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东盛1 2021-07-07

文:人民政协报2021.7.7.存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
1939年春,延安大礼堂里飘荡着歌曲《延安颂》的动人旋律,唱女高音的是汤荣枚,唱男高音的就是曲作者郑律成本人。演出气势恢弘、宏伟高昂,演唱结束后,毛泽东主席高兴地鼓掌,郑律成激动得热泪盈眶……
几十年来,几乎在所有关于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的传记故事中,这幅场景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彼时,年轻的作者一定不会想到,这首歌鼓舞了一批批爱国者奔赴延安、投身抗战,并在其后几十年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华人音乐经典。
“歌曲为什么动人?因为它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真挚感情。”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延安市政协委员、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苏雅琳从小听着《东方红》《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陕北高原上民歌灿若星辰,即便如此,《延安颂》仍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首。“在抗战年代,它不仅激发了延安军民对延安的情感,更拨动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心弦,唤起了他们对延安的向往,鼓舞着他们奔赴各个抗日战场。”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资料图)
“那时的延安是民主与自由的圣地,是抗战歌咏运动的中心,是歌声的海洋,从清晨到傍晚,到处回荡着歌声。”大学毕业后,苏雅琳曾先后在延安抗大纪念馆、延安市文物局工作,提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般鲜活。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从此,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许多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延安颂》的词曲作者莫耶、郑律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革命的激情促使我拿起笔创作这首歌。”郑律成曾这样回忆创作这支歌曲时的心境:“当时,延安还很荒凉,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生活很艰苦。但是,延安充满了朝气,到处都洋溢着热情和明朗的歌声”“我深深地爱上这个朝气蓬勃、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延安。我日夜琢磨着,想写支这样的歌,它应当是优美的、战斗的、激昂的,以它来歌颂延安”。
1938年夏日的一个傍晚,当时还是抗大音乐系学生的郑律成和同学们刚刚参加完一个在延安举行的群众大会,在回校的路上,他看到散会的群众依然兴致勃勃,精神振奋,谈论着国家大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抗大的学生们英姿勃勃、步伐整齐,抗战的歌声此起彼伏。革命圣地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激发了郑律成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同样被触动的还有他的同学、才女莫耶。
苏雅琳曾采访过莫耶在抗大期间的同学路林,老人向她这样回忆:“熄灯号一响,同学们敏捷地进被窝,不久便睡着了。然而莫耶却不入眠,而是借着残烛,以凳当桌,面对墙角写着什么。我把桌上的烛头送到她的面前,看见她两眼含着泪花,情绪很激动。直到第三次为她送过烛头,她把手稿递给我,这首歌词映入我的眼帘。”这首初名《歌唱延安》的诗就此诞生。很快,郑律成也完成谱曲,歌曲最后更名为《延安颂》。
“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啊延安,你这雄伟庄严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并不是艺术的夸张,就是一种真实生活的写照。”苏雅琳说。在她看来,《延安颂》既是当时延安的象征,又是一首青春、自由、希望与爱国之歌。
在那个积贫积弱、战火纷飞的年代,延安保留住了红色中国的火种。抗战时期,中国各地的优秀青年被《延安颂》吸引到延安,然后又高唱着“向前向前向前”奔赴全国各个战场……

“因为延安乃是理想所在”

“延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胸中,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那个环境里,个人私欲必须向崇高的理念折腰。为了共同的事业,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齐心协力,顽强奋斗,大家分享着这种精神追求所带来的充实感……”
6月下旬,党的百年华诞前夕,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托马斯·亚瑟·毕森的采访实录《1937,延安对话》。那些动情的字句从一位西方学者笔下淌出,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
自从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无数有志青年便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延安宝塔山聚集而来,只为追寻理想与信仰的光芒。“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这是诗人何其芳关于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热潮的描述。
当时,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奔赴延安,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仅1938年一年,就有1万多名青年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获准去延安。到40年代初期,延安形成了约4万人规模的知识分子群体,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茅盾、冼星海、艾青等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苏雅琳因为工作关系经常采访一些老延安、老抗大人,这些当年的有志青年,大都家境殷实,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在当时可以预期美好的“个人前程”。然而,当时延安的艰苦世人皆知,那么,是什么吸引这么多人义无反顾地奔赴而来?
“因为延安乃是理想所在。”和苏雅琳见面时,多数老人已至耄耋之年,日常生活中记忆力衰退得很严重,但只要谈及延安岁月,每个人又仿佛恢复了青春一样。在他们记忆中,延安没有官僚作风,没有不良风气,没有萎靡不振;有的是理想、信仰和民族的希望。
“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青年和有识之士冒死奔赴的,是延安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这恐怕是延安让人舍生忘死奔赴的原因。”苏雅琳动情道。

引领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方向

6月30日,为庆祝建党百年,完成基本陈列提升改造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推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重新开馆迎客。
延安13年,是党领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低潮逐渐走向高潮的历史性转折时期。这13年见证了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扭转乾坤的伟大历程,形成并发展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在我看来,延安精神在整个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苏雅琳说,当年在延安,吃、穿、住的条件都很贫瘠,但是这个队伍体现的却是朝气蓬勃、有希望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是在极其贫困的基础上和斗争极其复杂残酷的环境下产生的,它引领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方向”。
苏雅琳介绍说,延安是全国革命遗址中保护最为完整和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这些年,当地为了让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使之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努力将延安打造成为全国教育培训新高地,不断向全国人民输送“精神钙片”。
例如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延安不仅开发了“西北局革命旧址”等现场教学点,还设计了“西北革命线”“长征落脚线”等中小学参观研学线路,把延安革命历史变成了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孩子们体验“住窑洞、吃粗粮”的同时,深刻认知了我们党的那段光辉岁月。
岁月的年轮在转,延安的红色基因也随之代代相传。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的留言本上,有参观者郑重写下这样的话语:“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靠自己的打拼开辟新的天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延安颂》的这两句歌词,是对延安未来发展的最好祝愿。
记者:王慧峰
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