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从降低家长需求上下功夫

 木香草堂 2021-07-09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早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要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然而由于其治理工作的复杂性,幼儿园去“小学化”一直屡禁不绝。

顽疾之所以存而不去,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当前广大的幼儿家长都是应试教育的经历者,激烈的社会竞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儿童及教育本质认识的模糊、以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标准的教育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因素,让他们产生了严重的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紧张焦虑情绪,更因此对学生超前教育、提前抢跑产生了非常强烈的需求,一些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为迎合这种需求,便不惜火中取栗。

幼儿园“小学化”治理的关键便要在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降低家长对“小学化”的需求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为幼儿园去“小学化”、回归幼儿教育规律打下基础。仅靠政策“严打”,在风平浪静之后,必然又会死灰复燃。

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降低家长的需求,需要各公、民办幼儿园主动作为、多管齐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一是要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和学生家长现身说法,通过正反事例,向家长科普幼儿园“小学化”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不仅扼杀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热情,极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心理。

二是要通过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展示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培养幼儿认知习惯、兴趣爱好、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强身健体等为目的的一日生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阶段的培养任务,认识到孩子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远比早早地识字更重要。

三是要通过“幼小衔接”专题讲座、设立“幼小衔接月”等活动,指导广大幼儿家长掌握如何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辅助园所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真正懂得如何正确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勇于担当,切实承担起幼儿园去“小学化”的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氛围,缓解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

一是要组织开展好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宣传小学起始年级的“零起点”教学,让更多人了解3至8岁儿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二是要加大公、民办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教育机构的管控治理力度,定期对“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培训和强化训练,严防个别幼儿的抢跑行为。

三是对于未按规定实施幼儿园去“小学化”、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培训机构超前教学、小学招生入学组织知识能力测试等行为的校园和机构,坚决予以纠正和规范,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