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是孔子写的吗?

 燕山茶社 2019-06-14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於後世哉?”

孔子周游诸侯十几年,始终未能实现其抱负,于是想作《春秋》而留名于后世。《春秋》以鲁国为中心记述,尊奉周王室为正统,以殷商的旧为借鉴,推而上承夏、商、周在法统,文辞简约而旨意广博。

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春秋》是根据鲁史编撰而成,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所以,左氏、公羊、谷梁三家为其注释。

《公羊传》和《谷梁传》只记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而孔子的好友左丘明著的《左传》则多二年,至公元前479年。

《春秋》的最后一条记录为: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显然,孔子不可能写这条记录,那么可能是左丘明为其添加有也可能。因为左丘明才是当时鲁国的史官,且与孔子交情匪浅。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位圣人,于是在《左传》上加了这条记录吧。

《春秋》最后三年到底是谁编写?

《公羊传》和《谷梁传》只记载到公元前481年,据说是因为那年,鲁国人在西部的大野狩猎,叔孙氏的驾车人抓到了一只麒麟,认为不吉利,赏赐给守林人。麒麟本为瑞兽。孔子看后感伤麒麟之死,感叹:“吾道穷矣”,于是停止编写《春秋》。

按这种说法,《春秋》应该止笔于公元前481年春天。但是我细读了后面的记录,与前面二百多年的笔法几乎一模一样。

那么由此可以推断为孔子所写吗?

我想起左丘明曾在《左传》里多次解释《春秋》里的用词,比如军队在外驻扎,在一个地方住宿一夜叫做“舍”,住宿两夜加做“信”,两夜以上叫做“次”;凡是军队作战,敌方尚未完全摆开阵势叫做“败某师”,都摆开了阵势叫做“战”,大败崩溃叫做“败绩”,战胜而俘虏敌方的勇士加做“克”,设伏兵而击败敌军叫做“取某师”。所以,左丘明既然如此了解孔子的用词,为其加上后面三年的记录也不是没可能。

无论是那种说法,孔子死后,《春秋》经就再无记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