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谁也不欠你一个好孩子。 01 不知道大家留没留意昨天的热搜: 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 江苏南通的一对父母, 因为十岁儿子偷拿了100元钱, 就把他揪进了派出所, 让民警好好教育他。 民警细问之下得知, 原来孩子是为了去同学家玩, 才偷拿了家里的钱。 02 我为什么想谈这件事情呢? 是因为差不多近半的网民, 竟然都觉得父母做得对, 而且点赞最多的几个, 都是支持父母送派出所的, “偷钱确实要进警察局啊!” “我觉得这方式合理, 毕竟长大了偷窃就是犯法行为。” “动不动就阴影,阴影个你妈, 人生本来就由各种阴影的伴随长大的, 10多岁都快上初一了, 已经很严重了, 趁这个机会送派出所吓一吓难道不对?” 说实话, 看了这些评论我挺无语的, 所以忍不住想谈谈这件事。 03 首先,我先声明一点: 我不是反对教育孩子。 孩子偷家里的钱, 毫无疑问,当然应该教育。 我反对的, 是送派出所让警察教育。 为什么反对? 第一,浪费公共资源。 如果大家都这样, 那警察真的啥也不用干了。 第二,会让孩子对警察产生误解。 就像当事警察所说的,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一种观念, 就是遇到困难找警察, 而不是让孩子觉得犯了错就要被抓。 不要老拿警察吓唬小孩, 不然以后真有事需要找警察时, 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而不敢求助。” 第三,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如果孩子性格比较敏感, 采用这种方式去教育他, 就会给他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创伤。 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 你去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每年因为伤自尊而自杀的青少年, 那真的不止十个八个。 第四,这种恐吓教育未必管用。 作家王卫就举了表妹的例子: “我表妹从小就喜欢偷家里的钱, 家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还送过好几次派出所, 但都不管用, 我表妹依然喜欢小偷小摸。 为啥改不了呢? 因为我叔叔婶婶从不给她零花钱。” 第五,会让孩子对亲情产生疏离。 孩子可能从此会疏远你, 以后有什么需求都不会再告诉你。 04 这件事情, 如果换做是我, 我会怎么处理呢? 第一,先抱抱孩子。 第二,极其严肃但不狰狞地告诉他, 偷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都不能干偷窃这种事情。 第三,心平气和地询问他, 你拿100元是干什么用, 为什么不直接向爸爸妈妈要? 第四,孩子说出原因后, 一方面我会表扬他: 从这件事情上, 我看到了你对友情的在乎, 你是一个很重感情的孩子, 这一点非常好。 另一方面, 我会非常严肃地再次强调: 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 一定不能再偷偷拿钱了, 你可以跟爸爸妈妈商量。 现在你没有赚钱能力, 爸爸妈妈有义务抚养你, 你有任何需求, 都可以大胆向爸爸妈妈提出来, 只要爸爸妈妈有能力做到, 我们就会尽力帮助你去完成。 05 如果换做是我, 我的孩子为了去同学家玩, 为了给同学买礼物, 而偷了100块钱, 我会非常自责: 为什么孩子需要100块钱去社交, 都不敢开口跟爸爸妈妈提? 是不是我们平时管得太严了? 是不是我们平时一直打压他? 是不是我们平时经常拒绝他? 是不是我们平时总是否定他? 总之,肯定是我们平时做错了什么, 才导致他连这点合理需求都不敢提。 我为什么要谈这件事情呢? 就是太多父母的家庭教育, 都存在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 而不去寻找和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06 欧洲心理学界一项研究证明: 生活中孩子出现的很多毛病, 其实根源都出在父母身上。 比如你的孩子总是喜欢撒谎, 说明你曾经对他犯过的错误反应过度。 因为他知道一旦说出实话, 将会遭到你的指责和打骂, 他无法把你当做不幸的分担者。 比如你给孩子买了很多东西, 可他仍然爱拿别人的东西, 说明你没有让他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你的孩子常常缺少主见, 或缺少表达自我意见的勇气, 那是因为你总在公共场合批评他。 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七步, 其中之一就是让他当众出丑。 比如你的孩子嫉妒心很重, 那是因为你总是拿别的孩子跟他比较。 嫉妒心重的孩子, 背后一定站着爱比较的父母。 比如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 什么都不告诉你, 十有八九, 是因为你平时总爱打击和否定他。 孩子的问题, 其实大部分都是家长的问题。 只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往往从来不反思。 我们总是习惯紧盯着孩子的问题, 而不去寻找和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07 一位妈妈讲过这么一件事情: “我和儿子说好去逛商场, 可到了商城门口, 他无论如何都不进去, 拉着我的手要求回家。 不管我怎么好言相劝, 他就是不愿意进去。”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A:气急败坏 B:大骂孩子不讲信用 C:把孩子揍一顿 D:强行拽孩子进去 我想大部分家长, 可能都会选择以上一种。 但讲这件事的陈美玲不会。 陈美玲觉得很奇怪: 出门的时候都跟孩子都说好了, 但为何到了商场他不愿进去了呢? 一定是他遇到了什么事情。 于是陈美玲就蹲下来, 蹲到跟孩子差不多同样的高度, 然后以孩子的角度看商场门口, 一下就发现了孩子不愿进去的原因: 商场那个半开不开的门, 像极了一个怪兽的嘴巴, 黑洞洞的,看起来很可怕。 08 陈美玲,教育学博士。 她的三个儿子, 都考上了斯坦福大学。 我喜欢她说的三句话, 第一句: “所谓教育,就是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第二句: “教育的本质, 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孩子只是父母的影子, 你种下什么, 就会在孩子身上收获什么。” 第三句: “孩子并不是因为坚强就会独立, 而是被好好爱过才会独立。 孩子并不是因为可爱而被爱, 而是因为被爱才变得很可爱。” 陈美玲的经历告诉我们: 把孩子培养好了, 一定不是运气, 而是做对了很多事。 09 我看过一个故事, 叫《大人的世界全是屁股》, 翻阅之后想了想,的确如此。 从孩子的角度望出去, 会发现这个世界, 来来回回都是大人的屁股, 而看不见大人们的脸。 我想这就是症结之所在吧! 教育孩子, 从来不是嘴上功夫。 而是要蹲下来, 站在他们的高度和角度去看世界。 所谓教育,就是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大人永远不懂孩子的世界? 有一个回答说得特别好: 因为大人从来没有真正蹲下来, 没有蹲下来陪孩子看世界, 而是要求孩子来将就他们的世界。 如果你愿意蹲下来, 蹲下来从孩子的位置和高度看问题, 他们许多令人不解的行为就有了答案。 10 最后,我再讲一件前不久发生的真事。 家住重庆沙坪坝区的刘涛, 突然接到片警打来的电话: “你们小区的一辆奥迪车, 被划了好几道严重的伤痕, 我们调取了监控, 发现这事可能是你儿子小新做的。” 刘涛一听:这可不是小事儿。 于是赶紧带着儿子来到现场, 跟片警一起重看了监控, 监控显示: 在奥迪车停放的这几天里, 只有小新近距离靠近过, 且有伸手触碰车的动作。 刘涛问儿子:是不是你划的? 儿子回答:不是。 但是车主和围观群众都不信: “这几天只有你靠近过车子, 不是你划的那还能是谁划的?” 面对大家的质疑, 小新满面通红,语无伦次, 于是大家更坚信是他干的了。 如果我们是小新的爸爸, 这时候会怎么做? 大概率会当众大骂孩子, 大概率会当众暴揍孩子。 但是刘涛没有。 他没有指责和暴揍孩子, 而是按照车主的要求, 赔偿了3500块钱, 然后带小新迅速离开了现场。 回到家后, 刘涛心平气和地跟儿子沟通了两件事: 1、不管发生了什么,爸爸已经解决了,这事就算过去了。 2、事情虽然过去了,但真相对爸爸很重要,所以你要告诉爸爸,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 小新坚定地告诉刘涛: “真的不是我划的。” 刘涛选择了相信。 不仅选择了相信, 他还决定还儿子清白。 刘涛找到片警, 跟片警一起用了三天时间, 调看了各方位的监控录像, 最终确定: 车痕不是小新划的, 因为他根本没有划车的动作。 片警提醒刘涛: “在小新靠近奥迪车之前, 奥迪车主去过一家商超的地下车库。” 于是刘涛跑到那家商场, 在商场工作人员帮助下, 调看了车库出口的监控录像。 结果发现: 该奥迪车出地下车库之时, 车身上就已经有了划痕。 刘涛找到车主和小区物管, 当众还了儿子一个清白。 回到家后, 刘涛郑重地表扬儿子: “你很棒,因为你的诚实, 引领爸爸和警察找到了真相。” 小新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为什么要讲这件事情呢? 我就是想告诉很多家长: 世界上谁也不欠你一个好孩子。 正如陈美玲所说: “教育的本质, 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你种下什么, 就会在孩子身上收获什么。” |
|
来自: 昵称44943940 > 《摘自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