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德旺的长子曹晖,一个不愿意做接班人的富二代

 我在广东写故事 2021-07-06

2017年3月的某一天,身为女婿并在福耀熬了14年之久的叶舒,突然被岳父曹德旺叫进办公室里,彼时,就他们两人,曹德旺突然开口道:“总经理左敏过段时间就要辞职了,你准备一下,接他的班。”叶舒恭敬地站在一旁,连连点头。

据公开的资料,曹德旺有两儿一女,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子承父业,怎么会让女婿来扛福耀的大旗呢?

其实,深谋远虑的曹德旺早就认定了长子曹晖做自己的接班人,并按计划一步一步培养他的能力。

曹晖1970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即被父亲安排到福耀玻璃的车间,从最底层的岗位干起,所有的待遇都和普通员工一样,而曹晖也不负众望,用了6年时间,最后做到了车间主任。

曹德旺并不是真的想让曹晖从基层开始靠自己的本事一路做到总经理的职位,这不现实。曹老的目的是想让他熟悉生产的每个环节,熟悉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了解广大员工的情况,为以后的管理打基础。

这只是其一,毕竟,一名卓越的将军统帅并不需要到每个基层士兵的岗位都体验一番。曹晖的基层历练,更重要的是磨练他的耐心和意志。像曹老这种白手起家做到顶级企业的人,必然是人性大师,对人性的弱点、新旧班子的交替等是看的很透彻的,自古以来,富家权贵子弟,多败于骄奢淫逸,而成事者都是吃得苦中苦、耐得住寂寞和受得住委屈的人。

经过这6年的磨练,曹德旺这时候觉得曹晖对福耀生产这一块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就开始着重培养他营销和管理方面的能力,于是在1994年把曹晖调到香港分公司去,挂名总经理,实际就是干销售,还是从零开始,没有任何的客户和资源,一切都需要曹晖自己建立起来。

1994年到1996年三年多时间里,曹晖好不容易才把这边的市场稳定下来,曹德旺直接一句话,就把他扔到美国去了。最初派曹晖过去的目的主要是协助处理一些危机,福耀玻璃在1994年进入北美市场,当时曹德旺大胆任命美国人做管理,但是很快发现这样的结果是“财务失控”。

由于美国银行资金调转与国内不同,福耀美国总经理居然可以不需要得到董事长曹德旺的授权,就可以私自调走公司资金,这让曹德旺大吃一惊,于是立即调派儿子曹晖前往北美公司主政。

曹晖到美国帮老爷子稳住公司大权之后,这时曹德旺发现,想要在美国稳住脚,还是得让自己人学习那边的管理和熟悉那边的政策法规,于是就安排曹晖在美国贝克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2001年,曹晖大学毕业,正式出任福耀北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PPG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对福耀出口的汽车维修玻璃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结果福耀从2002年开始被加征11.8%的反倾销税。

对此,时任美国公司老总的曹晖,采取了两手策略。首先是反击,福耀认定美国商务部的裁决缺乏法律依据,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美国商务部。经过1年多的辩论审理,国际贸易法院埃顿法官2003年12月裁定支持福耀起诉状9项中的8项主张,并将美国商务部的裁决驳回,要求商务部按照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重审。

接着,福耀又申请了行政复审,2004年2月底,美国商务部派两位官员去福耀美国公司核查,核查结果完全符合福耀的申诉。

与中国彩电在“反倾销”指控面前大规模淡出美国市场不同,福耀的强攻,使美方认识到不合理的“反倾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福耀2003年在美国销售量反比2002年上升30%.

同时,福耀甚至直接展开与“官司冤家”的合作,追求双赢。在此过程,身为福耀美国公司老总的曹晖表现出相当的灵活和机智。曹晖对此是这样解释的:“加强与当地生产商的合作,可以由我们负责产品,他们负责物流与销售渠道,各取所长。”

而美国起诉方PPG公司也终于认识到,即使排除了福耀,自己也难以在美、加两国大规模生产、销售。周密协商的成果是,由PPG公司向福耀提供技术、设备支持,福耀完成中国工厂的浮法技改项目。同时,PPG撤销了对福耀的反倾销诉讼。至此,在曹晖带领的团队艰苦奋战之下,福耀在反倾销案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也正是这件事,让曹晖锋芒毕,2005年3月,曹晖被福耀玻璃董事局提名为总经理。看着儿子的成长,曹德旺倍感欣慰,他在采访中骄傲地说道:“一般的年轻人跟曹晖是不能比的,第一他吃苦耐劳,第二他非常敬业,第三他又熟悉业务。”

到了2011年,曹德旺和曹晖说了自己的接班计划,先调整总裁,然后把董事长交给曹晖,等曹晖成长之后,曹德旺彻底退下来。此时,一切进展看起来都很顺利,很完美。

可是,到了2015年,曹晖突然提出辞职的申请,跟老爸说要自己单干,想要创业。这让曹德旺措手不及,任凭自己怎么劝说,曹晖都不为所动,最终没有办法,曹德旺只能妥协,反正曹晖能力放在那里,大不了失败了再回来。

这一年,曹晖辞去了总经理一职,由左敏担任。2017年,左敏由于家庭和身体的原因,不得不辞退工作,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总经理职位暂时由女婿叶舒接任。

其实,对于接班福耀,曹晖早在2005年第一次出任总经理的时候就表现出不情愿了,刚上任8个月便辞职,曹德旺随后“花了很大代价请人去说服曹晖,说这是社会责任”,一年后,曹晖再次接下了总经理的担子。

对于曹晖不肯接班福耀,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在父亲曹德旺的巨大成就和光环之下,曹晖作为接班人,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除非有一天,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把福耀带上更大的轨道,他才会心甘情愿、顺其自然地接班;

另一说是,在香港和美国的工作经历以及所接受的教育,让他跟父亲在一些观点和处事方式上有所不同,想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事业。这种不同,用曹德旺的话来说,就是西化了点,而这种“西化”就是坚持原则和诚信。

曹德旺举例说,自己在美国的一个好朋友艾伦与福耀做生意,仗着这层关系,他把曹晖给的价格压得很低。但曹晖就是不同意,在曹晖看来,如果艾伦的价格低下来,那么其他客户的价格也得按这个低价,否则对别人不公平,这不符合生意场上的游戏规则,最后在曹晖的坚持下,艾伦被迫接受曹晖的价格。

还有一说,是曹晖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跟父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从福耀“出走”之后,他创立了福建三锋集团,三锋集团的定位是“当好汽车工业的配角”,为全球一流汽车品牌制造商提供零部件,领军中国车后服务市场。

可见,曹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汽车玻璃这一单一的配件市场,已经扩展到了整个汽车后市场领域。对此,曹德旺表示:“以前很忧虑新旧交接的问题,但看过曹晖做的产品后很开心,因为我看到了福耀的未来。”言语之中,曹德旺依然热切地盼望儿子归来,也从未放弃做曹晖的工作。

直到2018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曹晖同意回来了。那一刻,曹德旺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于是,曹德旺开始为曹晖接班做准备,2018年6月25日福耀收购了曹晖的三锋控股。相信作为二代闽商的他,能完成带领福耀集团走向未来的使命。

曹德旺接班人的事情是定下来了,但是他个人的修行却完全没有停下脚步。他从1983年到如今,已经累积捐出110亿,前不久更是要花费110亿资金新建一所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并说建好之后无偿捐给国家。

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业余写手,陪你一起看世界,谈历史,侃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