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宣!广州黄埔地铁6号延长线、23号线有望!迈入全国高新区前列

 中国基建 2021-07-06

广州讯     日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

在产业上,黄埔未来主要以信息技术、显示、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链作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根基,在区域内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得到新提升,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标杆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8%。上市企业总数达100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广州高新区迈入全国高新区前列。

No.1

构筑“一岸双轴三片”新型发展空间

全面提升“一岸”,构建沿江产业带“最强最美十公里”。以推 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强化岸线和腹地、空间和配套、 景观和功能“三统筹”,打造影响力辐射力突出的国际滨水带、贸 易新走廊、黄埔会客厅,实现港、城、岸、岛一体化发展。以广 州第二中央商务区(黄埔片区)和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 区(鱼珠片区)建设为战略引擎,加强与主城核心区共融协同, 牵引城市功能沿岸东进,打造广州东部国际商贸服务轴。推动鱼 珠、黄埔老港一带连片改造,加快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邮轮游 艇、城市物资运输功能布局,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加强生态 织补修复,串联沿江生态岛屿,优化水上文旅游线。以广州黄埔 综保区、穗港智造合作区为牵引,推动西区和黄埔新港转型升级。加快古运河一河两岸更新改造,营造高品质城市服务滨水空间。
全面崛起“双轴”,筑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脊梁。以创新 大道和开放大道为“双轴”,构筑串接全域、山海相连、通江达海 的智造创新网和总部经济带。以创新大道为科技创新轴,串联知 识城、长岭居、科学城、长洲岛和生物岛,发挥知识城知识经济、 长岭居创新生态、科学城技术创新、长洲岛农业科技、生物岛生 物医药集群优势,建设创新引领型、知识密集型和产业领军型的 综合性产业组团。以开放大道-开发大道为产业创新轴,串联知识 城、翟洞、永和、云埔、西区等片区,加强知识城片区战略性新 兴产业与商业商务功能布局,推动永和、云埔、西区等组团制造 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创新链补齐补强,推动 价值链高端跃升。加快西区-麻涌、西区-化龙过江隧道建设,推 动“一江三岸”互联互通。
全面聚合“三片”,增强区域协同发展核心引擎功能。从北到 南推动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三片区”互动发展,提升全球资 源配置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经济价值园 协同联动、优势互补的黄埔经济板块坐标,牵引城乡全面融合共 生。北部片区以知识城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为牵引,创建广 州发展新中心,与澳门共建穗澳合作示范园,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融入广州主城“30 分钟交通圈”和“30 分钟生活圈”。中部片区以科 学城扩容提质为契机,形成向西全面融入广州主城、向东辐射珠 江东岸地区的带状枢纽,成为广州科技和产业创新支撑带。南部 片区以十公里黄金岸线为纽带,链接生物岛、长洲岛、黄埔港和 西区,构建产业互融、游憩互通、景致互映的滨江商务服务链与 新城市客厅。

No.2

全面提升“四区四中心”发展能级

立足全球视野,锚定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生物岛四大 战略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新发展定位,强化空间互联、产业 互动、政策互通,加快国际高端创新要素汇聚,筑牢面向全球的 创新创造主阵地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No.3

构建“1-3-24”全球交通圈

织密跨区轨道交通网, 加快建设地铁7号线二期和5号东延线,争取地铁6号线三期列入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积极推动“知识城-广州东站”“知识城-南 沙”“黄埔高铁站-白云机场”等高速轨道建设前期工作,高密度连接广州市政务中心、珠江新城CBD、南沙、琶洲等区域,形成高效流动的1小时通勤圈。
积极融入国家铁路网络,推动“高铁城际 入区”,配合做好广深第二高铁、广河高铁、广汕高铁、广中珠澳高铁等线路建设前期工作。打造黄埔高铁站、知识城高铁站等综合轨道枢纽,提升黄埔在“一心五向”市域轨道枢纽体系中的能级 地位。
优化通用航空网点和水水高端客运航线布局,规划建设黄 埔通用机场、鱼珠站等重点交通项目,形成通用机场、高端水运、 跨区城轨及快速路网组成的大湾区 1 小时交通圈。密切空运体系 衔接,着力构建与白云机场、广州南站、深圳宝安机场、香港机 场的快捷交通联系和客运接驳体系,形成通达国内主要城市的 3 小时交通圈和通达全球主要城市的 24 小时交通圈。另外,还提到加快轨道交通 5 号线东延段、7 号线二期及黄埔有轨电车建设,推进地铁 6号延长线、地铁23号线及白云机场联络线、广州东站联络线规划建设,提高知识城枢纽能力,加快形成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格局,打造区内大公交客运走廊。

No.4

打响黄埔教育品牌

以“黄埔军校系”“华师系”“广大系”优质教育品牌为龙头,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特色教育品牌,建设一批市级义务教育名校,确保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广州实验中学建成招生。大力发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以服务高端人才引进为核心牵引建设配置教育资源。
全力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研究生院、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加快筹建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吸引国内“双一流”和港澳高校在黄埔设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顶尖学院或重点实验室。
据悉,十四五期间,黄埔将计划兴建中小学、幼儿园共计约227所,新增教育设施建筑面积约330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园、小学、中学学位超30万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