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英章:八十年代刘炳森的字两毛七,我的四毛五

 家有学子 2021-07-06
大家都知道,印刷体字库,任政先生写了一套行楷,刘炳森写了一套隶书。田英章的字写得最像印刷体,为什么没入字库呢?

关于这个问题,田英章最近的在网络回应了,我们来看看他的说话。

田英章说,我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到日本去,给日本两家公司写了两套印刷字,也就是字库。在上日本去之前,我给中国印刷物资公司的下边一个单位,一个大的企业机构,大概是上海字体研究所,写了一套字。
图片
田英章说,给上海字体研究所写的这套字呢,没有采用,稿费也给了我了,但是最后没有用。
在我之前,任政先生写了一套行书,就是现在咱们使用的华文行楷,是上海任政先生写的,听说一个字是一毛多钱。
后来刘炳森先生也写了一套隶书,就是咱们现在使用的这套隶书,是刘炳森先生写的,大概是两毛七一个字。

给我田英章这套字,四毛五一个字,当时是1985-1987年左右,我用三年时间写完了这一套字。

尽管从每个字的价格上讲田英章>刘炳森>任政。但是从时间上讲是任政>刘炳森>田英章。任政先生是1979年就接了字库的任务,此时尚未改革开放,一毛多在当时已经是天价了。田英章是1985年才接到写楷书字库的任务,刘炳森介于任政和田英章之间,考虑通货膨胀,三人的价格应该差不多。


图片  

田英章说,等到了1989年的时候,这套字失踪了,稿费也给了我了,定的名称叫“英章楷书”,名字是文化部审批通过的。本来是可以投入使用的,但是不知怎么这个原稿丢失了,没了。经过文化部审批的稿字都能给弄丢 ,可见书法圈的水有多深。

当然这只是田英章个人的说话。钱花了,审批也通过了,为什么却没投入使用,我等外人无可得知。也许等百年之后,相关当事人都过世了,才会真相大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