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送八个儿子参加红军,全部牺牲疆场!

 龙泉清溪 2021-07-09

关注《国家记忆》,一起涨知识!

1934年5月30日

《红色中华》报刊发了

《八兄弟一齐报名当红军》的感人事迹

瑞金县下肖区七堡乡的杨荣显

将自己的八个儿子全部送去当了红军

在第五次反“围剿”和随后的长征途中

杨荣显老人的八个儿子

全部牺牲......

寸寸红土地,遍洒英烈血!

为何杨老会送八个儿子去当红军?

请从下文寻找答案......

1

“一苏大”与首部《宪法大纲》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江西瑞金叶坪谢家祠堂召开。大会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在位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内,一部3100余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保存至今。

《宪法大纲》里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苏维埃法律前一律平等。”

这是一部由人民制定,由人民通过,真正代表了最广大工农群众最高利益的人民宪法。

2

宁都起义

1931年9月,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失败,蒋介石把国民党第26路军留在宁都驻守。

蒋介石下令他的嫡系朱绍良部,驻扎在宁都以北的广昌公路上,显然这是既想“消灭”红军,又想“消灭”第26路军的一箭双雕的阴险计谋。

令蒋介石始料未及的是,在第26路军中,中共地下党组织先后秘密发展了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等近20名党员转向革命。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2个师6个旅在宁都城举行起义。

他们行军到固村的时候,固村的群众杀猪宰羊热烈地欢迎他们,这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场面。

12月16日,宁都起义部队按照中革军委命令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季振同任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

1933年初,在黄狮渡一带,赵博生率部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战斗中,赵博生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时年36岁。

3

为群众开的“窗户”

这里是瑞金叶坪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旧址。这所土黄色的房子曾居住着一位被毛泽东称为“谢大娘”的孤寡老人。

在仔细观察房间的结构后,毛泽东让警卫员拿来锯子、铁锤等工具将谢大娘房间的楼板撬开一平方米大小的方孔,将楼板锯成一个栅栏状,同时又将毛泽东住房屋顶上的泥瓦换成了玻璃瓦。

瞬时,暖暖的阳光便从玻璃瓦透过“天窗”照进了一楼谢大娘的房间。

周景春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馆长

1931年的冬天有一天,毛主席从楼上下来看到谢大娘坐在门口干针线活。就问谢大娘说:“大娘,为什么这么冷的天,你都坐在门口做针线活呢?”谢大娘就随口说了一句:“房间里面光线太暗,看不清。”

这扇为普通群众而开的“窗户”至今依然保留着,成为探寻苏区干群关系的一个独特“窗口”。

4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战士始终践行着共产党的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一口红井水,天下苍生情。在江西瑞金沙洲坝村,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之为“红井”的水井。

1933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中革军委为躲避国民党军的狂轰滥炸,从瑞金叶坪迁到了沙洲坝。细心的毛泽东发现村民喝的水竟是水塘里的浑浊死水。

为了让沙洲坝人民早日喝上干净水,毛泽东亲自上阵,带领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沙洲坝寻找水源,并亲自挖下了这口清澈甘甜的水井。

全国解放后,苏区的老百姓,在水井旁的一块石碑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作为永久的纪念。

虽然前路漫漫、艰险重重

但胸怀国家和人民

不忘初心和使命的共产党人

却依然向着理想的灯塔

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本集导演:韩影

海报制作:田丁

编辑:王自晨

主编:陈曦 姜黎 崔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