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上火车去拉萨|(二)高反太“酸爽”

 新用户1846xepP 2021-07-08

康康精彩内容,要先点击关注哦~

前言:进藏会有高原反应吗?高反有多“酸爽”?过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是什么感觉?欢迎收看第二期:高反太“酸爽”。


得知要去西藏,亲友第一反应往往是:“万一高原反应咋整?”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乍到高原,出现高原适应不全症(俗称“高反”)几乎是必然,只不过症状有轻有重,适应有快有慢。

尤其是有种说法,西藏冬季空气含氧量比夏季低,因此高反更强。但是根据查到的数据,冬天含氧量只比夏天低3%,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进藏列车为密闭车厢,到一定海拔后弥漫式供氧。在卧铺车厢,过道一侧和铺位靠窗位置有个长方形盖子,掀开后有两个通氧孔。如果需要,可以请乘务员拿来设备吸氧。

不过也有种说法,不建议觉得缺氧就赶紧猛吸,因为这样会阻断身体适应高原的进程,形成依赖,整个旅程都得带着便携式氧气罐。不知真假。
 
旅途中,高反最强的时候大约在凌晨3点,列车走行唐古拉山一段,海拔5000多米。一片漆黑中突然醒来,觉得肚子疼。坐起来稍一走动,就眼冒金星大口喘气,好像刚跑了千米长跑。

在车厢连接处的镜子里,看到自己嘴唇发紫,低头伸手,指甲也是紫的(我的爪子,早上照的所以已经不明显了)。扶着车厢一侧,捂着肚子,缓缓回铺位躺下,摸黑找到5块巧克力,一口气吃完后明显缓解,自感能吃是福,然后稀里糊涂睡着了。


早上得知,不少人上吐下泻,头痛欲裂,甚至有窒息感。问上铺的藏族小伙子凌晨有无不适,答曰啥也不知道,一直在睡觉。叹服良久。
 
早上8点半左右到那曲车站,海拔4500多米。停车间隙下车去站台看了看,没有感到明显缺氧。体感很冷,查了一下零下20多度,果然高处不胜寒。但天空开始呈现见所未见之湛蓝,旅客纷纷拍照留念。

下午将近1点到达拉萨,海拔3600多米。下车后未有明显不适,但想起来之前看的攻略,说要把自己想象成90岁老人,一举一动“能多慢就多慢”。因为刚到高原,体内氧气可能还没开始过度消耗,剧烈活动的话,高反容易“后犯劲儿”。
 
到拉萨头几天,晚上睡觉比较轻,醒来之后不容易睡着,可能还是因为缺氧。嘴唇和指甲仍有些发紫,又过了几天才消失。

我住在旅店三层,一开始没注意,和平时一样大步流星上楼梯,到门口拿房卡时一歇下,立刻感觉扛不住了,好像刚跑完长跑,又开始眼冒金星大口喘气。
 
好在能吃是福,这些变化丝毫没影响食欲,甚至潜意识告诉自己,多吃才能增强体力对抗高反,于是吃的比平时还多,过了3天左右就自感完全适应了。上布达拉宫台阶时,甚至甩开当地人一小段距离(据说血红蛋白血携氧能力是天生的,难道天赋异禀)。

用了很多篇幅事无巨细描述高反相关,其实也反映了自己的认识过程,出发之前也曾“认真地担心过”。

西藏地理条件特殊,高原反应也因人而异。有的人适应较快,有的则一直被各种症状,如头痛、气短、反胃、失眠,心慌等困扰,这个过程非常痛苦。
 
但是对于平时身体无明显异常的人来说,除非实地到高原,否则很难知道自己是否会有高反,究竟有多严重。而且有个说法,有可能越年轻力壮的人越容易高反,不知真假。颇有点第22条军规的味道。

下期预告:前两期说了季节和高反,多少有些枯燥,但又实在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下期开始来点有趣的,讲讲在拉萨的衣食住行,尤其是“食”中的藏餐。敬请期待!


诗与时代

shiyushida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