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秦川半夏 2021-07-06

中医学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因为常规治疗效不佳或者害怕安眠药的副作用而求助于中医,那中医药是如何认识和治疗失眠呢?中医药在失眠的治疗体系中是什么角色呢?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中医治疗方案呢?今天小五和大家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老年睡眠障碍

在小五的医院,每天挂号看中医科的失眠患者非常多,几乎可以占到总人数的1/3,他们很多都是失眠多年的老患者,常规的吃药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多是一种折磨,因为他们之中有许多已经吃遍了所有种类的安眠药,除了失眠以外,他们更多是伴有焦虑和烦躁,似乎除了继续加药和加量似乎没有了别的办法,而这时中医药就给了他们另外一种治疗的思路。

药物依赖

由于传统镇静安眠药的不良反应,如成瘾性、依赖性、戒断性反应、抑制呼吸、影响昼间觉醒质量等,会导致部分失眠患者无法耐受常规的药物治疗,或者对常规的药物治疗产生成瘾性和耐受性,而这时中医药辩证施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在失眠的治疗中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优势。上世纪90年代将现代睡眠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与传统中医药学相结合就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和中医理论基础的创新,中医药在失眠患者的治疗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药的地位。

传统中医药

在之前的老年睡眠障碍系列文章中,小五已经介绍了老年睡眠障碍的定义与危害(详见老年痴呆与失眠有关?关注老年人健康请从睡眠开始)、老年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详见失眠了就要吃药?聊一聊防治老年睡眠障碍的非药物疗法)、老年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详见怎么服用安眠药才能安全有效?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三方面内容,今天小五将为大家聊一聊中医对于老年睡眠障碍的认识,以及老年患者应该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中医疗法。

中医学对于老年睡眠障碍的认识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不寐症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阴阳失衡

睡眠障碍在中医学中被称为“不寐症”,即患者睡后不能入眠或者睡后易醒的一类临床表现。在中医学理论中,失眠的病因病机主要由于外邪所感,七情内伤,思虑劳倦太过或饱受惊恐,亦可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导致阴阳失衡,阳不能入于阴所致,而失眠的临床证型可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

与中青年失眠患者多以实证表现不同,老年睡眠障碍的患者多因虚性病因而起,其主要的病机是因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常见的症候包括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和心肾不交证三大类虚性证候。

老年睡眠障碍不同证候的临床表现和中药方剂治疗

由于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是以虚性证候为主,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多以治则在调补阴阳、调整脏腑、安神定志作为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主要治疗原则,并且根据不同脏腑虚损所出现的临床表现进行调节用药。

①心脾两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入睡,但睡眠较浅,睡后容易被惊醒,醒后不易再入睡。

次要临床表现: 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食后作胀。

治法: 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代表方剂:人参归脾汤

②心胆气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不易入睡,入睡后睡眠持续时间较短,经常自然清醒,醒后不易入睡

次要临床表现: 遇事善惊,气短倦怠。

治法: 益气养心,镇静安神

代表方剂: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

③心肾不交证

主要临床表现:完全不能入睡,甚至彻夜难眠

次要临床表现:心中烦乱,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口舌生疮,大便干结。

治法: 交通心肾,补血安神

代表方剂:交泰丸、天王补心丹

老年睡眠障碍不同证候的中成药选择

①柏子养心丸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柏子养心丸

适应症:心胆气虚证

用法:每次6 g 水蜜丸 每日分2 次服。

②天王补心丹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天王补心丹

适应症:心肾不交证

用法:蜜丸每次9 g,2 次/d。

③归脾丸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归脾丸

适应症:心脾两虚证

用法:1 丸/次,开水送下,3 次/d

④健脑补肾丸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健脑补肾丸

适应症:心肾不交证

用法:15 粒/次,2 次/d。

⑤枣仁安神胶囊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枣仁安神胶囊

适应症:心胆气虚证

用法:每次1颗, 每日分2 次服

⑥安神补脑液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安神补脑液

适应症:心肾不交证

用法:每次1支 每日3次

老年睡眠障碍的其他中医疗法

①针灸疗法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针灸

主穴: 神门、三阴交、百会、四神聪

配穴:心脾两虚加心俞、厥阴俞、脾俞穴。

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照海穴。

心胆气虚证加神庭、大陵、阴郄、胆俞、气海、足三里、丘墟

②耳针疗法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耳穴

取穴:皮质下、交感、神门、枕、心、脾、肝、肾。

具体操作:在上述耳穴上埋压王不留行子,中等刺激,使患者有胀感,每天自行按摩数次,3 -5 d 换压1 次。

③中医导引疗法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聊一聊老年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导引术

中医导引疗法类似于之前讲述的认知行为疗法,是嘱咐患者在睡眠前采取一系列的语言或者意识行为以帮助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的一种方法,其采用的是中医学中经络循行的理论,具体做法如下:

患者平卧,身松息均意入静,意守丹田体似空,导引有疗经络通,首先从百会穴想起,头顶松→印堂松→人中松→喉头松→两肩松→胸部松→腹部松→臀和大腿松→膝和小腿松→涌泉松,循环想起次,此法对诱导入睡有益处。

中医疗法在治疗老年睡眠障碍中的地位

有许多失眠的患者将中医疗法作为西药治疗的替代疗法,习惯在常规治疗无效的前提下才进行中医治疗,其实这是很错误的观念,中医治疗其实可以贯彻整个失眠的过程。

在失眠初起时,中医疗法可以配合非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睡眠状态,从而有效减少患者的失眠症状。

在失眠加重或者急性发作时,中医疗法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在减轻患者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减轻由于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在慢性失眠时,中医疗法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采取多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症状,减少症状复发,减少患者服药次数和剂量。

因此,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可以尽早地进行中医药治疗,将失眠的程度降到最低,并且减轻自身对安眠药物的依赖性。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