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问千奇百怪的问题时,如何回答才对孩子有启发?

 昵称44943940 2021-07-07

本文看点

对孩子来说,问问题是一种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虽然孩子每一次好奇的提问未必都能够得到准确的答案,但是比答案更有价值的是好奇本身。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如何回答才能启发孩子?希望本文能对你有启发~

 周三

视野 🌏

全文共4593字,阅读时间11分钟

🌿🎨🌏

在水果店,一个男孩摇了摇妈妈的手,兴奋地说:“妈妈你看,这种草莓是白色的!为什么它是白色的呢?”妈妈似乎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冷冷地答道:“它本来就是白色的。”男孩似乎有点失望,默不作声。

孩子的心里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好奇心爆棚的孩子总要问一问爸爸妈妈。可很多时候,孩子问的问题像极了学校的期末考——你知道的孩子没问到,孩子问到的你就是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很难答得尽善尽美。孩子爱提问是件好事。但遇到我们也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1

先来说说不好的回答。

显然,在这个场景中,妈妈的回答并不是很好。她用“本来就是”否定了孩子追根溯源思考的必要性,她的意思好像是说,“看到它是白色的就可以了,何必再问呢?这不是没事找事嘛!”当然,还有比这种回答更糟糕的回答,那就是不懂装懂。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懂不是无知,不懂装懂,胡编乱造出一个答案才是无知。

今天,一些老师、专家为了维护知识权威的形象,希望孩子提那些有确切答案并且他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这种希望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是要失败的。

况且每个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也遇到过两小儿辩日却无法回答的情境。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人回答不了的问题太多了。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回答不了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事。

图片

2

那么,什么是好的回答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想想,我们希望孩子从我们的回答中得到什么?我们想通过回答给予孩子什么?(后续这两个问题,也是在帮助引出对前面问题的回答。)

如果你认为孩子只是一个等待被知识填充的空壳,希望孩子从我们的回答中“知道”和“记忆”大量的知识,那么可能会认为,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知识就是最好的回答。其实,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知识可能是好的回答,也可能不是。在实际情景下,不好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

一方面,正确的知识虽然是正确的回答,但可能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比如,对于为什么枫叶到了秋天变红这个问题,直接按照百科知识去解释会涉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光合作用、叶绿体这些概念,直接照搬去回答,那么,大部分学龄前孩子听后都会一脸茫然,似乎每个字都听明白了,但就是很难听懂你在说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并不理解这个回答所涉及的概念,这个回答对他们来说信息超载了。对此,我们可以对答案进行简化处理,借助比喻、类比去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

另一方面,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知识可能会给孩子一种观念:每个问题只有唯一一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存在的、固定的、可靠的、安全的、易得的,我只要知道正确答案就好了,不必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当你认为孩子知道答案就可以的时候,孩子可能会从你的态度中看到一种不求甚解的观念。在日后的学习中,孩子可能会缺乏思考,依赖搜索引擎等工具直接获得答案。

图片

3

如果你不认同孩子是待填充的空壳,认为孩子是具有智慧的,希望孩子从我们的回答中得到启发,那么可能会认为,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知识未必是好的回答。好的回答应该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活跃思维、发展自我,让孩子学会观察、探究、判断、思考和想象,而不是止于“知道”和“记忆”。我比较认同这种对于好的回答的看法。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意是“引导”“引出”“使显现”,而非“告诉”“灌输”“填充”“雕琢”。教育的本意是采用一定的做法,将某种原本潜藏于人自身的东西由内到外引导出来,转变为现实的发展状态。好的回答应该符合教育的本意。

《教育的情调》一书中有一段话,就很机智地描述了什么是符合教育本意的回答:

一个好的回答不会机械地让孩子认识现代科学发现的自然规律,孩子们提问时想要的并不一定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树叶为什么会变颜色?”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的方式:“它是大自然运作的一种方式,说明树需要休息了。”“在冬天到来之前,秋叶使世界变得美丽了。”“你看,在变了颜色的落叶中散步,闻着落叶的味道,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对一个具体的孩子而言,一个合适的答案就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一个能提供答案的好故事会使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一位富有机智的教育者会让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好的回答。好的回答并不一定包含正确的知识,它可以是正确的知识,也可以是引发孩子想象、思考、好奇与关注的话语。

图片

比如,当孩子问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时,如果我们执着于让孩子学习一些天文知识,那么,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模拟实验来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习资料检索、实验验证的方法,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我们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断求知、与时俱进的成长型父母的榜样。

我们也可以采用轻松一点的做法,启发孩子猜想可能的答案,问问孩子“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呢?”“你猜可能是为什么呢?”“如果……会怎么样?”在向孩子解释之前,邀请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也方便我们了解孩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处于何种水平。

《魔法岁月》中有一个关于性启蒙的教育案例就是个很好的示范:

4岁的黛比在看望刚出生的堂妹时产生了疑问——宝宝是从哪儿来的?对此,妈妈没有直接告诉黛比答案,而是让黛比自己想想。黛比在此过程中做出了两种猜想:宝宝是从超市里买来的;宝宝是从胖胖的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对于第一种猜想,妈妈问黛比“你见过超市卖小宝宝吗”,黛比很快凭借日常经验否定了这种猜想。对于第二种猜想,妈妈知道,黛比已经学会将孩子出生与胖妈妈联系在一起了,这种联系是正确的,但黛比心中对这种神奇的生命现象仍有疑惑。

此时,妈妈没有搬出精子与卵细胞相关的知识,而是等待黛比一点点地消化已经知道的事实。在接下来几天,黛比没有再问妈妈问题,这不代表她对这个问题失去关注了。相反,她表现出了一种深度的好奇——黛比拆开自己的洋娃娃,没有发现任何解剖学上的秘密,也没有找到里面有宝宝;之后,她猜想妈妈因为吃很多东西变胖了,才能生宝宝,于是喂洋娃娃很多食物,期待它能怀孕;洋娃娃的实验失败后,她又拿自己做实验——吃很多东西,因为她猜想自己是不是得吃很多食物,或者吃某种特殊的食物才能有宝宝。

到这里,妈妈没有嘲笑孩子天真的猜想,而是说,母亲不是吃了某种东西才有宝宝,而是成年女士特殊的身体构造使然。她还解释了宝宝是在一个特殊的部位发育的,而不是在消化食物的胃里诞生的,让孩子逐渐放弃吃东西才会有宝宝的错误理论。沿着黛比自己提出的问题,妈妈一点点地解释了黛比的身体里有没有卵细胞、宝宝怎么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等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黛比妈妈做的好的地方在于,她虽然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没有把答案一下子全抛给孩子,而是在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邀请孩子去猜想,自己再去解释和引申。由此可见,有时候,好的回答并不一定是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由一连串问题组织起来的探索过程,这些问题就像脚手架一样,帮助孩子通往答案的道路。

正如《教育心理学》中一句话所说:“一个好问题应该是一个高级组织者,它为紧随其后的回应提供一个框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围绕某个教育目标,将一个回答拆分成多个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逐步探究,从而得出答案。另外,对于抽象、复杂的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比喻、类比等方式去解释。这种启发式问答其实并不深奥,在《时空之旅》APP游戏课程中有大量的案例,大家真正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课程中的人物对话,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当然了,有时候孩子问的问题目前尚未有科学的结论。对此,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讲目前为止有几种主流的解释。在此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明白,很多答案都是通过长期的探索才逐渐成形的,每一个答案的得出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等),期间会有无数的错误和修正,现在专家说的正确答案、课本上的专业知识可能是事实真相,也可能不是,但至少是当前对问题的最佳解释。当发现孩子对某个问题有深度的好奇心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像达芬奇一样,把问题记在一个本子上,现在多学点知识,等待将来条件成熟了再去探索。

图片

4

讲了什么是好的回答,我们继续讲讲那些看似不好但实际上挺好的回答。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必须回答才可能有好的回答,有好奇心的孩子才会不断提问题。其实未必。

“樊登读书”的樊登老师在向大家推荐书时,曾遇到过一些人的质疑:“樊老师,我觉得你讲的那本书里,有些东西好像我不太理解,你说得不太对吧?”对此,樊登老师通常会让这些人回去再想想。他说他并不是拒绝质疑和讨论,也不是不愿意回答,而是认为,“当一个人在脑海里进行了足够的思考后,才能够对问题有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自己攻克问题。如果有人问了一个问题,我着急给出一个解释,他可能会为了维护'问’的价值,再进行反驳。越反驳,他会越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就更不愿意接受其他观点了。”

我看完后觉得深以为然。有些人很爱问问题,喜欢讨论和反驳,表面上看好奇心强、喜欢思考、头脑活跃,实际上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喜欢依赖别人给出答案,说不定还是个杠精,喜欢通过提问刷存在感。对于这些人问的问题,不回答可能恰恰是最好的回答。

事实上,那些真正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不会以问问题为荣,在问别人问题之前,他自己会先深入思考。而那些有深度好奇心的孩子,也不会穷追不舍地问大人一堆问题,他们可能倾向于默默观察、认真思考、独立探索,就像上文中的黛比一样。有时候,自己思考、探索完后,很多问题通常不攻自破,就不用再问别人了。

图片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大部分是低层次的问题,往往通过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就能够解决,比如某个罕见字的读音怎么念、怎么把Word文档转成PDF文档等等,我们应该尽量独立去解决这类问题。

正如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常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You are not baby, and I am not your babysitter”(你们不是宝宝,我也不是你们的保姆),在对待高年级孩子提的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给他们展现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是你提的问题,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即使知道答案,也可以不回答,我并没有帮你回答的义务,如果可能的话,我也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但你应该知道,这是“你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我相信你目前已有能力独立解决,让它们不再成为你的困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