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真的和别人处于同一水平,为什么别人总能不断地选对项目和做对投资? 而我们却总是重复掉金融坑? 新年来临之际,你肯定会遇到很多亲戚朋友给你讲的“赚钱机会”,如何辨别这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呢? “这家公司今年营业额五千万,还在高速发展,我很看好,要不要一起加盟?” “这生意我算了下,成本很低卖价很高,赚钱的很!要不要合伙一起干?” “这家上市公司国家支持,听说今年就赚了几百亿了,我推荐你买。” “你有没有用这个App,我听说这家公司今年营业额10多亿,今年已经盈利一千多万了,三年内就可以上市了,要不要一起买几百万的股权?上市后收益至少翻倍啊。” 无知的我们如果听到这些诱导性的数字,头脑一热,就会陷入买买买的地步了,但是要清楚,赚钱可并不容易 无论是合伙做做小生意,还是做公司上市前和上市后的投资,如果你不懂得一些基本的财务概念,投资就只能靠感觉,赚钱还是亏钱也完全看运气。 今天我们不讲复杂的财务概念,我们讲水果大妈常用的基本概念。 营业额高是不是好项目?
「营业额」就是一年卖货的收入,像公司和销售定的业绩目标,都是一年的营业额,这里面不减去各种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营业额」= 产品平均单价*产品数量 营业额很高是不是好公司? 不见得! 如果一家公司亏本卖出产品为了提高营业额: 产品1件1万元,卖出1件亏200元 卖出1千件,营业额就是1千万,但是亏损了20万! 卖出1万件,营业额就是1亿,亏损200万! 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如果长期亏损,说明这家公司的生意已经变成不赚钱的垃圾生意了! 什么才是赚钱的好生意?在投资公司和做生意的时候,都需要看「毛利率」,一只口红成本1元,卖出去20元,在别人眼里就是高毛利率的。 水果大妈生意的毛利率是多少呢?
也就是说:毛利= 卖货的价格 - 进货的成本价,毛利率= 毛利 / 卖货的价格,毛利率只包括材料成本,不算其他路费、租金等其他成本。 水果大妈的毛利率50%是非常高的,我们一般认为:「毛利率」 高于30%就算是好生意。 阿里巴巴、谷歌、苹果、亚马逊毛利率都是高于30%,甚至高于40%!都是非常好的生意!说明有利可图! 像我们上面提到的,产品1万元 ,卖出一件,亏200元,毛利率是多少? 毛利率= (-200)/10000=(-2%) 毛利率都是负的!这家公司卖越多货亏越多钱!怎么办? 答案是必须转型,换其他高毛利率的产品卖,如果你也遇到产品毛利率特别低的生意,考虑尽快换掉! 但是高「毛利率」 的生意和公司就一定能长期赚钱或者是适合投资吗? 我们不得不谈到「蛋挞效应」
「蛋挞效应」 告诉我们即使一个生意有高毛利率,或者是你投资的公司有高毛利率,但是如果公司本身没有特别强的运营能力,当高毛利被发现,利润就会被抢走。 从这方面讲,公司的运营能力反而更加重要,在高毛利率的基础上,公司能否不断占据市场份额,甚至占据50%以上,进行长期地赚钱,是我们非常关心的! 因为这决定我们是否要投资这家公司,公司长期赚钱,我们才能投资赚钱 从净利润看公司运营能力我们经常听到“公司很赚钱”“盈利了几千万”这些词,讲的其实就是公司的赚钱能力,可以从「净利润」 看出。
也就是说「净利润」 是最后减去所有成本(如果是公司,成本还包括所得税),理论上能拿到的钱。 净利润=(卖货收到的钱)-(材料成本)-(运营成本) 如果大妈第一年净利润赚了6万,第二年赚了8万,第三年赚了11万,第四年赚了15万,每年净利润增长30%,那么说明在这个地段大妈的水果生意是有竞争优势的 换成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我们来看看: 上市公司第一年净利润60亿,第二年80亿,第三年110亿,第三年150亿,那么这家公司净利润在50亿以上,连续3年净利润增长在30%以上,说明该市场很有前景,公司也有非常强的运营能力 从这里我们总结了好生意和好公司的两大特性:
但是这样就是好公司和好生意了吗?可以义无反顾地投入几百万了吗? 公司很赚钱,高利润,高毛利,但是还是可能破产! 最重要的指标——现金流量我们需要讲讲一个更加重要的概念,巴菲特认为最重要的财务指标—— 「现金流量」 我们需要先记住一句话:现金才是公司生存的必要条件 最重要的不是高营业额,也不是高利润,而是现金,一家公司,即使是亏损的状态,只有有大量的现金,就能起死回生。 一家公司的高营业额和高利润只是账面上的,如果手头上没有现金救急,也只能宣布破产,变卖资产 之前很多人吐槽贾跃亭圈走投资人的钱跑路了,自己投资了乐视损失惨重。如果你懂得看财报, 根本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个人的破产,其实和企业的寒冬期是一模一样的 ,即使上市公司营业额1000亿,净利润300亿,连续3年增长30%以上,飞快发展,来了一次经济危机,也能飞快发展到破产! 2008年的经济危机,很多账面非常好看的公司纷纷宣布破产,他们有大量的优质产品以及固定资产,但是都卖不出去拿不到现金。银行是属于“晴天放伞,雨天收伞”的,公司想要跟银行拿钱度过难关都是非常困难的,拿不到现金只能宣布破产。而巴菲特笑呵呵地拿着大把的现金,买了很多平时很贵但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变得非常便宜的好公司,比如收购了雷曼兄弟进而大赚了一笔。 直到那时候,很多公司才开始明白巴菲特讲的:「现金为王」 在那之后,聪明的公司比如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持有的现金,至少都占总资产的20%以上,甚至30%,茅台2016年持有的现金比例更是达到59%。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们,一旦危机来临,现金的多少直接决定公司的寿命。 「现金为王」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最能凸显其重要性! 所以不要被表面的高营收、高利润蒙蔽了双眼,要看看这家公司的现金流量有多少! 我们讲回乐视,2016年乐视网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为 - 10.7亿(来源于东方财富网-乐视网-深度F9-财务数据-现金流量表),说明乐视网在2016年4季度亏了10.7亿白花花的银子,2017年1季度还亏了7.41亿,连续两个季度不赚钱还亏那么多钱,公司一定是发生重大变故。而乐视四季度财报显示:手头上的现金只有30多亿,亏损这么严重,随时可能倒闭。如果你是投资人,懂得看财报,80%的概率可以避免这次投资损失。 造成巨额亏损的,都是无知 相信很多小伙伴也开始理解赵正宝老师一直讲的:个人固定资产(房产等难以快速变现的资产)最好只占总资产的50%以下,经济危机的时候房子是很难变卖的,那时候没有现金,如果个人失业或者破产,都是很难度过的。 而如果持有大量的流动资产(股票、基金和债券等),3天内就可以变卖出来,换成大量的现金,才是安全度过危机的最佳方式。 大家可以通过我们之前两篇资产配置的文章更深入了解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标准普尔的资产配置,建议持有现金占总资产的20%左右 学习了「营业额」 「净利润」 「毛利率」 「现金流量」 这些基本的财务概念,或者进入我们的「财商与投资」课程学习更深入的投资理财知识,你会像一个近视的人戴上眼镜,能够更清晰地看懂商业世界,不再被傻傻地忽悠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质量,不再靠运气赚钱,于是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做对投资和选对项目,进而实现财富的不断积累 和那些不相信“学习改变命运”和“碰运气赚钱”的人相比,我们笃信:学习让我们离财务自由越来越近,并且终将实现财务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