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桥东新民街的“七圣宫”

 东江 2021-07-06

12年前的七圣宫(摄于2009年1月)

新民街,位于惠州城区桥东东新桥和水门桥之间的西枝江边。在水路运输的年代,临江的新民街应该也是繁华的商业街区,从遗存的老商铺就可见一斑,不过风流早就被雨打风吹去了。据老一辈说,新民街以前叫做“晒布场”,可以想象这一带主要经营染布、卖布的行当,染好的布匹在江边晾晒,故有“晒布场”之称;后来,一场大火烧掉了布店,所以人们又把这里叫做“烧布场”。

七圣宫今貌(以下图片摄于2021年3月)

12年前,水东街西段拆迁改造,靠近水东街的新民街也一起拆迁。但是,不知什么缘故,新民街拆了一半就停了,直到现在,变成了半个废墟。我当时去走过,记录变迁前的模样,发现新民街一巷旁一座“民房”的门框上面,有一块刻有字的石匾,左右两个字被人用水泥糊住了,中间一个字被一张“大吉”红纸贴住。我爬上去撕开中间的红纸,看到是一个繁体的“圣”字。右边被水泥糊住的字,依稀辨认出是一个“七”字。于是,我猜测这座房子原先是一座叫“七圣宫”的小庙。这时一位街坊阿姨路过,告诉我说这座房子以前是七圣宫,证实了我的推测。

七圣宫旁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

这座“七圣宫”是夹在民居之间的一座小庙,面向西枝江,不知何年开始,失去了庙宇的功能,也变成了民居,连大门上石匾的字也被糊掉了。那一次拆迁,住户搬走,这座原来的七圣宫也被拆了一半,屋顶瓦面已空,只剩下大门和四面的青砖墙壁了。

新民街曾经的老商铺

可惜的是由于资料的缺失,无法得知这座七圣宫建于何时?“七圣”又是何方神圣?杨维俭先生在《惠州民间信仰》一文里提到惠州古城的一些庙宇,但没提到这座七圣宫。我推测,这座七圣宫里的“七圣”,有两种可能:一是供奉七仙女,惠州民间有祭拜七仙女的习俗,在民间,七仙女又被称为“七姐”、“七姑”、“七娘”,也有叫做“七圣仙娘”的。二是供奉七位不同的神仙。在民间为便于信众拜祭,往往同一座庙宇内供奉多位神仙,如“二圣宫”、“三圣宫”等就是这个做法,在河南岸冰塘村还有一座“六圣宫”,就是供奉六位不同的大神,估计是冰塘村的白盆珠水库移民,把老家的六座小庙的神仙集中在一座庙里供奉了。

七圣宫侧面青砖墙壁

惠州古城里,以前各种庙宇众多,如今基本上都不存在了,比如万寿宫、长寿庵、华光庙、包公庙等。这座七圣宫照目前的状况看,估计也难逃被拆的命运。所以在这里记下一笔,作为记录也罢。至于那块石匾,希望在拆除的时候能被文物部门收藏,并记录下在某某地方,曾经有过一座七圣宫。

七圣宫面对西枝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