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捋一捋八王之乱‖~75~劫驾长安(一)

 文火0 2021-07-06

公元304年9月10日,司马颖率邺城百官恭迎惠帝司马衷临幸邺城。司马衷乘坐在由六匹骏马拉掖的金根车上,卤簿隆重无比。

如此庄重的迎驾场面是司马颖有意安排的,用意其一是炫耀武功;其二是圆谎,毕竟此前他出兵理由是救驾——要从劫驾的逆臣司马越手中救出惠帝。现在大胜而归,如不大张旗鼓彰显天子威仪,难免会有人议论说他司马颖俘虏了皇帝。因此,即使确实是俘虏了皇帝,司马颖也要做做样子,昭示他对惠帝的忠诚与恭谨。

但为了这次迎驾,司马颖可谓煞费苦心。皇帝车驾按照护卫数量与副车数量的繁简,分为大驾、法驾、小驾三等。大驾最为隆重繁缛,三公九卿全部出动,属车八十一乘,护卫数万人,不过“天子大驾”只有在祭祖祭天等最神圣的场合才使用。法驾则相对简便,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时副车,皆驾四马,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所谓“五时副车,皆驾四马”,是指五辆车,分别涂成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每辆车由四匹马拉掖;“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这些都容易准备,临时炮制也没有问题。困难的是皇帝坐的金根车,因为它不仅是一辆车那么简单,车身上还有许多御用器物,当时司马衷的服御大多遗失在战场上,根本都无从寻觅。这些御用器物都是违禁品,从民间购买是不可能的,幸好三年前皇帝曾给司马颖加九锡,司马颖推辞未受,但九锡之物还在王府。

车驾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皇帝本人的仪容了。司马衷自被俘虏后,就一直哭。他的衣服沾满血迹,司马颖请求他脱下来换洗,但这个愚钝的皇帝念及救他一命的嵇邵,说什么也不肯,一再告诉众人:“此嵇侍中血,勿浣也。”

皇帝二哥不合作,司马颖一时也没有办法。正踌躇间,有人提醒司马颖,说邺城除了司马家,还有个皇帝。司马颖恍然大悟——原来当年晋武帝司马炎逼曹奂禅位之时,仿效曹丕的作法,以对待天子的方式对待曹奂。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准许他在自己的封地做皇帝,行曹魏的正朔,以天子的规格进行祭祀,上书也不用称臣。曹奂此后一直居住在邺城,两年前(302年)刚病死。现在的陈留王府必定留有曹奂的遗物。司马颖派人去借,陈留王不敢怠慢,马上送来天子纹衣,还有装饰皇冠用的貂蝉、鹖尾等物。

一番布置,便有了司马衷在邺城闪亮登场的一幕,彰显天子威仪的同时,也滋生了司马颖的野心。当天,司马颖便宣布大赦,改元“建武”。

显然,“建武”是司马颖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功强盛——打败了东海王司马越,连皇帝都给自己俘虏了。为收买人心,司马颖宣布宽恕司马越,要召他回朝,但司马越不吃这一套,并不应征。

司马颖有些膨胀,他已经等不得司马衷回洛阳,想在邺城继位算了。为防止受禅时再有人反对,司马颖搞了一次内部整顿,公元304年9月18日,此前劝司马颖投降的东安王司马繇被斩首。

以东安王的显赫身份,司马繇被杀显然震撼了整个邺城,司马颖杀鸡儆猴,接下来便沉浸在做皇帝的美梦中了——他已在邺城南效祭过天,并安排好了新朝的文武百官,就等良辰吉日,受禅登基了。

颖府有九锡之仪,陈留王送貂蝉文衣鹖尾,明日,乃备法驾幸于鄴,唯豫章王炽、司徒王戎、仆射荀籓从。庚申,大赦,改元为建武。八月戊辰,颖杀东安王繇。

颖改元建武,害东安王繇,署置百官,杀生自己,立郊于鄴南。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