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TMD为什么要考研?!”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一个朋友最近正在复习考研。

昨天晚上,竟然发现已经很久不发朋友圈的她感慨:“我,到底为什么要考研呢?

一位研一的朋友说:“去年的我考研的时候,也感觉压力很大。”我经常反思这一年复习得到底怎么样?怀疑自己到底能否考上?复习不扎实,准备不充分,英语、高数、专业课一个都没抓住……越学越焦虑,经常整晚整晚的睡不着。

但是,我不甘心,都已经复习了这么久了,焦虑也不能让我放弃,我选择和焦虑死磕。后来上了岸才发现,其实每个人在面对考试的时候都会焦虑,上岸的人只不过是在死磕中熬赢了焦虑。

《当代考研人缓解焦虑指南1.0版》截图

相信在庞大的考研队伍中,被考试焦虑折磨的人不在少数。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面对焦虑情绪”的一些小小思考和心得体会。

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考研”焦虑呢?

1.学习成绩好,心态却不好。

心态不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詹森效应”;另一方面是得失心过重。

什么是“詹森效应”?

曾经有一名著名运动员,他的名字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的他,一旦到赛场上却连连失利。因此,人们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却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心理素质实验,更清晰的解释了“詹森效应”的危害。

他在黑暗中带着学生们穿过一个房间,然后他打开了一盏微弱的灯,学生们这才发现刚才走过的木桥正下方,是一个装着无数正吐着信子的毒蛇的深池。

他问学生:"有人愿意再走过去一次吗?"许久之后有三名学生才勉强应答。接着,他又打开了房间所有的灯,原来在木桥和装着毒蛇的深池之间有一张结实的防护网。学生们又能稳稳当当走过去了。


此次实验提醒我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我们想象中的心理威慑会让我们失去了正常的心理素质,从而方寸大乱,影响行为。

就像实力雄厚的詹森在赛场上越紧张越容易出现失误,最终导致比赛的失利。

为什么你会得失心过重?

得失心过重是因为平时的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失败是可耻的。

不愿意面对失败导致的痛苦情绪,本质是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人,对那个陷入情绪中的自己有一个“理想化”的形象。

在不承认失败感受的时候,他们内心其实不愿接受不符合他们期待的那一面的自己。他们只想看到那个“好”的自己,因此试图否认掉那些不好感受的存在——考不上,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意味着自己不够好。
 
越排斥、拒绝、否认,越不接纳自己,越焦虑。
 

2.负面情绪处理方法不当。

一个人心态的失衡,还有一种常见原因是处理内心负面情绪的方法有误。

心理专家强调,当面对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时,人们可能用以下六种方式来应对:

1.停止负性思维,专心解决现实问题;

2.接受挫折事件,以及心理上的痛苦;

3.用一种积极的眼光看待挫折事件;

4.不愿意面对挫折事件,逃避内心的痛苦;

5.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独自忍耐;

6.不断咀嚼事情的经过,重复感受痛苦。

研究表明,当人们选择用后三种适应不良的方法来应对挫折带来的痛苦情绪时,最有可能陷入负面情绪带来的心理健康危机中,甚至患上抑郁、焦虑等情绪疾病。

3.对未来方向感的缺失。

看过一位朋友的留言,他说:“我本科即将毕业,一直觉得很迷茫、空虚。身边一些人开始着手准备考研,一些人准备出国留学,还有些人找了很多实习机会。我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想干嘛……

看着大家已经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做出妥协,我不甘心,内心却又很焦虑。我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不知道……

我们身边,拥有类似困惑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由于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嘛,于是害怕步入社会,不得已选择考研来逃避内心恐惧的现实。

考研,成为他们最体面的“护身符”。谁知道,护身符只能护一阵子,却不能护一辈子。于是,他们陷入进一步的迷茫、焦虑当中……

警惕长期“过度”焦虑造成的“焦虑症”

心理学强调,焦虑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心理负担;比如让人感觉紧绷、烦躁、脾气不好,总是关注负面信息,整天担心,越过越丧。

适度焦虑是有益的,能够促使我们保持小心、警觉的状态;而“过度”焦虑则会对自己的心身造成伤害。长期焦虑容易发展为“焦虑症”。

精神专家指出,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包含三组症状:

1.躯体症状

轻度的焦虑会引起身体各个部位的不适感,会出现很多病因不清的身体反应。严重的“焦虑症”可能出现一种濒死感、失控感。

2.情绪症状

焦虑情绪会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但是问到他们的时候,又说不出来什么原因。这种失控感会逐步加重他们的紧张情绪。
 

3.神经运动性不安

很多焦虑的人最爱的用词是“如坐针毡”。如果你遇到一个人安静不下来,不要催他,不要说他,没准是他焦虑了。

如何缓解“考研”焦虑情绪呢?

首先,如何调整心态?

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有害。

心理专家刘嘉强调,对未发生事情的过分担心、顾虑,则是“无用的焦虑”。它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我们管理和消除。

破解的前提是,了解“无用的焦虑” 产生原因,然后把精神从未来拖回到现在,不让未来的不确定“干扰”当下的生活。

“焦虑是想象力用错了地方。”面临考研的挑战,紧张是正常的,这被称为“预期性焦虑”。你要做的,不是去想结果,而是要试着从中获得成就感。

考研备战的路是孤独的,提升自我的路是坎坷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把想象力用在正确的地方,才能迎接更光明的未来。

其次,如何处理负面情绪?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记录了摆脱焦虑的技巧。公开课上Tal教授提出3个P来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Permission ,会羡慕别人成功保研、会伤心模拟考试自己的低分成绩等等,但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负面情绪也非常正常,请学会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

Positive比如我从这次分数不太理想的模拟考试中,发现了我在热点分析、技术分析时角度的欠缺以及时间分配的不合理,这些都是考研路上的宝贵财富!

Perspective尤其指考研前几天一直到初试结束后的时间,主要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目前的现实。

如果你认为自己考不好,你就要思考“这样的结果真的很重要吗?”“我们为了它而沮丧焦虑这么久值不值得?”“考研失败我的价值就会因此下降了吗?”其实,只要调节好心境,全力以赴就好了,相信你是有能考上的决心的,不然你也不会坚持到现在了。

最后,如何帮你找到方向?

刘嘉老师在“摆脱焦虑清单”中介绍了三种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初级方法:被动放松。

集中注意力,让自己进入到想象中。用想象给自己搭建一个舒适安全的空间,比如在温暖的沙滩上,海风习习吹过你的脸庞……慢慢地,你会感觉身体越来越轻松了;你的精神也会慢慢进入想象的场景中,不再关注未来。

中级方法:主动放松。

通过一些冥想练习,在引导语的带领下,慢慢掌控自己的身体。在做放松练习时,要注意:关注当下的心理状态和感受,但不要做任何评价。

高级方法:认识并改掉三种常见的非理性反应方式。

①极端反应方式:如“我必须考过”、“我必须拿第一名”;

②线性思维方式:如“如果这次考研没通过,我就是个废物”;

③过度要求:比如“我应该沉稳镇定、不焦虑”。

相信当你精神慢慢集中,重新获得掌控感,改掉你的非理性反应方式,你就会找到你对未来的方向了!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焦虑特别严重,演变成了“焦虑症”,最好的选择就是向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并找到合适自己的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最后的最后,给准备考研的大家打个气,如果坚持不下去了,就用鼻子深呼吸一口气,再从嘴巴慢慢地吐出去,学会放松自己。

去拥抱你爱的人,去做你感兴趣的事情,总有能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当你真正意义上摆脱焦虑学进去了,也就不后悔自己的努力了!

作者:M  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