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大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一位牧师演讲。 刚开始牧师讲得很动情,入情入理,听者们备受感动,马克·吐温当即就想捐款。 10分钟后,牧师继续苦口婆心地讲述,不少人开始有些不耐烦了。马克·吐温也听烦了,决定少捐一点钱。 又过了10分钟, 牧师还在絮絮叨叨地讲。 还没讲完,马克·吐温就已经决定一分钱都不捐了。 牧师终于结束冗长枯燥的演讲,很多人都散去了,马克·吐温也怏怏地离开。 不仅没捐一分钱,还恶作剧般地从盘子里拿走了2块钱。 从一开始马克·吐温被牧师的话打动到后来越来越不耐烦,再到后来觉得索然无味决定不再捐钱,最后恶作剧式地“偷钱”,生动体现了“超限效应”带给人的心理和情绪的急剧变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