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金色年华554 2021-07-09

周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是一个战事多发的年份。不过,在各国忙着对抗的同时,陈、鲁这两个国家也各自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件与战争不相关的事件。而上一次,咱们通过“陈国史话”已经讲述了那件“悲伤”的事儿,得知陈国再次发生了内乱。现任国君、篡位者陈佗恶有恶报,惨遭蔡人杀害。他的侄儿妫跃(陈桓公之子,被害大公子妫免二弟)夺回了旁落的君位,即位成为陈厉公。那这一次,“闲叙”就要带您从陈国赶往鲁国了,去看看这件喜悦的事儿又是什么。

但是,在讲鲁国这件喜事之前,“闲叙”还想再多铺垫一件事。因为,这件刚好发生在喜事之前的事儿,看似是独立的,我却认为它与喜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还请大家耐着性子,随我先去看看《春秋》等书记载的,发生于当年秋八月的“大阅”(喜事发生在九月,因此说此事铺垫在前)。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古代阅兵仪式

那什么是“大阅”呢?顾名思义“大阅”就是“大阅兵”的意思。并且,当时虽然没有海陆空三军,但也不光是步兵这单一的兵种,至少还有古代战车阵列,能被国君来检阅。可是,这不当不正的日子,鲁桓公为何想起要阅兵了呢?这不光是咱们的疑问,“春秋三传”中两传的作者公羊高和谷梁赤,也对此存有疑惑和看法

因此,二人分别对这次“大阅”做了注释:公羊先生认为《春秋》的史官们之所以会特意记载“大阅”,大概是因为这件事太罕见了。那“罕见”一词不就是间接地在说此事不太正常么,显然公羊高既不懂鲁桓公到底在干什么,也不赞同他的奇怪做法。而谷梁先生更是直接,提出阅兵之事虽然是在修治教化,但在平常的日子(古代天子、诸侯修习军事的时间是有规定的,如发动战事之前,或者秋蒐、冬狩等固定的日子,可这次的记载在时间上是有问题)里随便检阅部队,是不正确的会让世人觉得国君崇尚武功,而不喜文治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公羊、谷梁两位先生对“大阅”的看法

由此看来,鲁桓公搞得这次“大阅”还真不是时候,会被两位先生拿来“批评”,也很说明问题。但咱们还是得搞清楚他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啊。并且,“闲叙”你既然说阅兵与接下来的喜事有关,莫非鲁国真要出兵打仗了?而之后的喜事就是打仗获胜了吗?答案当然是非也,非也啦。鄙人不是早就说了嘛,陈、鲁两国的悲喜事与战争无关,肯定“大阅”的目的不是为了打仗。具体是什么,予以为桓公是在炫耀和讨好

所谓炫耀,大家不要忘记咱们前面讲过的故事,即鲁国刚刚帮齐国击退了北戎(虽然击退北戎主要功劳在郑国,但鲁国肯定是参与了,否则分配馈饩的时候,齐僖公也不可能请鲁人来安排顺序了)。所以,胜利之师回到国内,作为国君当然要检阅一下自己的部队了。而他要炫耀的对象,一方面是做给老百姓看的,让他们知道自己国君培养的军士有多么雄健。另一方面,鲁桓公也是想炫耀给自己夫人文姜看,让夫人知道她丈夫有多强悍

鲁桓公检阅从齐国归来的胜利之师

至于讨好嘛,肯定还是跟他夫人有关。鲁桓公帮助文姜的娘家击退外敌是在讨好她;而举行阅兵活动,也是在讨好文姜。您若问我从何得知阅兵是在讨好文姜?这又要感谢谷梁先生了。因为,就在他对鲁桓公“大阅”不时的举动表示了反对之后,特意又加了句“盖以观妇人也”。试问,除了文姜夫人能让桓公做到这一点以外,还有什么妇人有这么大面子,让国君来搞阅兵仪式给自己观看呢?所以,在下十分认同谷梁先生的推测,毕竟那时候的文姜行动不太方便,她又喜好游玩,确实需要鲁桓公为她搞出点新花样来解闷

什么?什么?文姜行动不太方便?这可是史书中没有写到的内容,“闲叙”你怎么又提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说法呢?确实,各个史料中都未曾记载过文姜行动不便的事儿。但在下马上要讲的鲁国那件喜事,即“大阅”之后一个多月左右,桓公的嫡长子出生了。不就刚好证明了文姜在观看阅兵时有孕在身,在下对她行动不便的判断是准确的嘛。

现在,大家应该能明白我为何要铺垫“大阅”一事了吧,目的就是为了引出鲁桓公大儿子出生这件喜事。那接下来,咱们对于这件喜事要说些什么呢?或许有些童鞋比较关心史官为何要记载此事,因为印象中,整部《春秋》里如此正式地记载嫡长子出生仅有这一次。也或许有些童鞋比较关心这个新生儿到底是不是桓公的儿子,毕竟文姜夫人的名声不太美好。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鲁国的喜事——“子同生”

但在下对这两方面实在不想多言。因为,无论是鲁国史官记载此事的目的何在,还是这位公子血统有没有问题,都是咱们后人无从探知真相的悬案了。与其鄙人没有根据地胡乱猜测,还不如给各位说一些比较明确的东西更实际。所以,接下来我要请出“春秋三传”中刚刚一直没有提到的《左传》了,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古人对于嫡长子到底有多重视

据《左传》所记,鲁桓公姬允在嫡长子出生后,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典礼(即“大子生之礼”。那这个典礼都要做些什么呢?首先,“接以大牢”,翻译过来就是用三牲齐备的太牢礼告祭天地和先祖(“接”在此处应通“捷”,有胜利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桓公终于有了嫡长子,可以兴高采烈地告慰先祖了)。其次,“卜士负之”,乃是通过占卜选出一个上天赐福的士人来抱着嫡长子。其三,“士妻食之”,是让这位有福士人的妻子来给嫡长子喂奶。其四,“公与文姜、宗妇命之”,即鲁桓公、文姜,以及同宗妇人一起给嫡长子取名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卜士负之

大家看看,这“大子生之礼”是不是很讲究,真能看出嫡长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能看出人们对于他的重视程度了。但是,这还不算完,关于这个典礼最后一项,即给孩子取名的方式,古人依旧有着很深的学问,也同样被《左传》记录了下来。只不过,左先生在讲述时,采用了鲁桓公与大夫申繻之间问答的形式,让篇幅显得比较冗长了。因此,“闲叙”便不想按照原文逐字讲解了,只把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告诉给大家。若有朋友想把二人的对话细节看全,可以去翻翻《左传》。

古人给孩子取名最主要的方式有什么呢?申繻给出的答案是:“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五种。所谓“有信”,就是根据孩子刚出生时所带着的独特标记(如出生日期(干支)、肤色、胎记、掌纹等)来取名。所谓“有义”,就是选取祥瑞的字眼来取名。所谓“有象”,就是找与孩子体貌特征相近的事物(如脑门突出像山丘则命名为“丘”)来取名。所谓“有假”,就是假借万物之名(如山川、动物的名字等)来取名。所谓“有类”,就是找出孩子与父亲相关的字眼来取名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左传》记载的古人为子取名的五种方式

鲁桓公听了申繻的解释后,思考了一下嫡长子的出生经历,发现儿子的生日竟然与自己相同。所以,姬允既对此感到非常惊喜,又觉得这是自己的嫡长子最有特点的地方,便决定采用五种取名方式中最后一项,即“有类”来为儿子取名。就这样,这位鲁国盼了很久才得到的嫡长子,这位被《春秋》重点记载了的嫡长子,这位生日与父亲相同的嫡长子,得名为姬同,并成为了鲁桓公一朝的太子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子同生、春秋书大阅、公羊谷梁、讥不时、真实目的、炫耀武功、讨好文姜、左传、大子生之礼、取名方式、父子同生日、嫡长子姬同。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关键词云图简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