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届生签订人生第一份劳动合同的5大常见疑惑,这次一文说清

 游刃职场有余姐 2021-07-05

2019年有一个大热的职场真人秀节目叫《令人心动的offer》,8名经过千挑万选的实习生进入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签实习合同。

有着良好法律专业教育背景的8名实习生,在面对要求押身份证、支付保证金、还有着高额罚款条款的合同,即便有疑问还是签下了。

虽说这只是律所故意设置的考验之一,况且,明显不合法的合同即使签订了也不具法律效力。

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在签订合同等问题上,还是相当缺乏常识和应对经验。

又是一年毕业季,很多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在劳动合同签订问题上,相信会有很多困惑。

结合最近被问到最多的关于劳动合同的问题,特在此一一集中解答如下:

来自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01

三方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是?

“三方就业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

也就是说,三方就业协议是国家教育部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制定的约束学校、应届毕业生和企业三方行为的协议,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个协议并不是必须的。

真正建立劳动关系是需要应届大学生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当毕业生拿到毕业证正式到单位报到后,自报到之日起签订劳动合同,之前的三方就业协议有效期自此结束。

来自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02

劳动合同我可以想想再签吗?毕竟想看看

公司怎么样?

首先,可以想想再签,但最长考虑时间不得超过到公司报到(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之日起)时间起1个月,因为《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次,如果仅仅因为顾虑自己可能适应不了公司的环境和工作不想着急签合同,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就算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觉得不合适,主动提出离职也完全没有问题,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公司即可,正式员工最多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即可。

请注意是“通知”,而不是获得许可。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刚刚入职的大学生,因为还没有太多的工作需要交接,一般情况下,提出之后随时可以办理离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来自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03

签订劳动合同时我应该重点注意

哪些条款?

一般来说,公司的劳动合同都是经过法务部门审核后的统一版本,劳动者只需在有限的几个地方填写个人信息即可。

不过谨慎起见,在签订之前强烈建议将合同文本通读一遍,并将有疑问或不太清楚的地方画出来,自己在网上做足功课,再询问相关HR。

同时,为了避免万一合同里有陷阱,需要重点注意这些条款:

1、劳动合同签订主体:看实际签订合同的法律主体跟自己当初应聘时的公司是否一致,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使用劳务派遣公司或公司下面其他法律主体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情况,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

2、工作地点:签订合同的时候需要注意工作地点的约定,因为如果公司的业务遍布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那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就会有需要跨地区调动的问题,如果公司的合同里把所有地点都包括在内,则以后万一遇到公司需要调动自己不愿意动的情况,具体如何解决这个纠纷,就会以此为依据;

来自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3、工资:绝大多数公司都不会在劳动合同上明确写入工资的具体金额,一方面出于规避劳动纠纷风险的考虑,一方面出于薪资保密方面的考虑。

因此,对此不必太过纠结,有其他形式明确了具体工资就可以。况且,这不是打零工,必须先把价格谈好,干完活结完两清。公司需要你发挥长期的价值,自然会有一套薪酬体系来留人;

4、劳动合同期限及试用期期限:要简单记忆的话,一切超过6个月试用期的均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要求,具体我们看一下《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来自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5、试用期工资:如果试用期工资打折,则不得低于转正后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签订合同时可检查一下,这个条款的约定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

6、是否有押金、赔偿金等条款:在一开始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赔偿金、押金,一般情况下,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发现有类似条款,需要坚定跟公司提出异议。

来自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04

三方就业协议约定了违约金,到公司报到

签完劳动合同再提离职可以吗?

从法理上来说,可以这么操作,但不建议。

一方面,这一段时间的机会成本、以及因到公司报到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加起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算起来不一定划算;

另一方面,若有主观故意的行为,也不排除公司会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虽然法律保护相对弱势的劳动者一方,但肯定不包庇蓄意行为。

来自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05

关于签订劳动合同,还有哪些补充信息

需要我们了解的?

合同文本的保留和签收问题:

一般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公司盖章、劳动者本人签字后双方各执一份,也有一式多份的,比如集团和分公司各有一份的情况。

另外,有一个小细节可以看你签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得是否专业:

是否让你签收自己那一份劳动合同,需要签收的,一般人力资源基本操作和管理方面会做得相对比较专业。不过后续可能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推行电子合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