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忍不住吃,吃完抠吐:揭秘暴食症。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句尽人皆知的俗语,也是中国人关于吃饭最朴素的理解。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战争、天灾引发的饥荒阴影,一直笼罩在中华大地上。

关于饥饿的集体记忆,已经刻进了几辈人的基因里。

(电影《1942》截图)

因此,在“民以食为天”的大背景下,能吃一向被认为是“福分”;连发胖也被称作是“发福”。

中国的远古神话体系,还专门创造了贪吃的“饕餮”,后世用来形容贪吃之人。

(古画中的饕餮形象)

直到今天,美食仍然被视作排解压力、调整心情的一大法宝。

不管是工作上的压力,还是情感上的挫折,似乎没有一顿大餐解决不了的。

然而,在我们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吃饭的快乐,往往很快就会被热量摄入带来的“负罪感”所压倒。

“暴食症”作为时代的产物,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性别色彩,患者中90%∼95%都是女性。

(超模的身材成为了许多女孩的目标)

尤其是当杂志上的维密超模成为公认的审美样板后,中国社会的审美标准也逐渐走向极端。

“好女不过百”、“连体重都控制不了,何以控制人生”、“女生又白又瘦才算美”等等风行网络的言论,更进一步放大了女性群体的体重焦虑。

于是,身体就成了女性与自己开战的战场。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与作家马格-曼恩,曾经出版一本畅销书《身体战争》,这本书的标题点出了暴食症患者的问题: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完美主义与生理欲望间无止境的战场。

是好胃口,

还是暴食症?

很多人对暴食症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会觉得只是吃的多,怎么会跟暴食挂上钩呢?

然而,暴食症不仅意味着能吃,更和进食背后的心理因素有关。在医学上,暴食症(Bullimia Nervosa)是一种心理疾病,又被称之为“神经性贪食症”。它的命名来自于希腊语,意思是极度贪婪的饥饿以及不受控制的进食。

(动图来源于网络)

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定义,暴食症主要有两个标准:

【1】:在短时间内食用了大量(明显比正常比例或同龄人食量多很多)的食物

【2】:进食的时候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食量

由此可见,暴食行为的两个核心要素是:量多和失控。

临床上,有个和暴食症很像的病:神经性厌食症暴食催吐型,区别在于厌食症的基本症状是厌食、食欲极度缺乏、身体消瘦等。

暴食症(Bulimia Nervosa)患者控制不了自己的食量,但会在事后使用不同的补偿行为让自己瘦下来,例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过度运动/锻炼,甚至是灌肠。

而厌食症暴食催吐型的患者则会交替表现厌食和暴食,痛苦不堪。

暴食症的严重程度,一般根据“补偿行为”的频率而定,患者一个星期内的补偿行为频率越多,严重程度越高。

(动图来源于网络)

根据相关研究,暴食症患者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极度关心身材和体重;极度地控制体重。

此外常常伴有罪恶感、自责及失控之焦虑感,导致整体的自我认知及评价较低。

从外表上看,暴食症患者一般都能维持较为正常的体重,因此与未患病人群相比,这些人并不是那么好辨认的。

而且偶尔的暴食行为,并不足以判定暴食症,需要至少持续长达3个月以上才能够被诊断为暴食症。

不过,当我们没有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长期依赖使用暴食的方式发泄心情,还是会增加我们患上暴食症的可能性。

不是肚子饿,

而是脑子饿?

关于暴食症的成因,有着很多种不同的假说。

有的研究认为暴食行为与大脑特定的区域有关,《科学》杂志曾发表文章,研究者以小鼠为对象,发现了一群特异性神经元,当其被激活时会立即触发小鼠暴食行为。

同样,当人类的丘脑底部的一个特定脑区接受电刺激后,也会引发暴食行为。

(被刺激神经后的小鼠,怎么也吃不饱)

先天的因素之外,决定暴食症主要是环境及个人认知的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暴食行为本身反映了患者内心无法摆平的纠葛。患者也许拥有活泼外向的个性,但内心深处则是十分敏感与冲突。

最常见的纠结心态就是与父母的关系。如果孩子在长期高压的家庭中生活,那么TA患上暴食症的几率,则要高于同龄人。

高压之下长大的孩子,往往自己就会变成完美主义者。

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体,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别人,特别是对自己体重体型的自卑感,让这些敏感的年轻人把选择“变瘦”当成“安全感”的来源。

(动图来源于网络)

空虚与孤寂,也是大多数暴食症患者共同的情绪,特别是独处的时候。

也正因为如此,利用没有人在场的时候,他们以快速的进食抚慰空虚的内心,然后透过催吐发泄心灵的苦闷担心,逐渐变成患者难以自拔的习惯性行为。

这种的人,往往是低自我形象与高自我期许的综合体,又对别人看法过度在意,为控制体重和追求苗条而制定的减肥计划,代表了掌控身体的尝试。

然而,他们企图控制体重的行动却经常因为暴食而被打断,又进一步导致更深的挫折与失控感,所以“暴食-催吐”的恶性循环也就一直持续下去。

那些只是食物,

不是爱

值得注意的是,暴食通常会经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在深受暴食困扰的人群中,多数人在之前认为自己绝不会和“暴食”扯上关系。

他们刚开始往往只是想减掉一点体重,会为成功控制了饮食而欣喜不已。

但用不了多久节食的负面效应就会接踵而至,再接下来他们会发现自己经无力控制局面的发展。

相反,暴食就要开始操控患者的人生了。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在某个领域遇到麻烦时,仍会在别处获得满足感。

然而,在暴食症患者的眼中,体重和身材就是TA的全部价值的基点。

(催吐过多后,患者往往变得骨瘦如柴。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然暴食症的成因是由于患者内在的心结,那么针对不同的患者,帮助他们打开心结才是比较可取的治疗办法。

目前,治疗暴食症的主要办法,除了药物外,认知行为疗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标是要让当事人突破“社会对外形吸引力的标准”,不要把身材和体重视为最主要的自我评价指标,并逐渐学习自我肯定。

当然表达性艺术治疗近些年对于暴食症的治疗效果也越发的显著。

另外一种改善暴食习惯的方法,就是写饮食日志。

患者每天写饮食日志,把自己今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都记下来,再对比计划的进食量,逐渐认可自己的成就,在临床上证明是个不错的方法。

(动图来源于网络)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逐渐学会减弱食物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不会再因为负面情绪的出现,就选择以暴饮暴食的方式进行发泄。

当情绪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不会选择用暴食的方式进行心理补偿。

毕竟,我们心里很清楚,那些吃下去的只是食物,并不是爱。

参考文献:

【1】.Maine Ph.D., Margo. Body Wars. 2000. Transition Vendor.

【2】.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Bloss C S, Berrettini W, Bergen A W, et al. Genetic association of recovery from eating disorders: the role of GABA receptor SNPs[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1.

【4】.Beck J S, Beck A T.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 New York: Basics and beyond. Guilford Publication, 20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