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徽州】渐行渐远的徽州古镇之深渡老街

 徽州司马狂 2021-07-08


【行走徽州】渐行渐远的徽州古镇之深渡老街

司马狂/

深渡,曾经是歙南水路与陆路并行的重要交通枢纽,那时节,水南一带的人能去上一次深渡都是值得炫耀许久的事情。依稀记得,歙县有好几任县委书记也都是由深渡上调的,甚至深渡镇的书记都是县委常委(如果有纰漏,请指正,但不要人身攻击),由行政级别既可见深渡当时的繁华。


我小时候,深渡的码头停靠的更多的还是挂机和加班船,那时候游船还是很稀少的。而今旅游码头上大型游船比肩接踵,而水南乡人们曾经最核心的交通工具——挂机早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亦如深渡镇上那条原本人山人海的老街一样。

这次趁着假期又重走了一次深渡老街,一墙之隔的新安江山水画廊的旅游码头上游人闹哄哄的,而老街内,静得让人发慌。悠长的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还同记忆中的一样,只是青石板上早不见了一早赶来的乡人们,只剩下三两个老人和垂髻幼童,生机荡然无存,一片死寂,掉枚硬币都能听到回响。

老街两边的人家,本都是店铺,那木头板子的门,总是一早就逐块卸掉,待到日头落下去,又一块块的装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恬静的生活,虽不富足,倒也有滋有味。而今,那木板门上总是铁将军把守着,年轻的一代,早就作别家乡,出外闯荡,唯有春节期间,才如同老人回光返照一般喧嚣热闹起来。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总是会有眷念故土的人,会厮守着一方水土。深渡老街上,零零星星的总还有几家店铺开着门,这些都是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人,便如同上半年大火的电影《百年朝凤》里面的焦三爷一样,世间的变幻他们虽能感受到,却不为所动。图片中的阿姨,将自己与店铺一同收拾的干净利落,手脚麻利的包着自己纯手工做的月饼。细细一想,原来中秋快到了,然而这团圆的节日,又有多少徽州的游子能够回家团圆呢?

房子一旦没有人住,总是容易倒塌,深渡老街上的房舍,有些已经濒临坍塌。拍照发朋友圈的时候,眼尖的朋友告诉我,图片中的房子就是她家的房子。我无限感慨的说着,老房子拆了再建,多可惜。对方颇为无奈的说,是房子快要塌了,不得已而为之。也不知道,深渡老街上这些个老宅子,还能维系多久?或许再过几年,也都会步其后尘吧。


记忆中,深渡老街入口处的大樟树,总算还存活着,但物是人非。年少时候,这周遭都是店铺,一路过去,各式服装店,兜售着城里人不会穿的廉价服装,却被乡人们视为时尚的潮流,在这一圈想要挤进去都是极不容易的。那辰光,不会有人嘲笑你的普通话不标准,因为在这里,大家说的都是一口乡音,现在回到家,却总是会在方言中夹杂着普通话的发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乡音便会断了延续……


好像十几年了,加玉婆的包子店还在老位置,只是房子应该是翻新过的。买上几块蒸糕,一口咬下去,糯糯的,甜甜的,一时间,幼年时候的味道一起涌上心头,差点没能忍住眼眶中的泪。这是乡愁?还是逐渐年长之后的一缕柔情?不知道,这条日渐萧条的深渡老街,还能否保住?我的童年记忆以后是只能停留在脑海,还是有条老街能够让我重拾记忆?

附录:舌尖上的徽州(26)深渡蒸糕     直接点蓝色标题就能跳转阅读


本公众号文章皆由歙县南乡人“司马狂”原创完成,司马狂,本姓方,徽州灵山方氏后裔,旅居杭州,因生于八〇后,故将本号定名为“黄山八〇后舍”。本号文章禁止其他公众号和运营机构转载,有未经授权转载者,我会维权到底!想看我更多文章,请长按下图指纹,然后点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