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章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7-05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前面所说的自谦孤寡之类,到这里就有了一个总结,即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谦卑孤寡,都是反与弱。既是反,则不是真实的,即实强而反之若弱,实尊而反之若卑。反与弱是联系在一起的,即我们刚才所说的,实际的刚强尊贵为前提,然后故意地反之,作出柔弱谦贱的样子。这是老子哲学的要害所在,必须分清真象与假象。实强而反弱,是为了保持已有的强。已为帝王,而反为谦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帝位。这是关键所在。老子提倡这一哲学,是因为他相信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目的。若不知贱谦守柔,则原有的强贵高刚,都会走向反面。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老子是看到这种规律的智者,他虽不在帝王之位,但他却是替帝王们考虑的。因为帝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天下政局的安稳与祸乱,这则是一切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谁都不能摆脱。老子希望在位的帝王能够提高统治的水平,所以才进行了思考,总结出了一套哲学,提供给帝王,但真正知其用心的帝王,太少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只出现了唐宋明清四个皇帝来读老子的书,不过充其量也只是读读而已,至于运用得如何,则是另一回事。

反者弱者,都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反与弱,而只是一种姿态。若认为是真正的反与弱,就是糊涂。庄子说积小不胜为大胜,是对老子的误解。因为老子根本就没有小不胜的意思,而且怎样才能积小不胜为大胜,这在实际中也是一个难题。老子只是要帝王做出柔弱谦卑的姿态,达到聚人用人的目的,自己则坐收实利,永保自己的江山。哪里是什么小不胜?

明太祖注:道行则被万物,物足用而道归我。反也其动字,既归又将动也。王臣君子持身守道,未尝时刻有忘。宁者,所以能成王臣君子者,为此道之用如是。世间万物既有生,即有灭,理道,自然天地之纲纪也。所谓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也。

明太祖按大道理去行事,相信能够使物足用而归于他的统治,这就是他所理解的反者道之用。他所说的大道理,相信就是自然天地的纲纪,所以按照这个大道理去作,不但不会有错,而且会有莫大的效果。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而清世祖似乎没有在这里多下功夫去理解它的奥妙。却侈谈什么复性则静,天地万物生于太虚,这是不得要领的表现。相对而言,就不如明太祖真切有力。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帝王虽然也讲大道理,但他更注意行权。所谓行权,就是超出大道理之外的变通手段。唐玄宗说行权者贵反于实用,点明了行权是为了实用。帝王要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不讲实用是不行的。所以行权对帝王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大道理往往好听而不中用,这就需要行权来补充。大道理又是冲寂的,它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如何处理具体的现实问题,决非单靠大道理所能解决,故行权乃是必不可少的。帝王凡是只会讲大道理而不知行权之妙的,都不可能是高明的帝王。

敛藏于冬,而番鲜于春,看起来是先敛藏而后番鲜,实际上这只是发展中的两个阶段,谁也不能比谁更强或更妙。至柔的水能攻坚强的石,在于它的持久。若不能持久,柔水不能做任何事。而所谓的持久,又在于水量的充足,水量的充足,则不再是水的问题,而是其他因素的问题了。所以单看柔水攻坚石,似乎也能说得通,但要仔细追究起来,并非水的柔克胜了石的坚,而是有更多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古人的比拟式思维,所得的结论,表现看来,很有道理,仔细推敲,则不足为据。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章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