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有什么不想求助,只不过是怕被拒绝

 长沙7喜 2021-07-05
图片
走进咨询室之前,心情总是忐忑的。我们带着伤痛、待解决的问题、好奇和对未知的惶恐,不知道要踏上一个怎样的旅程。
 

我们邀请了一些朋友讲述自己跟心理咨询的故事,以及由它带来的改变。今天,我们一起听听小冯和咨询师的故事。

一年零两个月前,我第一次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当时的我刚刚经历了一次分手,心情低落。

我与那个女孩再一次沟通,本想挽回这段关系,却再次确认了这个女孩的确不是那个合适的人。

在最终决定不再追求她时,咨询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小冯,你是一个本身很优秀的人,你要相信自己。”

图片

“你说说看,关于你自己。”

我很优秀吗?我?很优秀?我感觉自己与这两个字并不沾边。比我优秀的人多了。事实上,我人生经历中的好几位故人,事业学业比我好得多呀。

“你说说看,关于你自己。”

我是一个外企工程师,收入稳定,有坚持的爱好。父母关系融洽,退休后的生活也可以自行打理,不用我操心。事业家庭看起来一切都好,是很多人羡慕的样子。

但真的是这样吗?

图片

图 / Pinterest

图片

“说说看你的家人吧。”

我在我的小学班级中属于那个被欺负的人。每天除了学业,还要应付来自同学的各种已经不能称之为玩笑的恶作剧。我根本不能向我家人讲我被欺负这件事,因为每次讲,只有挨一顿骂。你怎么这么多事!

慢慢地,我不愿再向我家人诉苦,反正说了也只会让我挨骂。

“你家人管教你功课吗?”

我爸妈并不管。是我奶奶。她特别严格,似乎永远板着脸,我必须一丝不苟地按照她说的做,她才高兴。记得有一次,一个语文作业是写作文。她要我一字不差地写她要我写的文字。而这篇作文,成了一次因为写的太差,我被当众批评的经历。当我向我奶奶提起这件事时,她的回应就是经典的——这是为你好。事实上,我的父母也经常对我说同样的话。

“你看看你的成绩,再这样就把你赶出去!” ——在我面前我父亲似乎除了生气,别的情绪都不存在似的。

“能别那么严格吗?” 我说。

“你要是有XXX那么好的成绩,你用得着管吗?”

我羡慕我的同学可以去学跆拳道,篮球,象棋,篆刻,吉他等等等等。而等待我的只有一次又一次补课,再补课。我每天最快乐是时光居然变成了,每天回家吃饭的时候可以看看国际新闻。因为是新闻,他们不会有任何意见。

到了六年级,我的成绩有了起色。我终于可以去学篆刻了。一次在家刻字的时候,我不小心刻伤了手指。我按着流血的伤口,向我正在看电视的父母讨要创可贴。

我们小时候哪里有你那么矫情!我们都是火柴盒上的纸撕下来贴一下就完事了!他们说。

我没要到创可贴,带点锈迹的刻刀也没有让他们觉得我应该去打破伤风。我忘了从哪儿扯了一段棉花,按在手指上,从下午按到晚上止血。我的手指上留下了当时的疤。

我再也不敢拿起刻刀了。因为我知道,一旦我弄伤自己,我连创可贴都没有。

图片

图 / Pinterest

不久后我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包创可贴(我的零花钱是一个月10元),每天带在包里,莫名地有安全感。

仔细想来。我的高中,大学,学的专业,甚至是去外企工作,都是我父亲选择的。

记得在填报志愿时,我提出自己想去的专业,几次三番都遭到了反对。

学生时代想买个手机,我不能自己选,父亲买了给我。买两双鞋,不能自己选。衣服,不能自己选,同学评价我,说特别土。

时间一久,我便内化了这种感觉,觉得家长说的都是对的。每每做决定,一旦遇到家长的要求,我便不敢越雷池一步。

走上社会之后,我也是如此。若是平级的同事还好,若是自己的领导,则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每次工作任务都反反复复检查,生怕出一点点错。

我恐惧自己的想法被反对,所以我从来不说。我害怕被拒绝,所以我不向他人求助。甚至在亲密关系中,我也会不自觉疏离,随时做着对方会与自己分开的准备。

咨询师说:“你想要的很重要!”

图片

噩梦——想逃离高中

我睡眠不算好。能睡个5个小时已经非常不错了。大部分日子只能4个小时,有时候甚至一夜无眠。而且我有一个反反复复重复的噩梦。

我在高中的班级教室,老师又一次拿着我分数不高的考卷,当众批评我的成绩。记得一次化学考试,我有了一些进步。老师把我叫出来说:“按我的经验,你一定作弊了!”

现在想想真是,去他*的。

每当这个噩梦出现时,我都会在第二天处在特别自卑的状态。从我2011年高中毕业起,这个噩梦便反反复复地出现。

说起我的高中。我是在中考压着分数线考上的高中。拉开中考成绩,我是年级倒数第一。

刚刚上高中时,我保持了初中时的拼劲,很努力。但因为排名靠后,家庭对我一直在打压再打压。不仅仅收走了我搜集的军事题材剪报,甚至连老师推荐看的《读者》也被武断地认定为闲书。总之一句话,那些东西都没什么用。

随着分班考的结束,我离开了一个愿意鼓励我的老师。终于在每天的上学时间,我也要迎接一遍又一遍的打压。心里一遍遍地尖叫着,就不能鼓励我一下吗?难道你们除了对我生气,别的都不会了吗?

我听到的只有:“废物!你要听我的,完全按照我说的做!我对你极其失望!”

而我当时,把高考失败归咎于没有更服从老师及家人的话。忽视了当时那个失衡的,沮丧的,失去了内在动力的自己有多可怜。我莫名地认为,为了我能够更好,我要更服从,更像一个机器人。

在许多人心目中,高中都是一个值得终生回味的地方,我的高中却不是。

图片

乔乔的意外

乔乔(化名)。一个女孩,我的大学同学。跟我不是一个专业。她是我曾经追求过的女生,但我没追上。

那天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水滴筹。原来是她的父亲意外车祸,住进了ICU。朋友圈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她的痛苦。我前后在水滴捐了三次钱,给她发几句安慰的话,但还是觉得自己改变不了什么。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生命,真的很脆弱。人生也真的好短,我应该让它更有意义一些。

关于乔乔。当年我见证了她的两种性格。

刚刚认识她的那一年里,她阳光,积极乐观,开朗,善解人意,也善于倾听。我甚至在她面前聊我自己的事情时哭过。

但最后的半年,她突然变成了另外一种性格。每次见到我都会怼我。拒绝我的告白时更是怼得完全不留情面。最后,以接下来会异地为理由彻底拒绝。我一直以为我突然被她讨厌了。

在跟她闲聊了一周半之后。某一天她突然要求进行一次视频通话。很惊讶,要知道我们之前七年总共没说几句话。

而当视频接通时,我发现了这个意外——那是一张完全不带笑容的脸。她疲惫地倾诉了她的故事。她在四年前交往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男朋友。两人异地恋了一年,当她抛下自己在大城市的一切奔向男朋友后,两家却因为一个事实上并不多只是走过场的彩礼闹崩。

在他们两家闹崩短短几个月后,就出现了她父亲车祸那档子事情。接下来的两年,她自始至终都是单身。中间有多位追求她的男士,她都不留情面地拒绝了。看到她的表情,我明白她还没有走出来。

我尝试尽可能去读懂她内心的经历。逐渐,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她出现在我脑海——她外在表现得开朗阳光,但背后除了受过的情伤,还有原生家庭的伤害。

那些伤害无论是她童年时遭受的,还是她后来经历的,没有一样是她的错。但她将一切伤害,都刻在了自己身上。

我一直以为是我被她讨厌了,而事实却非如此。

那一年的寒假,她与自己家乡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唱K,仅仅是唱到晚上7点而已,却遭到了她的家人一阵痛批。

“你在家都玩的这么疯,在学校里不知道你怎么跟别人瞎搞!” 她的家人骂她说。

她情绪爆炸,将一瓶白酒一饮而尽,很快便倒了下去,挂了好几天的吊瓶。

自那以后,她变得拒人千里之外。怼人更是变成了她与人交流的一种常态。我也变成了她这一次性格转变后第一个撞到她怼人枪口上的人。

图片

GIF / Pinterest

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的家庭。直到两年前,我依然认为我的原生家庭没有任何的问题。家庭和睦从不吵架,父亲事业的成功更是全家的骄傲。

就在两年前,另一次失败的恋情突然让我意识到,我的原生家庭可能是有问题的。

那些不高兴的事情就不要说啦,越说越不高兴,我对当时的恋人说。

“当然要说啦,最亲近的身边人这都不能说,还有哪里能说?” 当时的恋人对我说。

从那时起,我开始一点点意识到,原来我的家庭,从不吵架是因为从不将心底的话拿出来沟通,父亲的成功更成为了家庭问题的障目一叶

原来,我是那个需要治愈自己童年的人。

但好在,我还没有那么不幸。

图片

爱与被爱

当年我曾批评一个朋友,觉得她向别人索取的太多。她却生起气来,回怼我说,你这是在否定我的自私和贪婪。

现在回想起来,错的其实是我。原来被爱也是一种能力。

“拥有幸福体质的人,TA能够很自然的接受他人与这个世界赠送给自己的爱。他们坚信自己值得。”

想想这段时间,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我渐渐地可以觉察到人与人言语之间情感的流动,觉察到人们口中与文字中背后的那一片片情感与含义的雪花。

理解了朋友们对我的劝解与安慰,更理解了那些爱我的人们对我的感情,包括我的家人。即使有些人用错了方法。

那天我拥抱了我的父亲,当面吐槽了他的打压式教育,然后感谢他的爱。

我依然是那个一直努力不让自己平庸的那个人,但同时,我可以接受平凡了。因为我真正想要幸福了——这才是我真正一直想要的东西。

图片

消失的噩梦

一天晚上,我做了这样的一个梦。

我回到了高中校园,那是一个秋天。风吹起了地上的落叶,吹到了我的脸上。那阵风,很温暖。

就在今年,那个噩梦消失了。至少现在四个多月了,再没有出现过。我也不再感到当时的自卑。相反,现在面对失败和别人的批评,成了一件很平静的事情。

我的睡眠可以轻松到达6个小时了。了解自己这件事一旦开始,我就不想停下来了。好在,我还有我的咨询师帮我。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会主动去心理咨询的人,他们的心理其实还是比较健康的。真正问题严重的,是那些活在痛苦中却不向任何人求助的人。

图片

图 / Pinterest

当你有着让你无法去爱,无法感受爱的恐惧时,打开咨询室的大门会是你的一个好选择。让咨询师帮助你去爱,帮助你被爱。帮助你爱上你自己。

相信你可以去爱,相信你值得被爱。如果要爱,我们必须爱一个真实的人;如果被爱,必须是爱真实的我。终其一生,我们不是因为优秀而被爱,只是在爱的注视下变得优秀。如果你从未见过爱,那一定是你不够相信。

请相信,爱终会将你治愈。

一个分享征集

你是否也曾在心理咨询中得到过鼓舞和力量?心理咨询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这些心理咨询带给你的改变和感悟,欢迎找我们聊一聊,你的分享也会鼓舞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