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的智慧

 波旁爱吃 2021-07-07

我们常常强调做事用心的程度,避免投机取巧;迷茫无措的时候告诉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

乔布斯也说过:follow your heart。

历史上,几乎所有古老的文明都认为心是智慧和精神成就的源头,它们赋予了心极为重要的位置,这是个共通的理念。

所以我们用“发自内心”表示诚恳;用心灵契约表示最虔诚的誓言;我们学会“扪心自问”;用“灰心”表示意志力消沉;用“心胸开阔”形容一个大度的人。

很早以前的心灵智慧被研究的如此深刻。

古人认为一个人智慧和道德都和心有关;情绪和精神状态也和心有关。心可以指身心,甚至超越身心。

只是站在人体科学的角度,心脏到底占据了怎样的位置?它是否真的与情绪有关?

形而上学看法是,心脏相比于体内的其他能量中心的确是一个特殊点。心脏附近的心轮,是一个关键的能量中心。

心轮是人体内细微能量涡流最集中的地方,被认为是身体和更高层次存在的连接点。梵文典籍里提到,心轮位于人体七脉轮的中央。

这种看法在很多不健全的古典医学理论中都出现过。经过了无数完善与改进,如今的现代科学仪器已经能测量到经穴的存在。

现代医学由英国御医哈维博士开创,而现代医学的迅速进展,冲淡了多年来人们对“心”的重视程度。

在近300年的观点中,心脏成为纯粹的人体架构中一机械零件似的内脏器官。

尽管被视为血液在全身流动过程里不可或缺的装置,就像机器会故障一样,心脏也会坏。人们对心脏的治疗也像修理引擎一样,清除栓塞、加润滑剂,或者整颗换掉。

但心脏的确不是一个单纯的部件。

心脏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脑的神经运动。但它也可以相对独立于各种外在的控制,按照自己的节奏跳动。

这也是为什么移植的心脏虽然没有和神经紧密连接,但运作效果的还不错的原因。心脏可以在接收脑部和其他身体讯息的同时相对独立运作,也就代表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部件。

在1991年,加拿大的阿默博士提出了“心脑”的概念。

阿默博士在研究中发现,心脏中的神经细胞数目,和大脑中掌管情绪和一些基本行为反应中的,低等中枢的神经细胞数量差不多。

它里面的神经细胞可以接收大脑的命令,同时还能影响其中的杏仁体、丘脑、皮层等脑内结构,甚至还能反传达一些指令给大脑。

菲尔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发现,心脏对脑部的干预,最常出现在大脑中处理情绪和行为的区域。

心脏似乎有自己的头脑。当面对新的环境和需要处理问题时,心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情绪。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作出的选择和行为都和心脏密切相关。

我们都知道大脑拥有智慧,其实心脏也有。心脏影响脑部的各个神经中枢,构成了人的情绪和行为基础。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头脑是由内而外逐渐形成的。胚胎先形成脑部最基础的脑干,然后是杏仁核、海马体、情绪中心、最后才是负责思考的部分。

脑部的发育是先有情绪后有的思考。

大脑的这个发育顺序也符合孩子的行为。在学会理性思考之前,每个孩子都是靠直觉和情绪做决定的,思考是更高级的脑部活动。

而相比于智商,心脏更多的是引导我们的情绪、反应、直觉和自我觉醒。

当心脏用自己的智慧影响身体,是帮助这些器官调节机能、恢复最初的常态。

大脑的运作逻辑,是线性的、推论的方式。它把各种信息拼凑在一起然后用逻辑推演的方式做出下一个决定。所以大脑里的每一个念头都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经验和条件的制约。

而心脏对讯息的处理方式是直接的、直觉化的,是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新事物的到来。

可以这么理解,心脏的思考方式更原始、最根本;而大脑的思考则是更复杂、更有难度的思考。

人类的进化是文明的进化、大脑的进化,缜密的逻辑和经验推论当然重要。

可当你处于一个无法用经验解决的情景之中,突破和变革,靠的是直觉。

很多时候,心脏更知道你想要什么。而综合了各种环境因素和经验公式的大脑,会蒙蔽你的核心需求。

生活中的我们被各种环境因素烦扰,当然也无法时刻清醒。

如果此刻的你正感到迷茫,不如放下手上的事情,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问问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

当你看得清自己的目标,知道下一步走向何方,大概就是远离焦虑的时候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