太人聚集区创建了自己的文化,办了学校,教堂,开了酒吧,舞厅,商店。。。并接纳了多种 中国 文化。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参加了 中国 的抗日战争。

中国 的辛德勒——何 凤山 ,他救助的犹太人比任何人都多

大西洋咖啡馆,小 维也纳 。。。看下面介绍。

白马咖啡馆

随便看了下提篮桥监狱。

上海 方舟。 上海 称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霍山公园,二战时期犹太人在 上海 聚集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