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重访横河白官坳水下古村遗址

 东江 2021-07-06

航拍显岗水库边的白官坳村

20天前,我曾去造访了位于博罗县横河镇显岗水库下的白官坳古村遗址。当时的古村遗址还没有完全露出来,特别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旗杆石,还有一半淹在水下,犹抱琵琶半遮面(参见4月26日本号《博罗横河,寻访显岗水库下的白官坳古村遗址》)。20天过去了,这段时间里依然没怎么下雨,于是这个夏日炎炎的周末里,趁着去酥醪游玩的机会,再次去一趟白官坳村,看看那个水下古村遗址现在露出多少来了。

驱车来到显岗水库边,发现水位又下降了不少,露出的湖底更多了。到了白官坳村,看到那座古村遗址同样更多地露出了水面,从旗杆石的高度来看,目测水位比上次下降了大约80厘米。上次为了看清旗杆石上的文字内容,涉水过去,水淹过臀部。而这次尽管还是要脱鞋子下水去,但卷起裤脚就行了。

航拍白官坳古村遗址

被水库淹没的白官坳古村遗址,尽管现在只剩下一点墙脚和散乱的石条,但依然可以看出古村大致的位置和规模。水库下的白官坳古村遗址,由两座大屋组成,坐西向东,大门对着的,就是今天变成了显岗水库的横河。正中间那座大屋的大门前面,左右两侧各树立着四对旗杆石,阵势颇为壮观。其中有两对比较特别,有基座垫高,旗杆石的顶部还各刻着一对小石狮子,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与众不同。

这四对旗杆石,我仔细察看过,其中有两对上面没有刻字,另两对上面刻有字。上次去,因为比较矮的那对旗杆石上面的字有一半还在水下,没有看全,留下了一点遗憾,这次去已经全部露出来了。经过辨认,这对旗杆石上刻的内容为“钦命广东布政使司兼署提学使司胡  取”、“光绪丙午科岁贡生一名赖甘霖恭立”。查了一下,光绪丙午年是1906年,时任广东布政使是胡湘林。这对旗杆石是当时的白官坳人赖甘霖,被时任广东布政使兼提学使胡湘林录取为岁贡生时所立。

造访古村遗址

另一对顶部有石狮子的旗杆石,上面刻的内容是“光绪二十九年癸卯补行辛丑恩正并科”、“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赖际熙恭承”。经查,这位赖际熙在历史上还算一位名人,不过他并不是白官坳人,而是增城增江街道光辉村湖塘埔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中了进士地位更高,所以他的旗杆石就更气派。尽管他不是白官坳人,但他一定是白官坳赖氏的同族宗亲,所以他的旗杆石才会立在白官坳的祖祠前面。

这次去还有一个收获,就是看到古村原来的一口古井,尽管还没完全露出水面,但也看得很清楚了。这口古井有石砌井沿,井口很宽,古井旁还露出半截石碑,看到上面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应该就是这口古井的井神神位了。

仔细辨认旗杆石上文字内容(以上图片拍摄:班长)

据相关资料,显岗水库于1959年动工兴建,1963年竣工蓄水,那么,白官坳古村被淹就有60年上下的时间了。我在想,白官坳古村被水库淹没,从一个侧面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较为完好地保留古村的一部分历史信息,特别是旗杆石保存尤为完好。如果不是被淹,经过了文革的“破四旧”,这些旗杆石恐怕早就不见踪影了。所以古人说“祸兮福之所倚”,是有道理的。

白官坳古村正面

当年的大门

水库边遗落的石料

另一座大屋的大门

门前铺砌的鹅卵石块

当年的古井

靠着水库边,小艇还是有用的

旗杆石已基本上都露出来了

天上的白云抢镜不少

历史陈迹

白云飞舞

大地倚在河畔

水声轻说变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